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莎菲镇 (Sheffield) - 荒野裏寂寞的“壁畫小鎮”(澳洲塔斯馬尼亞漫遊記 之一)
2018/03/04 13:26:30瀏覽4412|回應0|推薦96

南半球的「澳洲」對環境的保護及生態的保育下了相當大的功夫,難怪會成為擁有「世界自然遺產」最多的國家。不過在「澳洲人」的眼裏,他們認為當地環境的保護及生態保育做得最到位的地方,當屬「島」之「州」- 「塔斯馬尼亞」。

「塔斯馬尼亞州」位於「澳洲」東南方240公里外的大海之中,和「澳洲本土」最南方的「維多利亞州」首府「墨爾本」隔海相望,中間是浪濤凶險的「巴斯海峡(Bass Strait)」。她的面積是「台灣」的1.9倍,是世界面積第26大的島嶼,不過人口卻稀少的可憐,只有「台灣」人口的2%。全島大約有40%以上的土地被劃分為「天然保護區」和「國家公園」,要想看到「澳洲」最“鄉下”的“鄉下”,就不能不來「塔斯馬尼亞」看看。

為了要仔細的體嘗一下「塔斯馬尼亞」完整的美,我們決定這次特別的要坐船去玩,從海上去探訪她。渡輪是從「墨爾本」著名的“郵輪碼頭 ”-「Station Pier」出發,這個碼頭已有163年的悠悠年歲,別看她門面不大,但她卻可以同時停靠好幾條巨無霸郵輪。碼頭附近是「墨爾本」的一個海灘,風景相當不錯,看見當地人在海邊悠閒的活動,蠻羨慕他們宜人的居住環境:

我們坐的渡輪芳名叫「塔斯馬尼亞精神號(MS Spirit of Tasmania)」,從「墨爾本」開到「塔斯馬尼亞」北端的「德文港( Devonport)」,海上航程約450公里。渡輪長194米,有2.9萬噸,和旁邊巨無霸噸的郵輪比較起來實在是小巫見大巫。不過渡輪裏面還是很大的,裏面居然有整整六層是用來裝載遊客們的隨行車輛,客艙內部相當寬敞漂亮。客房舒適乾淨,裏面還有獨立的衛浴設備。我們的航程是晚上七點半出發,早上六點到達。半夜海象相當不平穩,左搖右晃上下顛簸,要是沒有點定力,是很難入睡的:

經過整整一夜的海上奔騰,渡輪第二天一大早準時到達美麗的「德文港」,外面空氣清新但有些冷,此時還太早,街上幾乎看不到什麼人:

我們在「塔斯馬尼亞」只停留一週,每天都安排了緊湊的行程。今天的重頭戲是要去88公里外的「搖籃山」看看。不過在去「搖籃山」的途中,必需要路過一個“夢幻小鎮” - 「莎菲镇 (Sheffield)」。「莎菲镇 」離「德文港」只有27公里半小時多的車程,一路上風光旖麗,忍不住不時的停車拍照欣賞美景。這是在「梅斯河(Mersey River)」河畔看到的景致,這條河總長147公里,是「德文港」附近很大的一條河,這河的河面很寬廣,水流相當的湍急,據說河裏面有很多天然的鱒魚:

從「德文港」的大海邊開向大山深處的「搖籃山」,有將近兩個小時88公里漫長的路程,而路途中的「莎菲镇」便是進入大山前必經的門戶。這個小鎮孤寂的坐落在遼闊的荒野之中,真是「前不著村 後不著店」。沿途風景宜人,只是老半天都看不到什麼人跡,不時的會懷疑自己是不是開錯了方向迷了路:

開了老半天車,總算見到了「莎菲镇」。這是在小鎮外看到的迎賓路標,上面清楚的標示著:「 莎菲镇 - 壁畫之鎮!」。路標旁有一個候車亭子,亭子的裡外都塗上了壁畫,讓人一看精神不覺為之一振,我們終於進入了這名聞遐邇的 “室外藝術宮”,可得進去好好的觀賞一番:

這是在小鎮裏看到的「小鎮街道圖」,紅色的圓點代表小鎮最具代表性40幅壁畫的位置。小鎮實在很小,從「主街(Main Street)」的西邊向東走,總長不過1.2公里,十幾分鐘就可以把小鎮的「主街」給走完。不過你如果你真想要仔細欣賞小鎮裏的每一幅壁畫,了解它們背後悠悠的典故和深沈的思緒,我想就是花上一天的時間也未必夠:

這小鎮真的不大,幾條街幾乎所有的建築物可用的牆上,都給塗上了精緻的壁畫。原來,早在1973年居住在這裡的居民開始警覺,隨著附近歷時十年的「Mersey-Forth 電力發展計劃」完成後,小鎮的人口驟然迅速下降,若不採取應對措施,這個小鎮很快就會從地球上給抹去。當地有識之士居然福至心靈,仿效「加拿大 - Chemainus 小鎮」憑藉著 “壁畫藝術”而免於被淘汰的故事,開始規劃「莎菲镇」也能變成一個“ 壁畫之鎮”。1986年他們終於心想事成,一幅幅超高品質的壁畫陸續推出,這使得原本荒涼的小鎮搖身一變,成為「塔斯馬尼亞」乃至「澳洲」最為亮眼的“室外藝術宮”。現在她每年都能吸引將近 20萬的觀光人潮前來觀賞,是「塔斯馬尼亞」相當引以為傲的觀光資源:

