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防疫是科學,何需民粹?
2020/08/24 18:29:41瀏覽267|回應0|推薦2
防疫是科學,何需民粹?


    病毒檢驗方法中 PCR複製 雖然比較較耗時,但更精確些。它是透過將病毒RNA片段不斷複製,一直到可偵測的數量為止。只是,複製的次數,不可能無窮盡,所以有個門檻值 CT (Cycles Threshold),複製cycles 在門檻值以下就能驗出,就是陽性。


    然,世界各國 PCR 所設的CT門檻都不太相同。 台灣 PCR檢驗的 CT =33 (意思是:  複製病毒cycles不超過33遍,能驗得出來就是陽性),幾乎都比國外各國低很多 (表示其他國家更嚴格),像歐洲 CT = 38- 40 之間。


    所以,國外人士來台,如果有先確實PCR檢驗過,台灣再驗幾乎都會是陰性。反之,台灣人出國,就很可能會被抓包為 "偽陰" - 帶有微弱病毒。因為會有一堆 "偽陰",雖然台灣天天嘉玲,恐怕也很難被歐洲等國家開放旅行、綠色通關。而台灣自己也心知肚明,所以,一直並不想做來台普篩 , 因為浪費錢!

  

    台灣PCR 的CT設33 有錯嗎?  其實還算貼切 (應該不是故意設低),因為根據星加坡研究,台、星的病毒分支非常地弱(傳染力差),既然弱,那如果CT設太高, 豈不是自找麻煩,天天"假警報"(不打緊的弱帶原),動用大量資源嗎?  然而低CT 就意味著無法告訴外國: 我們是"真正"安全的.

 

    台灣不可能這樣一直鎖國下去,畢竟台灣GDP的 內需+投資只佔了3成!!  因此,除了期待疫苗外(台灣最有可能先拿到,大概就是英國牛津和AstraZeneca 這款了),對新冠病毒的公衛基礎研究也很重要!!!  有了較大數據的病毒公衛基礎研究,才知道後面怎麼走下去。

 

   我不是公衛專家,但就一個數據資料前玩家來猜測,應該會想要知道:

  • 染疫者的profile ?  
  • 重症者的profile ?
  • 有抗體的人口百分比?
  • 被輕症傳染的人 症狀也輕?
  • 抗體存在多久? 有效期多久?
  • 輕症抗體是否能抵擋重症病毒?
  • 等等等等

  如果上述答案都是"yes", 那我們或許可以故意讓輕症先去感染其他健康者(參考profiles),輕症傳輕症,最後再傳給抵抗力弱的族群,這樣,或許有可能很快就能達到群體免疫, 迅速恢復經濟動能。


    防疫,本就該本於科學。公衛基礎的科學研究,也是整個防疫很重要的一環。我就是不明白: 台灣人為什麼這麼泛政治化???  是無知,還是藍綠、意識型態總是凌駕一切???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sheltonc&aid=149504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