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動物園要逼多少動物發瘋!才夠?
2005/11/27 14:38:41瀏覽955|回應1|推薦17

動物園要逼多少動物發瘋!才夠?
誰來關心台灣已發瘋的「肖熊」

2005.11.15

向來善於不斷引進各種「明星動物」以創造「票房」及各項週邊商品收入的「動物園皇宮」,近來又爭著要引進大明星 --貓熊。農委會並將於本週三(16日)召開委員會審核貓熊來台案。

動物保護團體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聯合教育、和平與生態保育團體--人本教育基金會、高雄市教師會生態教育中心、蠻野心足生態協會及台灣促進和平基金會,於11月15日上午10點召開記者會。公佈 從90至94年,長達4年的調查證據,控訴動物園這個打著「教育」名號的「娛樂」機構,如何把園內的動物養到病,養到瘋,養到生不如死,但卻可以不用負任何責任!

目前木柵動物園共圈養台灣黑熊、亞洲黑熊、棕熊與馬來熊等四種熊科動物。根據記錄台灣黑熊曾有 12隻之多,兩個展示區曾各展示2到3隻,其餘監禁在號稱「保育區」的黑牢內,不僅一般遊客無法看到,動物經年更難見天日。亞洲黑熊曾有4隻,曾展示1到2隻。馬來熊曾有11隻,展出1到3隻。棕熊就研究會的觀察有過3隻,目前欄舍正在整理,並未展示。從動物社會研究會公布長達四年的觀察紀錄影帶,顯示園內熊科動物長久以來出現嚴重不正常的刻板行為,動物就像精神病患般,好幾個小時重複繞圈、晃腦、踱步、或一動也不動,眼神呆滯無助,而遊客不明白動物異常行為的表現,反而嘲笑動物吃了「搖頭丸」,而這便是號稱提供動物保育與生命教育的教育機構--動物園!

關於園內熊科動物嚴重的異常刻板行為,動物組長楊建仁、台大畜產學系教授吳雨新早在2001年就曾撰文(<熊的刻板行為>,動物園學報, 13-61 : 67 ( 2001 )) 指出--「籠舍式的刻板行為(caged stereotypic behavior),是動物園最為常見的刻板行為,乃環境不良,如動物處於低度刺激、行為受制、不能脫離恐懼或挫折,所誘發形成,長期以來被認為是不良的環境管理指標」。另還表示--「動物園動物出現刻板行為,顯示提供的環境未能滿足動物之需,動物園教育展示的旨趣,恐難具有說服力。」

一般而言,熊科動物出現刻板行為的原因可歸納說明如下:

  1. 空間受限或不當:熊科動物天生好動,當空間受到限制,便會出現刻板行為。樹棲型的黑熊和馬來熊無樹可爬,生活在草原或森林的棕熊,監禁在全是水泥的牢房。白天待在展示區已經很小,晚上的「隔離區」更小,而一天中約 3分之2的時間會待在狹小的隔離區。
  2. 展場乏味:圈養欄舍或籠舍空無一物或一成不變、單調又乏味,缺乏讓動物隱藏、探索、遊戲的設施。
  3. 違反自然的餵食:動物園動物展示與員工同為「上下班制」,固定時間餵食,造成動物的期待行為,且動物們吃飽後就無事可做,和在自然中必須不斷探索、冒險、覓食大異其趣。
  4. 無法避開干擾:弱勢動物被同伴威脅,遊客的干擾或觀看又無處可躲。
  5. 違反自然的社群組合:通常除繁殖期間外,熊科動物均屬獨居型動物。但動物園的熊於繁殖期間無法接近伴侶,平常卻被迫每天都要和其他同類動物共處一室。

目前動物園現有熊科動物的生活空間嚴重不足, 根據保育學者研究,台灣黑熊活動範圍廣大,為 27至202平方公里不等。除中央山脈外,亦可於海拔約100公尺至1000公尺的海岸山脈發現。黑熊是獨居性動物,除繁殖外,沒有固定居所。 休息時,有時就直接趴臥於地上,有時也會選擇較為隱蔽、可遮風避雨的大樹根下或石洞內 (台灣黑熊保育網 )。但在動物園內的台灣黑熊兩個展示區內, 較大者僅為541.5平方公尺,約為自然棲息地的5萬至50萬分之1。

