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上流社會即景(感謝電小二推薦)
2011/06/12 00:14:18瀏覽5714|回應40|推薦361

上流社會即景

 

有一些格友大概從對我的某些印象里似乎以為我應該常有機會接觸所謂的“上流社會”,如果去查英文字典,上流社會可以有幾種翻譯;top hat,upper-class,high-society,beau-monde等等,基本上,我認為在其中的gentry(上流人士),會傾向用upper-class為代表(gentry們英文或許不一定都好,但絕對得認識class這個字,哈),事實上,在已經國際化了的上海城市,我以他們心目中臺灣作家的身份確實也成了時不時受邀的對象,然而,在如此的social party中,我發現了很多奇異的Insect behavior -“昆蟲行為”。

在此不是故意要以話題女王自詡的上流美來應順貶低“上流社 會”,或對這樣的字眼產生反射般的不以為然,也不是特別拿是否有相對的“下流社會”做對照。而是我自己的一種娛樂性質的觀察。

請勿要緊聽我解釋什麼是“昆蟲行為”,如果去google,大家或許會更“霧煞煞”,因為有天才般的人還可以把“昆蟲行為”聯結到股票市場的動向,或許用比較為人知曉的“party animal”――派對動物一詞來刺激你的大腦,那個“image”就可能立即跳出個大致輪廓吧。

在上海(其他地方先不聊)的上流社會舉辦的social party中,首先需要有一定數目牢固基本盤的party animal撐場,在我感覺上,他們似乎生來就是為party服務的,類似某些有著粉絲情結的死忠派,這些人當然也得具備相當的條件,一是有錢(通常富二代的占居多),二是有“class”(通常實踐時尚的帶動),三是有人脈(通常能及時湊足人數),四是有原則(通常留守到彈盡援絕)。

而他們最大的共通性即是,鈔票;多半不用靠自己賺。閑情逸致,成箱成打。以及絕對得讓Party's never over.;或說Party life never ends.(誓死保衛四行倉庫)

我混在其中,是個“瞬間人物”,我的好友黑月曾經對瞬間人物有生動的描述,但我的“瞬間”卻是很掃興的那種“時間一到即走人”的意思。沒別的原因,只是精力有限加容易審美疲勞。光是party里每次的爭奇斗艷,嘉年華會般的盛況,加上人人都要跟你哈拉哈拉(我似乎是其中唯一的臺灣作家),而哈拉的口味都會由淡轉膻,無可避免由輔導級數轉到限制級數(這不稀奇,那時我在上weekly 的小資報紙有個專欄,名字 是“性,情,中人”,他們望文,生“自己”的意)。我真的也懶得教他們可否盡量組字而不要拆字啦。

不過小樂趣還是有的,一次party animal們問我:“臺灣的時尚界最崇尚那一種名牌?”(我想我應該知道他們期待的答案),而我逆向操作:“我們最不喜歡LV了,難道你們不清楚,LV其實被歐洲人視為“國民皮包”,已經是太平民化和太落伍了!”此話一出,立即一片哀鴻遍野。凡揣著LV包包的party animal們無不頓足懊惱,面面相覷且表情凝滯。(真的很奇怪為何他們會以臺灣人的標準為主??)

“那你們現在最流行的是那種包包?”

“就是我手中的這款環保包――”打鐵趁熱接續:“拿環保包,每天做環保,才是超眩,酷斃了的事啊!”

于是臺幣299的環保包,在他們手里傳遞著,討論著,那種千般萬般細究的精神,真有如決定人生中之最重大要事。佩服也。

還有,每次的派對中,一定得邀請“重量級的主角”,就我見到過的;還都是些顯赫名人沒錯。一次來了位具國際知名度跟張大千幾乎齊名的大畫家,如果你欣賞過他的畫,定會認為他應是仙風道骨那般,然而此人每次出現,身邊必有一左一右兩大“護法”――兩個身高都在170以上的;美得很一致工整的車模。不久就可發現他躺在包廂里面吃著“殘廢餐”――啥叫殘廢餐?呵呵,您自己發揮想像吧。

基本上沒有政客,但有所謂的高層人士,也有商界老板,但他們比較傾向“露個臉”,聊聊時事,金融等,出席是為了一種“地位”,以及“品牌”的認證,他們比較小心,盡量保持清醒,如果真瞇上了那位對象,最多遞上名片。他們跟每天生活重心就在upper-class中的party animal不太一樣,甚至還存有輕微敵我的潛在意識。

而這些upper-class中多數的party animal的關系很是奇特,互相可以是男女朋友,卻能與“愛情”無涉;或說與一般人認知的愛情無涉,肉體交流后心靈還是維持一貫朋友,很多時候是一種本能互惠行為(昆蟲世界里的生態顯影?),天亮后不必說分手,“分手”是非常庸俗的用語,“分工”才是從中提煉出的超然用語。昆蟲的多采和美麗自行辨識,他們的浪漫;就是沒有浪漫卻能夠單純聊著浪漫的自行辨識。

不知道是不是作家總會挑起某種“想跟你說真心話”的情緒,或以為作家的思維包羅萬象,見多世面而處變不驚,是個安全的收納柜子,我經常無意間被迫得知一些“內幕”。其實我的感覺是,那些內幕根本不會是永久的秘密,但到了你這里,故事有了經過作家頭腦二手轉化后的戲劇性,好像也有了立體的多維空間。

一次我正準備謝幕回家,一位先生是某國大使的太太硬是要送我。

在回程的路上,她興奮地開口:“我知道你是作家,我想告訴你一個我的秘密,是個天大的秘密―――”

“我可以不用知道嗎?”

