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壯哉,「巴拿馬運河」《南美行之一》
2015/06/18 16:59:42瀏覽2264|回應1|推薦44

「巴拿馬運河」算得上是人類近代工程史上最了不起的一樁成就,興建時遭遇的困難可説是空前而絕後,但是睿智的工程師們卻運用了自然界最簡單的道理,解決了工程上史最大的難題. 美國土木工程師學會將它訂為「世界七大工程奇迹」的首位,真乃實至名貴,當之而無愧!

1880 年法國的「雷賽布」先生籌組環球公司,開始動工要打通82公里長,聯通「太平洋」和「大西洋」的「巴拿馬運河」. 他挾其成功修建「埃及蘇伊士運河」的英名,躇躊滿志的準備把這條運河照樣打造成一條和海平面保持一致的運河. 可是他不能見微知著,忽略了幾個至関重要的因素. 大西洋這邊的入水口的水面要比太平洋入水口的水面高出 24釐米,加上中央山區的暴雨洪流,這使得運河的挖掘工程幾乎成為不可能. 更可怕的是河道上濕熱的天候帶來的蚊子,傳染致命的「黃熱病」,導致二萬法國工人喪生於河道之上. 挖掘工程拖延了九年最後宣告澈底失敗,20億法朗鉅資血本無歸.

這時,「美國」高瞻遠曯的「老羅斯褔總統」,看凖了這條運河的巨大潛能和戰略價值,力排眾議,以超人的堅定意志,想方設法,向「法國」買下了運河的開發權,接著又運用軍事,政治及金援等諸般手段,向「巴拿馬」政府取得了運河完全的控制權直到1999年.

「美國人」接手後首先消滅了蚊子,接著在前人失敗的教訓上,重行策訂工程方案,屏棄了運河要和海平面保持完全一致的構想. 取而代之的方案是在從「大西洋」進入中央山區時,用一座三層式的「船閘」(locks),巧妙的運用水的力量,將巨輪從海平面的高度抬上水梯,分三次逐步攀登,將船擧昇25.908公尺. 然後進入425平方公里的人工巨湖之中. 這個人工巨湖的長度幾乎是整個運河的1/3長度,湖的形成是修築攬水灞將中央山區「查格里河」的水引進,從而發揮「防洪,蓄水,發電,提供航道」的多元功能,一舉數得. 當船隻行近中央山區另外一端,靠「太平洋」的一邊時,再経過兩個不同的「船閘」水梯將船逐漸降回至海平面的高度. 巨輪當然也可以從「太平洋」這一端,經過相同的水閘,反向駛向「大西洋」.

根據這個天衣無縫的新方案,運河從1904年重行動工,1914年完工啟用. 從此以後「美國」成為實質掌控兩洋的一等海權強國,「老羅斯福總統」的遠見,實在讓人欽佩. 難怪「美國人」把他和「華盛頓」,「傑佛森」和「林肯」的頭像一起雕塑在「拉什莫尔山家纪念公园 - 美國總統雕像山」上,成為「美國人」心目中的建國四傑. 這也真是實至名貴,當之而無愧!

「巴拿馬運河」建造迄今已超過百歲,當初的工程師們沒有電腦輔助,僅靠簡單的紙筆作計算,但今天去看這百年前的建造,仍然是那麽精巧而實用,其操控運作又精準又簡易,原設計的巧思實在讓人嘆為觀止!去看她可以循陸路觀賞,或直接循水路零距離體驗大船上下水梯,載沈載浮的奇妙感覺. 這是一個可以列入"一生一定要去一次"的地方.

下面是去「巴拿馬運河」遊覽所拍攝的照片:

巨輪延著「大西洋」的「加勒比海」駛入運河,一大早還有些霧,在約定的時間準時到逹中央山區起始點的 「Gatun Locks - 加通水閘區」. 運河工作人員會划著傳統的小舟將導引索拋上大船,以便大船連上在左右舷邊閘壁上等候的「軌道牽引機」. 通行的大船一旦到達此處便得熄火,完全藉由左右兩旁的「電動牽引機 - "mules" 即電動的騾子也! 」拉拖緩緩穏步前行:

船閘「水梯」的原理其實很簡單,當船靠近時最外面的閘時(我把它看成是一個寛 33.5公尺 ,長 305公尺的巨大水箱),最外面的這個水箱,經由精巧設計的排水口的向外放水,直到水箱里的水位和水箱外河道上的水位相同時,閘門打開,藉由兩舷「牽引機」左右同步的拖拉讓巨輪分毫不差的進入水箱之內正中的航道之上,一旦巨輪進入水箱,後面的兩扇閘門隨即関閉,然後次一個較高的水箱開始向這個較低的水箱內放水,直至兩個水箱里的水在同一個水平時,次一個水箱的閘門隨即打開,巨輪繼續被「牽引機」拖曳前行進入第二個較高的水箱之內,巨輪因此跨過了第一個水梯,輕輕鬆鬆的就被水抬上到第二個較高的水梯之上.

