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薪火種源,鳳凰木蔭化南新村!》
2016/08/23 16:09:19瀏覽3644|回應0|推薦12

不同於台三線梅山272.5公里處那棵鳳凰木,2016年夏天,政大校園內的鳳凰花非常炫燦,學校周邊社區的居民到校園散步、盪鞦韆時,從漫紅的花朵中,似乎也感受到學子們的青春洋溢和依依離情。

從政大旁指南路二段北側走進去的巷弄間,有個「化南新村」,村字裏就有一棵大大的鳳凰木,接近五層樓高,是村民最熟悉、最熱愛的老樹爺爺。停在樹下的車子好遮蔭,因為樹冠叢又厚又密;跳躍在枝椏樹梢的鳥兒好歡欣,因為還有更高的玉蘭樹可以探險,還有層層疊疊的樹叢可以躲雨避風。圈起化南新村這個「生物避難所」的街道有秀明路二段、新光路一段65巷的一號到九十三號,行政編制上屬於台北市文山區萬興里;聞名遐邇的台北市立動物園在新光路二段30號,跟化南新村相距大約一公里。

2015年春,有訊息傳出政大因為教學研究空間之需,要拆除化南新村改建為法學院館,此訊息引起一股【保留化南新村】的聲浪,於是有萬興里長詹晉鑒先生、里民陳淑美女士、銘傳大學苑舉民老師和政治大學世新大學的學生等,共同組成『化南猩村』團隊,參與台北市政府「2015街區影像與社會創新提案─生活馬戲團」的社區影像記錄拍攝提案,完成了一部記錄片─【化外之南】,才讓更多人發現了這個社區的珍貴自然與人文;舍下雖然住在木柵三十多年了,並且常常經過政大校園,卻也是看了這部記錄片之後才投入化南新村的懷抱。(請觀賞『化外之南』記錄片完成帶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HCz3h4QpAE)

政治大學的前身,是創立於1927年的「中央黨務學校」,1946年才成為「國立政治大學」,1954年11月在台北木柵復校。學校位處雨量豐沛的二格山系山腳、景美溪流域的沖積扇,所以經常遭遇水患衝擊,由此可以推測「為教職員工找好棲身之處」,以為教育植基,應該是很重要的任務目標。其中,陳大齊校長任內從1964年開始、陸續興建的「化南新村」,便是政治大學教職員工眷舍區。

1964年底完成的第一批65戶「化南新村」是兩層樓的建築,外觀樸素優雅;

左右相鄰的小弄,可以看見側門幾階階梯,桶裝瓦斯都有加安全護欄,還有清楚的水際線,聽居民介紹說,屋內一樓地板與水際線等高,預防淹水。另外幾個建築設計上的巧思如:開口(窗戶)上方的磚砌平拱,下方磚則是砌成斜面,具有排水和光影的效果;紅磚圍牆有Z字型轉折,用建築專業的說明是「沿巷道內外形成進出的韻律,同時轉折部份有“立柱”的結構功能」。用普羅大眾在現場的觀察與感受是:這稍稍凹進去的牆面這裏,很安全很漂亮,很適合佇足聊天!

曾經住在化南新村的苑舉民老師說,村子裏有幾家客廳內放了黑板,這可以為隨時到來的學子“設幔傳經”,可說是「客廳即教室」。我們從團隊努力調查彙整來向台北市政府文化局提出的『具古蹟或歷史建築價值建造物提報表』內文中看出,這個宿舍區曾住過不少名家,如儒學大師熊公哲教授、禮記學與唐人小說研究泰斗王夢鷗教授、政治學者江炳倫教授、政治制度史楊樹藩教授、歷史學學者閻沁恆教授、「澎湖713事件」的歷史人物苑覺非校長、、。除了記錄片之外,團隊也有作幾位口述歷史,其中,謙稱自己是「化南新村釘子戶」的梁錫純女士,1923年出生,屈指數數已經高齡九十多歲;她是政大財稅系張則堯教授的遺孀,化南新村的第一批住戶,張則堯教授化育英才眾多,現任行政院院長林全先生就是他的學生,林全院長的母親每逢過年過節,都會來問候梁錫純女士呢。

梁錫純女士在記錄片中憶及當年,化南新村一帶都是稻田和水塘,她的述說讓我想起化南新村南側的鄭氏宗祠「延慶堂」,鄭家子弟曾跟我們說,延慶堂前以前有口埤塘。想想,政大在台復校一甲子以來,周邊農田地景全部消失,取而代之的都是水泥建築。不過,就在感嘆這些變遷之際前往化南新村的巷弄間,居然有跳舞的光影相伴,有濃濃的綠蔭,還有紅磚牆上的蕨類與榕樹苗,展現堅毅的生命力,讓心境得到不少的舒緩!

在台灣,曾經爭取到保留的眷村主要是軍事單位的眷村,台中霧峰的光復新村則是早年省政府所有,屬於教育體系的則未見。走一趟化南新村,對近代高等教育、優質的建築格局、甚至威權時代的土地徵收對百姓的影響等,都可以有實際情境供深入的探討。

政大在戰亂之中來到台灣,來到寧靜的村落木柵,為國家栽培了無數人才。這幾年,政大在新北市烏來進行的【「政大烏來樂酷計畫」】,以大學社會實踐的制度創新,努力實踐「大學夥伴關係與整合式社區治理」理念,有讓人非常讚賞的成果。

『八德道路習鴻儒』『四維堂內學毅梅』是政大十景解說牌之中的兩景。化南新村離八德道很近,又曾經是碩學鴻儒居家;有沒有那麼一天?政大的老師帶著學子們,在化南新村散步、討論學問。或者,其它學校建築學系的師生也來這裏,親身目睹化南新村的建築內涵而受到啟發?

讓大學教育更貼近社區,更貼近生活;讓學子們在高樓林立的環境中,隨時得以親濡紅磚屋的溫潤與踏實。透過跨領域的腦力激盪與整合,相信政大化南新村可以扮演重要的角色,發揮創新的教學功能。

*參考資料、延伸閱讀: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HCz3h4QpAE【化外之南】記錄片完成帶

http://blog.udn.com/selin7777/4168171《政大~山水環抱的大學城》

http://blog.udn.com/selin7777/26072413《2014盛夏 蘭陽子弟在政大的謝師宴》

http://blog.udn.com/selin7777/11538924《指南山下一甲子 木柵影像恆留傳》

http://blog.udn.com/selin7777/11694210《指南山下一甲子 共譜文山考古情》

完成於2016/08/08 播出日2016/08/10

( 在地生活大台北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selin7777&aid=71617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