“不,你一定會有興趣的,因為太精彩了,我認為以后你可以替我寫一本書――”

搞了半天,原來是個跟“色,戒”很雷同的故事,她還秀出她無名指上的一顆“鴿子蛋”。

我最后的結論是;除了她那顆鴿子蛋大概是真的外,其他大部分內容應是她自己杜撰的。且由于碰到的是作家,她的想像力無形中增加了馳騁的力道。

是啊,要怪就得怪upper-class的世界實在太boring 了點吧,我終于明白了我的小小的副作用。嘿

 

 

 

 

 

 

 

 





( 創作另類創作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sherrytzyyin&aid=5313723

 回應文章 頁/共 4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有能力的消費者
文化發展之前
2011/06/17 10:00

拜讀了您所有的大作,您文筆確實不差,人也美(這應該也有加分作用吧)

,但我還是要問您和您的好友黑月:

在促進文化發展之前是否先要促進經濟發展?

如果每個人都如你們“不消費”,社會的經濟會活絡嗎?

人們的生活品質會提升嗎?

幸福感會增加嗎?

請回答,謝謝。

異色-自古文人多寂寞(sherrytzyyin) 於 2011-06-17 13:19 回覆:

首先,請你沖著我就好,不必牽托我的朋友黑月,反正你也不是一直

以來就在我的悄悄話里面嗆我,我當然知道不理會你的結果就是你會

跳出來直接挑明,呵呵。

經濟發展在文化發展之前?消費文化是資本主義的經濟理論,去看看歷史

就知道先民的生活,那有特別鼓勵消費的思想,只有淳樸的心靈提升,

那本就是一種快失傳的美德。文明進步我們衣食不缺後是否需要一點回顧?

鼓吹消費文化物質主義事實上就是現今社會笑貧不笑娼的風氣來源,不管

有能力沒能力,消費基本上也無一定轉換成幸福的道理,過分的追逐難道

不是心靈品質趨向腐化的必然結果?

當然,你有能力,那是你的本領,我豈能干涉?也無理由干涉,只不過

您的“請回答”好像我是“應該”一定得回答你?心態問題我就不在此

置啄了。

多謝來訪。





david
gogogo !
2011/06/16 10:00

東方早報:Happy Birthday,瑪麗蓮-夢露

your works and yourself are both so amazing and sexy

how dare 電小二

go!go !go !

異色-自古文人多寂寞(sherrytzyyin) 於 2011-06-16 18:54 回覆:

This picture has nothing to do with my works,

you guys don't make such fun of me.ok??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心的感受
2011/06/16 04:29
上流社會的註解---王又曽。快樂留给自己,悲傷留給、、、、、
異色-自古文人多寂寞(sherrytzyyin) 於 2011-06-16 19:03 回覆:

王又曾確實可惡,我還是不太明白為何臺灣的司法拿他一點辦法都沒有。

合理的懷疑“有錢可使鬼推磨”,他應是拿銀子打了某種通關。

多謝來訪。


欣玥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舞台
2011/06/15 19:25
任何party都是一個舞台,為了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我們必須上場;慶幸的是,我們可以選擇自己的服裝和對白,至於整體的評價如何,就不是我們能掌控的了。

異色-自古文人多寂寞(sherrytzyyin) 於 2011-06-16 20:27 回覆:

從妙茵的創作中,其實可以見得對于自己的角色掌握,我們都是過了河的

卒子,只有往前,上場如果必行,還是那句老梗:“做自己”就對了:)

多謝來訪。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心中缺口請轉貼謝謝!
2011/06/15 12:14
http://tw.myblog.yahoo.com/jw!1fHEsAKYHxZCsbnCLb0tvvY-/article?mid=28&prev=-1&next=24
異色-自古文人多寂寞(sherrytzyyin) 於 2011-06-16 19:15 回覆:

看了非常教人揪心,但愿到目前為止,已經有了些好消息,

也希望無意中到此瀏覽的格友們,可以廣為轉帖幫忙。


響聲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我~中流[抵住了]
2011/06/14 22:22

上流社會也罷

下流社會也好

我都非常嚮往之  都想那天也能入個[流]~

只可惜

我~中流[抵住了]

入不了流

因此我只能是個不入流的人呀

PS:LV不就是巴黎那家賣馬車馬具專用的皮件店嗎?