現在看到的照片是巨輪已在第一號水箱之中,而較高的第二號水箱已經向第一號水箱放好水,兩箱的水位已經完全相同,此時兩扇各745噸重的巨無霸閘門,正軽巧的開啟(僅需30千瓦功率電機驅動),準備迎接巨輪駛進第二號水箱. 其設計之精巧與簡易,實在讓人大開眼界:

肥胖的巨輪在水箱中前行,幾乎要與水箱壁接觸,看似驚險萬狀,但精巧的「「牽引機」左右拖曳,精確無比的保持絶對的平衡,使船平穏通行. 百年來好像還沒聽説那條船被閘壁擦撞過:

進入第三號水箱,通過「加通閘區」管制中心. 這時較高的「加通人工湖」向第三號水箱內注水:

一旦第三號水箱的水面和外面「加通人工湖」的水面一致時,兩扇大閘門便緩緩開啟,迎接巨輪駛入浩瀚的巨湖之中, 此時數萬噸的巨輪已攀爬了三個水梯,輕鬆的從海平面被抬高了25.908公尺:

過了「加通閘區」,便進入「加通人工巨湖」之中,湖區四周風景優美,爽心悅目,草地都是綠油油的,好像高爾夫球埸的草地一般,真是難以想像,百年前的這里四處泥濘,毒蚊漫天,𣎴勘入目的景象:

那條紅色的貨櫃輪才駛出閘囗,閘門尚未関上,另一條在等候中的白黑色的貨運輪就忙不迭的駛進這個閘門中,如此一來,第三號水箱中的水就可再多被使用一次:

閘區沒閒過,巨輪非常有序的進進出出,排隊等候的巨輪在大湖中規定的停泊位置上耐心的等候,好像這些閘口只有在白天運作:

現在的運河工作區和人員休憩區,其設施之完善與百年前相比,真是不可同日而語:

前行中陸續看到岸邊的景觀,防洪排水措施非常細密精緻,也頗具實用果效:

 

運河穿越「巴拿馬拉喬雷拉高速公路跨河大橋 - Autopista Panama-La Chorrera」, 從岸邊已經可以看到附近大都會的背影了:

進入人工大湖方一端「"佩德羅米格爾"閘區 - Pedro Miguel Locks」了,這是一個單層船閘,操作水梯下行. 操作原理很簡單,大湖的水先灌進閘區水箱,當水箱水位和大湖水位一致時,船隻進閘,同時關閉閘門. 隨後水箱向外放水,直至水箱内的水位和下面緊鄰的另外一個人工湖「米拉弗洛湖」水位一致時,開啟對外閘門,這時駛入「米拉弗洛湖」的大船,藉由水箱水梯的運作,由25.908公尺的水面輕輕鬆鬆的就下降到了16.5公尺的水面, 在照片中可以看到「電動騾子」在閘壁上拖曳巨輪的情況:

精密設計的閘門和排水系統,相輔相成,百年來過往船隻無數,從未誤過事. 每艘通過運河兩端閘口的巨輪,為了要把它們抬上抬下水梯,中央人工巨湖要對兩大洋一次排放出5200萬加侖的淡水出去,相當於78個奧林匹克遊泳池的水量,耗水量委實太驚人了. 我向隨船專職導遊問了個儍問題,「如果中央人工湖的水不足時該如何應對?」,不想 導遊用銅鈴大的眼回瞪著我,好像我是在問:「太陽會從西邊出來嗎?」. 百年前那些工程師們不但是神準也真夠大膽:

好了經過將近一天的航程,我們終於抵達最後一個雙層船閘 - 「米拉弗洛閘區」,經由兩個水箱形成的水梯,將巨輪下16.5公尺,進入正常河道,準備駛向「太平洋」:

看到船隻在閘内下降的場景:

正要經過最後這個閘區畤,看到左舷岸邊的觀景台上等候的觀眾,兩造相遇好不歡欣快悅,彼此搖手高聲呼叫,共同來見證這人類近代工程奇蹟:

「巴拿馬運河」掌控兩大洋交通要衢,獨領風騷已逾百年. 但是時不我予,現在也不能不開始改弦易轍,要興建更大更多的閘口,來容納更大更多的船通行. 去年年底「尼加拉瓜大運河」已經開挖,預計五年之内完工,屆時會有兩條聯通雙大洋的大運河將同時運行,會不會給人類帶來更大的福祉? 讓我們拭目以待:

在正常河道中前行,慢慢看到遙遠的「巴拿馬市」都會區,以及兩岸的設施和景觀:

通過「巴拿馬運河」的地標- 「美洲大橋」就要結束運河航程,進入浩瀚的太平洋. 再會了,壯哉!「巴拿馬運河」:

 

參考資料

http://wikipedia.org/wiki/巴拿馬運河

http://wikipedia.org/zh/世界七大奇迹 

https://en.wikipedia.org/wiki/Panama_Canal_locks

延伸流覽:

下面是拙作中有關"一生一定要去一次的地方",供諸君參考:

人間仙境 九寨溝

走進時光隧道 去看約旦的 The Lost City - 佩特拉古城

世界最佳的養身聖地 -「死海」

活的歷史教科書 - 「萬里長城」

世界最美的花園 - 加拿大的布查徳花園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shangguanwuwei&aid=24647645

 回應文章

swallow(已更換肖像)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5/06/18 22:49
祝福您闔家端午節快樂
司空(shangguanwuwei) 於 2015-06-21 11:56 回覆:

謝謝問候和祝福,也祝福您有個美好端午節慶,喜樂滿滿開心的週未假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