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指南山下一甲子 木柵影像恆留傳》政大在臺60週年系列之一
2014/03/06 09:44:36瀏覽2101|回應0|推薦2

壹、楔子

  農曆除夕前三天,我帶小孫女秧秧到政大後山校區賞櫻;當我們走上環山道渡賢橋的時候,看見政大藝文中心外牆懸掛著大大的【指南山下一甲子】布幅,好快,政大在台復校即將屆滿60年了。

  
幾乎同時,我接到政大行政單位的訊息,【指南山下一甲子活動系列中,政大藝文中心、教務處通識教育中心博雅書房規劃有【文山春秋主題書展】,並邀請文山社區大學協辦;李豐楙教授和我擔任選書人,請我們推薦書籍參展。這項書展的相關訊息如後列,歡迎各界人士共襄盛舉:

  展期:103/03/13()-103/04/25()
  開放時間:週一至週五 11:00~19:00
       週六、週日 11:00~17:00
       國定假日及其他配合藝文中心休館時間不開放。
  地點:博雅書房(政大藝文中心四樓)

 

貳、因著終身學習風潮 歷經社區與政大的交會

  1998年,我因著參與推動社區大學這個終身學習園地的關係,認識了幾位政大的教授,他們有的直接參與推動的組織,有的則是擔任授課老師,努力用普羅大眾聽得懂的話語,教授深奧的知識,希望達到「解放知識 公民社會」的目標。我個人選修過鄭同僚老師的【文山教育故事】、陳鴻瑜老師的【東南亞史概論】,都獲益良多。


  
200012月,剛接任政大校長才兩個月的鄭瑞城先生,聽到文山社區大學遍尋不著可以展示數百人共同創作的「文山圖」的空間時,立即請總務處協助提供政治大學藝文中心大禮堂,合作完成【藝動山河情萬千】活動的任務;當時是冬天,文山社大特別在藝文中心陽臺架設長筒望遠鏡,讓參加活動的民眾觀賞景美溪畔的候鳥,營造【當優劇場遇見冬候鳥】的氛圍。


  2001
9月,我們自然步道協會接受政大學務處之託,製作《政大校園自然步道》摺頁,曾聽到幾位擔任導師的教授們說,他們帶著學生、以這份摺頁作為引導,在校園散步。由於當時全台北市的垃圾分類工作還沒有徹底執行,許多不該進焚化廠的東西都混進去燃燒,造成垃圾焚化廠廢氣排放一直無法達到國家訂定的排放流標準。政大有幾位老師在參與社區公共事務得知此事時,非常關心,促成在2003(民國九十二)年初的校務會議,通過成立「木柵焚化爐環境影響監測小組」,並邀請三位校外人士擔任顧問。社區居民高興地說:政大將成為守護社區的土地公了!

  在吳思華校長上任之後,政大再度請自然步道協會企劃書寫、學術發展基金會贊助發行《愛上政大的6條路》圖書,於20085月出版。我也在這期間,幾度有機會擔任政大新進教師研習營講師,分享文山區的自然與人文,以及一些公共議題,並且一起走校園步道。跟其他大學的教授們分享政大這項措施時,他們大都表示這樣的安排十分貼心,可以比較近距離感受地方的脈動,非常難得。

 

参、政大新聞系與《木柵人》影像集~ 1957木柵定格 化剎那為永恆


  最最讓木柵居民銘記在心的,則可能是
The People of Mushan~Life in a Taiwanese Village》影像集中文版出版的故事。這是朗豪華(Howard Rusk Long)先生在1957~1958年間,在《史墨法案》的授權下,透過美國國務院的安排來到臺灣臺北;當年的政治大學新聞系邀請他擔任客座教授,他在來往學校和木柵村落之間時,以攝影記敘社區故事,為木柵地區留下了珍貴的影像。他回美國之後,由密蘇里大學出版了《The People of Mushan~Life in a Taiwanese Village》影像集。

  台北市文山社區大學經營團隊,在21世紀之初,得知了這本書的訊息。透過很多木柵鄉親的協助,開始尋找書中人;20027月,《中國時報》對這本書以及尋人的行動作全版報導。報導刊出的當晚,負責這項報導任務的記者廖瑞宜小姐打電話給我說,文化大學鄭貞銘教授告訴她,當年邀請Dr.Long來政大新聞系擔任客座教授的是謝然之先生,謝先生住在美國洛杉磯,高齡90多歲了;她給了我謝老先生家的地址,而我則連夜寫信請教他幾個問題並以快遞寄往美國。報導刊出之後,書中人一一被找了出來;在獲得Dr.Long 的兒子同意、臺北市文化局給予贊助之後,將這本影像集翻譯成中文出版。我們將《木柵人》中文版寄給謝然之老先生之後,他連續兩年都寄一百元美金給我當壓歲錢。Dr.Long的兒子則表示只要寄兩本給他,一本他自己留作紀念,另一本給他的sister

  
我們隨即安排《木柵人》以及同時完成的【18姑娘柳媽媽】記錄片在文山區巡迴展示播放,其中一場就在政大新聞館;女主角柳媽媽曾經打電話給我說,政大的大教授和學生們大概對這個記錄片不會有甚麼興趣吧?我請她放心,因為臧國仁系主任和他的同仁們都很重視這件事情,我們也全力以赴就好了。結果,在政大放映這個晚上,幾乎座無虛席;依稀記得柳媽媽跟大家說,她想到柳爸爸在幾十年前,因為家裡環境較差,所以常常帶著小板凳到政大自修,如今看見年輕人有這麼好的求學環境,真是非常羨慕,也希望同學們要珍惜。她這番話跟記錄片所呈現木柵人士的堅毅拙樸,應該讓很多人記憶深刻,很難忘懷。

肆、結語
 
  回顧《木柵人》這本書的最根本,是政大新聞系所促成的善緣,幫我們木柵留下了珍貴的影像,很值得珍惜並加以傳揚之。如今,政大位於後山的研究總中心已經動工興建,即將完成;這裏是座擁青山、聆聽天籟的好地方,人造林、次生林兼而有之。

  希望這所山水環抱的大學城,在歷經一甲子歲月的基礎上,更善用週邊環境資源進行學術研究,發揮大學教育的功能。因為,最深層的在地化,最具有反思的力量,當可孕育最扣人心弦的國際化內涵,值得努力落實之。
 

本集節目感謝台北市社區大學民間促進會提供Dr.Long 拍攝的老照片

更多相關的故事,請閱下列網頁:

 http://blog.udn.com/selin7777/4168171 《政大~山水環抱的大學城》

 http://blog.udn.com/selin7777/2095635《善緣牽引  打開記憶木柵的匣子》

 http://naturet.ngo.org.tw/notes/TNT40.htm 《何用別處方外去 人間政大詩意濃》

                            完成於 2014.02.28 播出日 2014.03.05
 

※更多訊息請收聽央廣客語九十九個社區故事節目:http://www.rti.org.tw/radio/Hakka/Hakka_DispatchContent.aspx?ProgID=240&DispatchID=58467

 

( 在地生活大台北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selin7777&aid=11538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