異色-自古文人多寂寞(sherrytzyyin) 於 2011-06-15 10:17 回覆:
最近有感midlife crisis--中年危機;似乎也已經在我自己身上出現。
不過發現,這個危機在響聲先生身上看到化解的契機,哈。
響聲式的自我解嘲,對自己”誠實“為上策的一種人生態度,
擺脫了中產階級的極度優越,或極度憤世的自我對立,形成了你的
“自己的“中道”精神,哈。
既然你未以中流砥柱自居,說自己被“抵住”,那也不錯,
卡在你不上,不下之外吧,說不定就在那塊地區你住得很舒服。
另外,LV不就是巴黎那家賣馬車馬具專用的皮件店嗎?
哈哈,從此話即知道你完全沒當一回事,基本上,不是被物
役的人。而是役它的人。
多謝來訪。

animal
派對動物的自白
2011/06/14 16:44

一直找不到一個恰當的形容詞來形容party animal,終于無意中在這一瞧,

感到“拍案驚奇”!您的昆蟲行為說,簡直教我無地自容得很快樂。

作家的觀察力果然犀利,但“女”作家似乎得付出更大一點的代價,那就

是一般膽小的男人應該不敢接近您。您自己覺得呢?

加油啊!!!可敬的敵人!!!

異色-自古文人多寂寞(sherrytzyyin) 於 2011-06-15 09:57 回覆:

女作家可以等于作家,但可以不必是女人加作家,因為這二項對一個作家

而言,何須相干,除非是喜歡貼標簽的人,才會特別把“女”字提出來,

進行一種性別對作品的干擾暗示。

呵,我寫作如此多年,一直就被問到同樣的問題,“代價”即是我回答

後形成的陷阱,你希望的標準答案我這沒有,

既然您直言自己我是“敵人”,那我那能露餡,嘿。

您也加油啊,可敬的朋友。


東村James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1/06/14 11:29

我也很想擠身上流社會呀﹐可是都沒有人要找我參加。µh­ú

如果我有錢﹐我不要LV﹐ 我要愛瑪士﹐才不要什麼 299 的。哎﹐我也是追逐名牌呀﹐只是我沒錢﹐要養小孩啦﹐所以目前一個名牌都還沒有。½Ö²z§A


異色-自古文人多寂寞(sherrytzyyin) 於 2011-06-16 19:36 回覆:

James坦率得挺可愛,把我的299打得面目全非:)早就知道你愛“愛罵死”,

呵呵,我也沒特別排斥名牌,只不過如果有買名牌的閑錢,我會做其他用途

。或許去拉個皮,呃。沒啦。

或許會去巴西看秀啦。


Empty Travel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Oxymoron
2011/06/14 07:01
這篇文關於Social Party 遊戲規則最經典的描述應該是
「他們的浪漫, 就是沒有浪漫, 卻能夠單純聊著浪漫」
讓我想起以前小時候哥兒們成群結黨的"枯嶺街"少年時代
一個杯幌交錯之後的笑話:
「"義氣",是一定要"講"的,但是用"講"的就好 不能認真。」

以異色前面文章的話說,就是「只有情節、沒有理解的孤獨」
如果以之描述網路世界的社交,似乎有時候也挺傳神的
那些認真融入浪漫的,不管是在Party 或是網路世界
可能偶爾也要失意 ,或竟給人「不上道」的感覺了 :)

英文有個字 Oxymoron 就是說字面與意義其實是矛盾的
中文也有這種如 "救火" (把火救起來?) 、"恢復疲勞" (更疲勞?)

"非關浪漫的浪漫 非關愛情的愛情"情節 ?

也該是我們人生學習"辨識"真真假假的功課:
避免習慣性反射神經社交式的過動
不然 久了 ,虛假過多的形式交換,
代價不免是失去了靈魂
異色-自古文人多寂寞(sherrytzyyin) 於 2011-06-16 21:14 回覆:
義氣”是用講的哦,哈哈,由此可見你那些哥兒們真會講義氣啊,

異色猜想,在你少年時代,凡碰到買單的關鍵時刻,那批義氣哥兒們

不是借故上廁所就是手被口袋卡到。所以都是你在付的,對不??

(還是剛好相反?呵)

基本上,我在觀察一些現象的時候,都盡量不帶批判色彩,拿掉個人好

惡,但我會引以為鑒,開玩笑地說,人在江湖,身還是得“由己”,

自己得到的教訓也不少,我極其重視一個人的靈性,但那需要相當

的時間才能深入理解,不然真的也會踏入誤區,套用你的話:“不上

道”了:)。現在比較能分辨“相關”中之非關,所以在反射動作前,

有了轉圜的防滑墊。

說到社交,我其實也是不喜歡過動式的。發現那簡直恐怖,尤其是

有游戲規則的網路語言。呵呵,最后連自己的心性都被遮蔽了。

多謝來訪。


vendar
no wonder
2011/06/13 21:51

WOW! Shanghai weekly 's columnist,

no wonder!

異色-自古文人多寂寞(sherrytzyyin) 於 2011-06-15 10:45 回覆:
Not sure what you wondered about
a weekly columnist :)
It was a very enjoyable work to me;
Writing comments and reviews for social or real life events
are still my favorites.
頁/共 4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