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看了王建民投球之後的雜想:你心目中的棒球,給球迷(二)
2007/07/24 15:22:53瀏覽1022|回應6|推薦19
引用文章看了王建民投球之後的雜想:你心目中的棒球,給球迷(一)

前言:既然談到球迷,就先說一下我對職業運動的看法:我在公開網路上的第一篇文章( Baseball (1) National Holiday)是寫波士頓紅襪隊等待八十六年之後奪冠的感觸。職業運動,是一種娛樂,人們在球賽的勝負中,獲得一種“成就感“,或是“寄情“作用。人生能有多少次讓你真的知道“成敗“呢?升遷?結婚?生子?那些都是幾年一次的,而且,工作上成功,不見得家庭上也成功,因此,球賽的勝負成了人生中最容易獲得的滿足。職業運動就如此牽動人心,製造商機。這位媒體工作者( Sean Pamphilon)對職業運動的倦怠而製作的作品,這也是youtube中非主流媒體的傑作,這段影片中有許多令人省思的字句:
It is just a game for god's sack...
There always seems to be something missing...
I see famous people doing stupid thing...
If you can get away with it, it is ok. Absolutely.
I am a story teller...
There is always about money...

我們還能只靠媒體來看事情嗎?美國職業球賽的成功,其實也在某一方面扭曲了運動的單純。運動與運動員的形象已經超過運動的本質,許多事情有各種不同的層面。我們推崇王建民的成功背後,歡喜喝采之外,是否該花些時間尋找對自己最重要的部份?棒球是這麼簡單的東西,我們可以多透過自己來看這個運動嗎?


正文起:
先申明,我對每一個人看球的態度與目的都很尊重,所謂的專業,並不一定是專業(不管是美國,台灣,中國,我對許多球評真的是到了無法忍受的地步);所謂的業餘,也不一定遜色(超級媽咪沒打過球,但是她常會有很好的見解)。


運動家隊的近況



Fan Power, with the faith to the team。


不知從何時起,運動成了我紓解壓力的最佳方式。讀書時,有時煩悶還能以音樂來排解,但是,有時讀書加上專業研究,加上運動場上的訓練,我回到宿舍時,讀書空閒時的最輕鬆的時候,就是一邊做伸展操,一邊聽棒球。 這個習慣一直延續到現在。

昨天(7/17)看完球,超級媽咪問我:運動家隊到底怎麼了?

運動家的戰績不佳,但是到底他們問題出在哪?我可以很簡略的說是:傷兵太多。


但是,今天的運動家隊,卻是多年經營,數筆交易與許多年選秀之後組成的,問題在哪?說到受傷?是他們當初買錯球員,選錯球員?還是訓練員訓練不佳?或是他們的球員太認真,而造成受傷問題?我知道運動家的王牌救援投手史崔茲今年搬出去與他的未婚妻同居,是否生活方式變了?

Fan power, the game that A's proved they can beat anyone。


至於與我最談得來的哈登,是否純粹因為他的體質也跟我很像,容易受傷?當問題同時出現時,很多因素就會被放大了。對我而言,他們(除了因為滑壘而傷了肩膀的皮亞薩)都是年輕人,受傷是成長過程的一部份,只能觀察他們能否走出陰霾。

巧遇二十年前游泳教練,他身上穿的是當天的贈品:明星賽先發投手Dan Haren的紀念球衣。

運動家的表現?我可以以今天一場球來評論,細膩的話可以以一個打席,一局的攻勢,一個守備的成功或失誤,一個投手的表現來說,而要有全面性的評論,則可以以對德州游騎兵隊的三連戰(至少不是一個投手就決定輸贏),或是整個球季來評。我,只有資格對運動家隊稍稍評論,看其他的球隊的球賽?當作是純娛樂吧!(王建民的球賽對我就是一場球賽,我當然可以細談,但是要等有空,慢慢從我相機中整理出相片,來講講“古“。看球要看得仔細,可以像我這樣寫出一篇洋洋灑灑的報導:日本 V.S. 古巴 經典賽冠軍戰直播 Live broadcast of the WBC championship game


Beautiful field。


今天(7/18)



自從退出球場之後,我看球賽是很隨緣的。運動家隊很方便,所以我以他們為主,至於對手是誰,我很少特別在乎。昨天看球,是因為有紀念品可拿,而且有很好的位置,結果因為四壞球很多,是一場很悶的球賽。

今天(7/18)因為從早五,六點就開始與歐洲(還又非洲)開會,一直到開到十點,才有時間休息。下午有與亞洲有約,中間也有一堆視訊會議,就省下開車時間,在家中上班。 十點多吃早餐時,隨手打開電視,竟然有球賽了,亞特闌大勇士隊對辛辛那提紅人隊(有趣,剛發現他們的隊名都跟印第安人有關)。

