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衛生署統計,攝護腺癌在2004年國人男性十大癌症死因中,排名第七位,也是美國最常見的男性惡性腫瘤。 攝護腺又稱為前列腺,是專屬於男性泌尿生殖系統的一個器官,大小如栗子般,雖然從外觀無法看得到,但可以從肛門觸診檢查。通常容易隨年齡增加而增生,因而形成良性攝護腺肥大症,出現解尿困難、小便無力等症狀。
另外,攝護腺的分泌物則是構成男性精液的主要成分之一。
攝護腺癌的好發年齡在65至75歲,主要是因為腺體內的惡性細胞不正常增生,有時不只是長在攝護腺內,還可能侵犯攝護腺周圍組織,甚至隨著血液或淋巴擴散轉移到身體其他部位,目前發生原因不明,但根據研究顯示,可能和遺傳、荷爾蒙、飲食及環境、感染等因素有關,尤其有家族病史者,得到攝護腺癌的機率會比一般人來得更高。
攝護腺癌早期沒有症狀,且若侵犯到尿道,會出現與良性攝護腺肥大症類似的症狀,如:頻尿、夜尿、急尿感、尿流細小、尿道疼痛和血尿等症狀,轉移至骨骼時,如腰椎骨,就會造成腰背疼痛或神經痛等症狀,所以更應小心檢查診斷。
近年來由於醫學進步,只要能夠早期診斷並接受治療,攝護腺癌的五年存活率可達70%左右。
診斷攝護腺癌最簡單方便的就是肛門指診,發現不正常的硬塊或腫大就要進一步檢查。
另外也有兩項極為重要的檢查,分別是血液攝護腺特異性抗原(PSA)指數與經直腸攝護腺超音波檢查;如果高度懷疑有攝護腺癌時,則會建議做攝護腺穿刺切片並安排相關檢查以確認腫瘤期數。
一般對於早期的攝護腺癌,最佳的治療方式是施行根除性攝護腺切除手術,但若病患為不適合手術者,利用放射線治療也可達到很好的治療效果;晚期的攝護腺癌則可選擇荷爾蒙藥物治療或是睪丸切除手術,藉以改善病患整體的體能和生活品質。
攝護腺癌雖會致命,但惡性的程度遠比肝癌和肺癌為低,只要積極地聽從醫師指示和接受治療,都有不錯的療效。
且因攝護腺癌和良性攝護腺肥大症的好發年齡症狀相近,因此一定要定期接受肛門指診、血液攝護腺特異性抗原指數、經直腸攝護腺超音波等攝護腺相關檢查,以早期診斷、早期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