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周邊血幹細胞銀行成立 掀爭議
2007/07/18 10:02:55瀏覽842|回應0|推薦0

周邊血幹細胞銀行成立 掀爭議

專家:健康人抽取 使用率低 且有副作用之虞 衛署:納管與否 再研究


記者黃靜宜/報導


 

除了臍帶血銀行外,現在也有公司成立成人周邊血幹細胞銀行。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昨天宣布與生物科技公司合作成立「細胞治療暨再生醫學研究中心」,初期接受症病患自費儲存周邊血幹細胞,一般人要存也可以,但此一做法又引發爭議。台大血液腫瘤科醫師唐季祿指出,他反對健康人事先抽取周邊血幹細胞儲存,因未來用到的機會很低,而且儲存前要先打白血球生長激素,藥品不是沒有副作用,徒增不必要的風險。

【2004-12-02/民生報/A15版/醫藥新聞】     

周邊血幹細胞移植並非新醫療技術,不過,北醫細胞治療暨再生醫學研究中心主任葉邵德表示,這是全台第一個專門儲存成人周邊血幹細胞的機構,民眾一次儲存5年,收費約15萬元,和部分醫院在病人化療前才抽血短暫儲存數個月不同。他表示,儲存周邊血幹細胞可用在症復發或化療後,增強造血功能之用;對健康民眾來說,幹細胞具有治療心肌梗塞或中風的潛力,未來醫學有所突破,也可能用的上。

不過,唐季祿對健康人事先儲存周邊血幹細胞的方式大表反感,並呼籲衛生署應該出來管一管。他表示,儲存周邊血幹細胞前必須先打一針白血球生長激素,將幹細胞從骨髓趕到周邊血液,這種藥不是沒有副作用,白血球可能會升高到2、3萬,出現發燒、骨頭、肌肉痠痛等,若是一般健康人,沒必要冒這種風險,而且這也是醫療浪費。

此外,他強調,若為了擔心將來罹,先儲存周邊血幹細胞,何時儲存的時機很難拿捏,例如若20歲儲存,40歲時罹,但是儲存了20年的幹細胞,恐怕也沒有醫師敢用。

對此爭議,衛生署醫事處長薛瑞元則說,會深入了解周邊血幹細胞儲存的理論、目的等,再談管理問題。

台北榮總血液腫瘤科醫師邱宗傑指出,周邊血幹細胞自體移植運用在症治療上已有十幾年時間,該院做法是針對某些需要高劑量化療的病人,例如惡性淋巴瘤、卵巢、生殖細胞瘤、睪丸等病患,在化療前先抽血取出幹細胞儲存,化療後再移植先前儲存的周邊血幹細胞,以免白血球下降太多併發敗血症。他表示,這項療程健保有給付,症患者的幹細胞可能要在醫院儲存3個月左右,但不另外收儲存費。

邱宗傑表示,周邊血幹細胞移植不是任何症都適用,若是胃、胰臟、大腸、肝等,對化療的效果不好,不太適用。他認為,健康人是否要自費儲存周邊血幹細胞,就像家長是否要為寶寶儲存臍帶血一樣,「這是錢的問題」,有錢的人或許可以儲存,但是存了以後可能一輩子也不會用到。此外,成人周邊血幹細胞儲存多久後還能保有造血功能?醫學上也尚無定論。

醫師表示,沒有事先儲存自身幹細胞的人,將來若需要移植,還是可以藉由配對取得,慈濟骨髓庫即提供周邊血幹細胞的配對。

( 知識學習科學百科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septem0938&aid=1098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