第一局,葛瑞非( Ken Griffey Jr. )從 有兩百勝一百五十多場救援的史莫茲(John Smoltz,)的手上擊出職棒生涯第 2500的安打。兩點多,我再打開電視,球賽竟然還沒結束, 七局十一次三振,無失分的史莫茲勝投沒了。 電視上重播第十局下半紅人隊的守備。當一人出局三壘有人,剛接任紅人隊的教練麥肯寧(Pete Mackanin),把中間手給叫到二壘包前,紅人隊以五個內野手來賭博,二壘手菲立普( Brandon Phillips)移到一,二壘中間,一記強勁平飛球,菲立普跳了極高,接到了球,還把三壘的跑者雙殺掉了,十五局上半,菲立普的一支兩分打點的安打,讓紅人隊贏了難得的一場球。

星期三是最多棒球轉播的日子,下班後,斷斷續續看了幾場球,到處都是精彩鏡頭。


老舊球場也有它的韻味。


台灣能否因為王建民而跳出運動沙漠的困境?


棒球是一個邊緣運動,它在國際間的地位,比板球還低。當年台灣處於國際危機,靠棒球聚集民心的需求是必需的,但是當台灣已經有成熟,領先的半導體製成,以及整個產業,加上新興的無線通訊與生化產業,台灣更該勇於面對自己。台灣的運動普及與運動知識才開始出現雛形,現在該是打火趁熱的時機。


打擊不順的“明日之星“。


美國職棒的成功,不只是球隊的輸贏,而是他們把職棒當成了一種文化。然而,美國職棒文化與日本職棒文化卻很不相同。台灣該要走哪一條路?這是台灣面臨的問題。

台灣的休閒支出很高,卡拉OK,夜店,甚至花在按摩等地方的消費都很高。至於,台灣能否支持一個穩定的職棒呢?

以人口而言,北加州有兩支職棒隊,舊金山巨人與奧克蘭運動家隊。 舊金山灣區總人口約七百萬人,舊金山是約有七十萬人,奧克蘭約四十五萬人。台灣有兩千多萬人,支持六支球隊,並非不可能。因此,社會形態與球賽的品質將是決定棒球將來的要件。

因為傷兵替補卻表現出乎意料之外好的先發投手。



先說,今天的棒球到底對台灣有沒有存在的必要性? 對我,看棒球場上球員們挑戰體能極限所提供的娛樂性,已經夠讓我忘記生活上的緊張。至於球賽後的故事與哲學,總是能讓我思考,也許,有一天我真的想太多時,就該戒除棒球之癮了。對大家呢?

如我所說,棒球是一種文化。王建民的成功背後,有許多因素,他個人的故事,與台灣的環境,與大聯盟的組織,哲學,甚至美國的棒球文化,都有其貢獻。台灣要如何才能再出一個王建民,或者更殘酷的是,若台灣能否接受永遠不會再出一個如王建民般等級選手的“假設“將來呢?

我認為王建民的光芒是屬於他自己的,其他是附加的。今天他在大聯盟成名,台灣這個“國家“在媒體上也開始有了她的地位。支持王建民與支持台灣的棒球,甚至台灣的運動環境應該要慢慢連結起來。

對我,到現場看看王建民打球是一個奢侈的娛樂,我到底想得到什麼呢?若只是在乎輸贏,我應該聽廣播或是看電視,反而可以聽到更多講評。到現場,我體會到的是身入其境的感受,是什麼呢?看完那場球(或是那兩場球),我的收穫不是用文字可以形容的。那種感受,是無價的。


Soccer in the baseball field。

一個成熟健全的(棒球)環境,需要的是每一個人的意見,不是媒體的。我之所以寫這篇文章,不是怪媒體,而是因為我深深體會媒體的角色。我擔心的是人民繼續把球場上的輸贏當成生活上的寄情,而忘了去看事實。當年台灣對棒球的迷思,是把棒球當成速食文化看待。 說現實點是,棒球是台灣國族挫敗情緒出口,若總是耽溺於這樣的崇拜,國家是很難跳脫困境,球迷們的“快樂“將是短暫的。運動文化,從運動員,到教練,到訓練團隊,裁判,記錄開始;到基礎,普及教育,球場,設備等經濟層面,及媒體,專業的報導,社會普遍的價值觀,運動素養,在在都是影響運動生態的原因,職業球賽應該只是普及運動的導因,而後成為副產品,而不是運動的一切。

Snack time is most rewarding。


第一屆的世界杯棒球經典賽,沒有能進入決賽。我們如何用國家整體力量在下一屆擊敗日、韓?若下一屆還打不過,我們該如何去看待台灣棒球的地位? 或者說,不管輸贏,台灣人都會繼續支持棒球呢?

