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割盲腸或動胃部手術,肚皮上必定留下明顯疤痕;但最新的「鑰匙孔」微創手術從肚臍下刀,只要切1公分大小的傷口,就能完成手術,不但術後傷口藏在肚臍裡,沒有惱人疤痕,且患者復原快,費用還可能更省。
三軍總醫院小兒外科主任朱志純指出,傳統手術為求視野清楚、方便動刀,須開腸剖肚;後來發展出腹腔鏡手術,傷口縮小,但仍得在肚皮上打3、4個小洞;最新的微創手術則只要1個洞就能進行,傷害更小,且效果也比傳統手術佳。
他以常見的盲腸手術(闌尾切除)為例,一般腹腔鏡手術是在肚子裡把闌尾切除、再拿出體外,目前三總則可從肚臍開個小洞,放入腹腔鏡,再把闌尾拉出體外切除,不僅傷口更小,且減少闌尾汙染腹腔、引發感染的機率。
朱志純說,微創手術割盲腸,由於不傷肌肉、出血少、疼痛也不嚴重,術後約24~48小時就可出院,較傳統手術的住院天數平均少1到2天,也不必用到昂貴的腹內夾針,健保即可全額給付,不像一般腹腔鏡手術,患者得額外負擔材料費。
另一種嬰兒常發生的胃幽門狹窄,目前也可用微創手術處理。這種幽門肌肉增厚、致飲食無法流進食道的疾病,是1~3個月大嬰兒嘔吐的重要原因,過去須在腹部切開至少3~5公分傷口,現在也可從肚臍下刀,即可鬆開幽門肌肉。
朱志純表示,傳統術後,這類病患至少一週才能進食,但微創手術後6~24小時,小寶寶就能喝奶,有助加速復原、更快出院,且肚皮不會留下一條「蜈蚣」長疤,長大後不自卑。
不過,微創手術仍有其限制,像盲腸炎患者若情況嚴重,已有腹膜炎、腹膜穿孔,為免闌盲拉出體外,擴大感染範圍,仍以傳統手術為佳,但估計一半盲腸炎患者都可採微創手術。朱志純更預期,未來5年內,九成腹腔動刀都可以微創方式進行,僅腹部腫瘤、大規模的腸切除,才有必要採傳統手術。
【2005-08-26/民生報/A15版/醫藥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