而獨居、樹棲型,善於爬樹的馬來熊,野外活動範圍大約為 33平方公里。動物園內馬來熊的白天活動範圍約300平方公尺,約為自然棲地10萬分之1。幾年來觀察,馬來熊幾乎都會不斷像排隊般沿著牆壁來回走動,(時間可長達一個小時以上)。

動物園動物展示與員工同為「上下班制」,固定時間被餵食,空間過小,動物們吃飽後就無事可做,和在自然中必須不斷探索、冒險、覓食大異其趣, 造成台灣黑熊過度肥胖,狀似神豬。而因為 無聊、過胖、缺乏運動的誘因或是刺激,「一動也不動」的癱著,也是動物園圈養野生動物常見的不正常行為之一。

這隻黑熊嚴重脫毛,不止行為異常,還有皮膚疾病。

自然棲地橫跨歐亞與北美的棕熊,生活於凍源與高山草原,白天躲在洞穴,夜間或清晨外出覓食。公熊野外的生活空間約 200-2000平方公里;雌熊則約100-1000平方公里。但在亞熱帶台灣的動物園內,棕熊白天的活動範圍約600平方公尺,環境單調無味,晚上則關在更小的空間。多年觀察棕熊健康狀況一直不佳,毛髮失去光澤,且非常瘦。除了翻身或偶而坐起,鮮少活動,夏天時常見牠一直躺在地上,要不就只從洞口走到外面不到5公尺處,再走回洞口,不斷的重複相同動作。

 

棕熊是抓魚高手,在自然棲地裡,森林 、開闊的草原、河流 …是不可或缺的一部份, 公熊野外的生活空間約 200-2000平方公里;雌熊則約100-1000平方公里。但在亞熱帶台灣的動物園內,棕熊白天的活動範圍約600平方公尺,環境單調無味, 四周都是水泥假山。 晚上則關在更小的空間。

動物社會研究會表示,動物園熊科動物有嚴重不正常行為是動物福利嚴重被剝削的表徵, 數年來, 動物園不但沒有善用政府(動物園是有政府預算補助的單位)與民間資源(每年民間捐款無數),為動物改善精神及行為失常、疾病或福利,反而一心一意不斷引進新奇物種來當作「商品」炒作。

根據動物園申請進口貓熊的「飼養繁殖計畫」,兩隻貓熊最大的活動範圍(所謂「戶外活體展示區」)是 495.36平方公尺,與目前台灣黑熊展示區大小相近,卻比大陸目前正在進行貓熊第一期野放復育試驗計畫的生活空間24萬平方公尺,有天壤之別。更何況公貓熊在野外的活動範圍約30平方公里。因此 在政府審核貓熊可否來台之際,民間團體慎重呼籲-- 不要再增加台灣的「肖熊(發瘋起肖的熊)」(熊科動物有「複雜行為需求」,是全球動物行為學家認為最不適合被圈養的五大類動物之一),如果貓熊是象徵兩岸「和平」的禮物,我們更應該將牠們留在「自然棲地」復育!而保育團體更呼籲打著「教育」及「保育」名號的動物園,能多關懷台灣特有物種的保育及棲地復育,以目前 動物園為「兩隻貓熊」編列每年約 550萬元的「飼養研究」經費為例,幾乎可以投入「台灣黑熊保育研究計畫」7年所需。另外保育團體更呼籲民眾要求動物園--要養貓熊,先將目前園內其他熊科動物的刻板行為治療痊癒,否則免談!

新聞聯絡人: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陳玉敏 22398105-6 / 0910-150-908。

 

 

 

( 時事評論環保生態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septem0938&aid=111938

 回應文章

連小混你給我面壁立正站好, 別去惹熊貓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喜愛動物, 就該讓它們在最合適的環境成長.
2005/11/27 16:28
哪一天把自己關在籠子裡三小時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