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06/29 01:23:59瀏覽1122|回應0|推薦8 | |
所有盛況的源頭,總是孤獨的少數相濡以沫,憑藉著熱血與勇氣、夢想和意志,一步一腳印走出來的。 「貢寮國際海洋音樂祭(Hohaiyan Rock Festival)」的首次舉辦是在2000年時,由獨立音樂製作公司—角頭音樂—所發起,並獲得當時臺北縣政府新聞室主任-廖志堅-的全力支持。於是,負責企畫和執行的角頭音樂負責人-張四十三-在縣政府的經費贊助下,卯足全力讓第一次的海洋音樂祭如期誕生。 海洋音樂祭是一個「創造明星」,而不是「需要明星」的舞台,更不是讓唱片公司宣傳自家藝人的晚會平台。它,賜予台灣獨立樂隊最高的期待與夢想。故,邀演對象將以從未來過海洋舞台的藝人或樂團為優先,盡量避免與歷屆演出名單重複性太高,也避免常在其他平台及音樂晚會看到的藝人,以維持海洋的原創性與新鮮感。 台灣四周環海,美麗而浪漫。只是長久以來,人們對於海洋時而平靜、時而洶湧的特性,總存在著一分畏懼與不確定感。我們都是海洋的子民,在海洋的環繞下,就像躺在母親子宮裡那樣地安全平穩、無所畏懼;但是過去的歷史,從祖先遠渡重洋來到這個「化外之島」,到戒嚴時期對海岸線的層層防守,對於海洋,我們有著許多複雜的情感與情緒。主辦單位選擇在海邊舉辦音樂祭,就是希望藉著這樣的活動,重新激起人們對這片婆娑之洋的認識與珍惜;另一方面,也希望透過如海洋般澎湃的搖滾音樂競賽與表演,鼓勵台灣本土音樂的創作,提供獨立樂團一個專屬且不被限制的舞台,盡情揮灑創作的空間。 草創時期,海洋音樂祭的工作團隊走遍台北縣的東北角海岸,包括龍洞、金沙灣、龍門、福隆、卯澳灣等等,最後福隆雀屏中選,原因是這裡有優於其他灣澳的設備,例如小木屋餐廳、海邊救援人員等等,而且距離火車站也近、沙灘景致優美,是理想的海洋音樂祭舉辦場所。於是,「貢寮國際海洋音樂祭」從此成為每年盛夏,熱愛搖滾樂的年輕人必須參加的音樂祭典,從最初的八千人,到今天的超過百萬人次朝聖,讓原本靜守一隅的貢寮鄉因此躍上國際舞台。 「Ho-Hai-Yan(吼嗨漾)」是原住民語言,原屬語助詞,不具任何意思,但也是海洋的代名詞。傳說中,在尚無文字紀錄的時代,原住民祖先有日驚奇地發現了海,卻不知如何稱呼她,於是楞怔怔地鵠望著一片汪洋,看著看著,便不自覺地跟隨著一波波拍打著岸邊的浪潮,哼起了「Ho-Hai-Yan」的旋律。於是,海洋音樂祭借用了原住民的「Ho-Hai-Yan」成為英文譯名,希望台灣住民也能有著海洋的豪放性格,並且隨著海潮的韻律輕聲哼唱、翩翩起舞,那將是對海洋最大的禮讚!
海洋音樂祭的參加樂團,除了每年必定舉辦的國內地下樂團大賽之外,也邀請海內外知名樂團一起共襄盛舉,希望有如烏茲塔克音樂節(Woodstock Festival)一般,具有獨立、自由、奔放的精神。在連續九年的耕耘下,「Hohaiyan Rock Festival」儼然已成為亞洲音樂節的典範之一,國際獨立樂團莫不以參加此盛典為榮。這不僅是主辦單位的努力,更是台灣人的驕傲!
文中第二段有關「角頭音樂」和「廖志堅」等文字,因為出版單位的立場問題,已被要求更改為『由幾位愛好搖滾音樂與獨立樂團的人共同發起,並獲得臺北縣政府的全力支持,因為這正符合了縣府正在推動的「一鄉一特色」精神,不僅發揚貢寮鄉的在地特色,也藉此重現福隆海水浴場的榮景。』等;其餘書中原本所提「張四十三」的名字也全被刪除或置換。...... 另,文中第三段原置於他處,是海祭的初衷,但以今年的舉辦形式來看,顯然背離太遠了!一個由音樂人悉心呵護長大的「海祭」,當時為了經費問題而找了政府來贊助,沒想到孩子養大卻成了別人的搖錢樹(或是「搖名」),並與初衷越離越遠。聽說張老闆為了挽回心頭的一塊肉,每年一封信給縣政府,成了縣府每年舉辦活動前的頭痛人物,這當然也成了公關公司的麻煩。終於從今年開始,「海祭」徹底變調,所以之後看到邀請大明星來造勢也不足為奇了! |
|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