我把車停在「主街」旁的「High Street」上,才一下車,就在右手邊的教堂外牆上看到一幅巨幅的壁畫。據當地「壁畫官網」上的介紹,這幅壁畫的標題是「艱辛歲月(The Hardest Year)」,發布在2000年,是描繪1875年初期移民拓荒,飽經風霜的農耕經歷。畫的背景是小鎮南邊20公里外的雄偉的「羅蘭山( Mt Roland)」,教堂頂上的那隻大鳥相當引人側目:

沿著「High Street」向市中心走去,走沒多久,在左手邊有一個很大的停車場,在一間鐵皮屋頂的建築外牆上看到了這幅壁畫。 據當地「壁畫官網」上的介紹,這幅壁畫的標題是「 寂靜中的溫暖( Stillness and Warmth)」,發布在1986年,它是這「壁畫小鎮」所發布的第一幅壁畫,相當的有名。它描繪出1900年代當地移民寧靜感恩的心境,畫面上呈現的是,在一個寒冬裏,主人和野獸們共享爐火溫煦安詳的光景:

在「High Street」上,看到另一幅很有名氣的壁畫, 據當地「壁畫官網」上的介紹,這幅壁畫的標題是「 黑莓和酸模( Blackberries & Sorrel)」,描繪的是上一世紀30年代“兩個”孤兒艱苦成長的故事,畫面上顯示著兩個孩子小時候除了要在寄養家庭裡照顧菜園外,還得駕著馬車挨家挨戶的為人送菜的經歷,不過幸運的是這兩個孩子長大候都有了很好的成就:

在「High Street」上另一幅壁畫,描繪的是這條街上的一家百年老店痛失良機的警世典故。 據當地「壁畫官網」上的介紹,1926年的時候, 「斯萊特先生和夫人」在「High Street」經營的「Slater's Country Store」,當時生意是相當不錯的。有一天有一位叫「Coles」 的朋友來找他們,想勸他們投資他兒子開設“超級市場”的嶄新行業。不想這對墨守成規夫婦接受不了這樣劃時代的新觀念,因此拒絕了這個千載難逢的投資機會。事後證明,「 C J Coles Pty Ltd」 成功的顛覆了傳統賣東西的方式,成為商場上傳奇的大贏家。這幅壁畫的名字叫「The Missed Opportunity」,我想應該翻成「機不可失,時不再來」。人如果不能與時俱進的面向未來迎接挑戰,只知抱殘守缺,畏畏縮縮的維持現狀做個”小確辛”,那麼遲早會被時代淘汰掉的:

這幅在「High Street」上展示的壁畫,標題是「Sheffield Streetscape」。描繪的是早期墾荒的「莎菲镇」,大街上最古早那貧乏簡約的光景。背景中雄偉的「羅蘭山」似乎苦口婆心的在提醒人們切勿耽溺於目前那一點點的好,要胸懷大志放眼於未來:

這是在「遊客訊息中心」東面的外牆所看到的一幅壁畫,標題是「 Christian Heritage」,描繪的是1860年第一位「衛理公會」牧師的到來,以及如何團結會眾發展早期墾荒地區的宗教信仰的故事。這幅畫篇幅非常寬廣,連照了3張才cover全部的畫面。壁畫裏畫了140個人物,相當的精緻細膩。那個時候的物質生活是非常艱辛的,可是畫中人物的穿著卻是相當的莊重高雅而好看,雖然他們物質生活極其貧乏,但他們內心的精神生活卻是非常豐盛,這都歸功於早期宗教信仰帶人來的超凡定力:

這也是 在「遊客訊息中心」附近看到的壁畫,標題是「 The Tigers Last Hunt」,畫面上是一隻「塔斯馬尼亞虎」和一隻「塔斯馬尼亞惡魔」怒目相向的光景,這些動物都早已從地球上滅絕將近80年了。畫的背景是「羅蘭山」下美麗壯闊的荒蕪大地,似乎在述說著對過去那單純的美好無限的追思:

這是在「主街」旁一家庭院的牆上看到的壁畫,標題是:「 After the Harvest」。畫作是在描述早期移民在豐收後快樂的光景:烤麵包的香氣漂浮在空氣中,微風吹動著磨麵坊的風車,天氣好到不行,人們輕鬆愉悅的在小路上散著步,享受著豐收後滿心的喜樂:

這也是在主街旁一家庭院的牆上看到的一幅“懷舊”壁畫,標題是:「 Back to the Land」。畫作是描繪墾荒初期的「洛林納谷」,「Cethana湖」,「羅蘭山」和通往「搖籃山」 高地岸邊的美景都盡收眼底。那時雖然百廢待興,生活是那麼的粗陋貧乏,但卻也是那麼的平安祥和:

這是在「主街」上一家旅館的庭院牆裏看到的壁畫,標題是「老糕餅店」。所描繪的糕餅店最早的歷史可追朔至1905年。 老糕餅店歷經風霜起起伏伏,可以說是「莎菲镇」的縮影。如今這幅壁畫的所在地,正是當年老糕餅店第一座木烤爐烤箱設置的位置:

這是在「主街」上,一家店鋪外牆上看到的壁畫,標題是「老雜貨鋪」。這幅畫是描繪1900年雜貨鋪的樣像,那時的雜貨鋪可是什麼都有得賣,甚而可以以貨易貨,而且老闆通常和顧客都相處得很好。現代的超市雖然方便,但卻少了「老雜貨鋪」獨有的人情味和親切感:

這是在「主街」上看到的一幅壁畫,標題是「 Spirited Horses」。畫面描繪的是1919年發生在附近「搖籃山」山區的一樁重大意外事件。當時工人們騎著馬,正在山區裏工作,不想突來的暴雷電擊中了附近的樹,造成馬匹驚慌,從而使得工人們從馬背上重重的給摔了下來。附近山區雖然美,但經常性的極端天氣卻也使得山區充滿了隱藏的危險,畫面完整的顯示出“人與天爭” 驚悚而悲壯的場景:

這是在「遊客訊息中心」附近看到的壁畫,標題是「大力馬的犁耕( Ploughing With Clydesdales)」,畫面描繪的是1871年當地早期農耕的景象。 “Clydesdales”是一種強壯的大力馬種,當時的“農耕比賽”可說是社會上的一樁大事,講求的就是與賽者能不能犁出又直又深的犁溝來。壁畫背景裏雄偉的「羅蘭山」和青蔥的錦繡大地,讓人可以清楚的觸摸到墾荒初期荒原裏的美和艱辛:

這幅壁畫標題是「巴特勒的郵車( The Butler’s Mail Coach )」,這可是1910年年代當地的“飛快車”,駟馬奔騰的氣勢像極了「美國」“西部開發”時的「驛馬車」 。這馬車開向東南方40公里外的一個小鎮,得再坐上長途汽車長途跋涉一番,然後再換乘一次火車才可以和北方的大都會「朗塞斯頓(Launceston)」相連通,那時的交通可真是不方便,不過這幅畫卻讓人不由得興起了思古之幽情:

這幅坐落在 「 High Street」停車場旁一間鐵皮房上的壁畫,它的標題很有意思叫做「From Near and Far」,既有詩意也蘊含著深刻的哲理。澳洲早在20世紀初期就趕搭上機械化農耕最早的“早班車”,很早就奠定了現代化生產的深厚根基,配合著他們豐厚的天然資源,使得他們成為一個不折不扣的「Lucky Contry」。壁畫裏欣欣向榮的農場加上背景中的錦繡大地,好像是在鄭重的宣告,那時正是一個新舊交替,由老舊艱辛的“過去”通向美好“未來”的關鍵時刻:

這是在「主街」上很有意思的一幅壁畫,標題是「The Smithy at Work」,正在屋子裡工作的“打鐵匠”叫「Tom King」,是一個自學成才,多才多藝的人,1908年還被選上當地的「郡議員」,頗有些像「美國」的「富蘭克林」。這幅壁畫成功的運用了「3D 繪畫」的技巧。屋子外的輪子,雜物,梯子,影子和狗,栩栩如生好像是真的,其實都是畫出來的:

在「主街」另一幅壁經典的壁畫,是繪製在一家咖啡店的二樓外牆上,乍看下好像是透過了一扇大玻璃窗,看到了人家的“閣樓”裏。那時的“閣樓”因為比較乾燥,所以用來儲存食品和飼料,是當時每戶人家最寶貝的地方,大人常在此和孩子玩耍。畫面充分展現出當時自給自足的滿足感和家的溫暖:

這是在一家旅館的庭院裏看到的壁畫,是在描繪我們馬上要去的「搖籃山」山上壯闊的景觀。畫家一定經常去攀爬這座大山,整個畫面擷取的景象,好像是空拍出來的效果,畫家精細敏銳的觀察力實在是高人一等:

匆匆看完了小鎮裏的壁畫,懷著依依不捨的心情告別這“夢幻小鎮” ,接著還要趕往53公里外的「搖籃山」,中間有很多山路相當的不好開,得加把勁才行。開出小鎮不過十幾分鐘的光景,看到一家工廠的鐵皮屋的外牆,居然也畫了九幅大型壁畫,壁畫是在描繪1963年間當地興建大水庫和發電廠的故事,畫面相當生動壯觀:

好了可不能再耽擱了,要加足馬力開往山區了,要趕在日落前快馬加鞭的循著53公里曲折的山路,去看一看「搖籃山」上美麗的的湖光山色,欲知詳情請看下回分解:

待續:

搖籃山 – 山中傳奇: 「山中之山,湖中之湖」(澳洲塔斯馬尼亞漫遊記 之二)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shangguanwuwei&aid=110756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