台灣的棒球運動是否還要持續發展?我沒有答案。

Good catch。

我夢想中的下一步是:台灣能多提供良好的運動環境給年輕人。打球的人能有打球樂趣,將來打球的人口一定會增加.像我這樣拿著手套帶著稚齡孩提玩起棒球的人,在美國到處都是,這項運動給我的健康與在陽光下歡樂的日子,比什麼都重要。

看球的方式不只有一種,如我者,有時看到某一位欣賞打者揮棒,我的心都會跟著跳起來。至於接連不斷的精彩守備,更是讓我難以忘懷。然而,我還是會對某些球賽失去興趣,就像昨晚的球賽。可是,大聯盟給我的,卻大多是像今天一般高品質的產品。

這,就是我看球的雜想。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scliao&aid=1101351
 引用者清單(1)  
2007/07/24 16:52 【輕留軒之禕文系列】 看了王建民投球之後的雜想:你心目中的棒球,給超專業的球迷(一)

 回應文章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我也是棒球迷
2007/08/15 08:53
我很愛看棒球, 看到你的文章, 感觸真的很多 

臨宵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2007/07/28 20:45

感觸很多呢!

台灣棒球能否繼續發展?這的確是值得思考的,王建民帶來的熱潮畢竟只是短暫的,況且有很多人都是衝著他而不是本來就對棒球有熱忱(這其中大抵是一種愛國心作祟吧!),雖說目前台灣職棒有一定的觀眾存在,但跟全盛期比起來,真的差很多呢!

是我老了嗎?一支支球隊陸續因收支不平衡而解散或易主的,其實或多少的也連帶影響了我了......

呵,話多了,勿怪

稻柏臨(scliao) 於 2007-07-28 21:01 回覆:
感動!
這麼硬的文章,還是有人捧場,怎麼會怪“話“多呢?

當年的盲從,有它可愛的地方,然而,被“操縱“的傾向就高了。
美和,華興的熱潮,也是市場趨勢的產品。

今天的棒球人口,也許才是正常發展下的結果,但是,中華職棒卻可能面臨它發展的瓶頸。
當你能看到成年人,為了對棒球的喜愛,而放棄優厚的生活時,真正的人才就會出現,那個“產業“才會有生氣。

辣媽 愛妮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愛看棒球的淵源
2007/07/25 15:32

當年我們高中讀建教合作的學校.白天在日本人開的電子公司做女工.輪帶不停地跑.有一天.工作中偷偷摸摸用小收音機聽棒球賽.一個傳一個報告戰況.當年我們都不懂棒球規則.在被日本人的工廠被壓榨少女的青春.只要是打敗日本人.你說我們有多快樂 ? 當傳來12:0大勝.數千坪廠房歡聲雷動.所有的女工都跳起來.誰管他輪帶上的零組件?

這就是往後我愛看棒球的淵源.想必你也能體會.

稻柏臨(scliao) 於 2007-07-27 18:28 回覆:
我不能體會,但是可以理解。
當年有那種需求,因此媒體就會如此塑造那種情境。

如今,國際關係變化許多,有該如何看待輸贏?尤其是職業球賽,那是一種傻的可愛的忠誠,就像味全隊永遠是我的最愛,沒人能取代他們在我心中的地位。 無法解釋,也不用解釋的。

人就因如此,才像人。

辣媽 愛妮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王建民的忠實粉絲
2007/07/25 13:47
雖然我只是歐巴桑.但從民國56年紅葉隊打敗日本時.我就愛上棒球了.現在當然是王建民的忠實粉絲.欣賞他的賣力不搶功.靦腆的微笑.
稻柏臨(scliao) 於 2007-07-25 14:25 回覆:
我一向是喜歡“弱者“。
喜歡的第一支球隊是宜寧高中(後來的味全隊)。

一堆沒有人看好的球員,慢慢把台灣的球賽帶入新的紀元。

從來不喜歡以許多“超齡“選手組成的紅葉隊,或是名不符其實的“台中“金龍隊。
那些“虛名“,是我沒有打棒球的主要原因。

ps:紅葉打敗的只是關東“明星“隊,不是日本隊。

睡不著的球痴
迷惘:感觸很多
2007/07/25 03:08
從小看美和,華興之爭。
到味全,葡萄王之梅花旗之戰。

但是,懷念當年台中宜寧中學的楊介仁,林易增,鄭幸生等人在味全贊助之後,打敗南北雙強奪冠的“往事“。

最近,大聯盟的禁藥風波,NBA裁判的醜聞, NFL Michael Vick賭鬥狗與令人心痛的職棒賭風,令人不知道該怎麼看待職業運動.

在美國的你,能說說你的看法嗎?
稻柏臨(scliao) 於 2007-07-25 14:21 回覆:
有空回來,也許我可以說一些想法。

美和與華興之爭,吸引了很多球迷,但是,地區賽之後(為全國冠軍賽補強)不當的挖角,也使棒球進入不正常的發展,阻礙了全國性的棒球推廣。這次看到家鄉桃園區的平鎮高中奪下全國冠軍,讓人振奮(日據時代大新竹縣的棒球風氣很盛,可惜在南北兩強的競爭下,球員不會留在地區的)。

我很感激美和董事會對球員的照顧,也對華興學業,球技兼顧的態度佩服,然而,在“幫派“的主導下,台灣的棒球還是被當成工具了。

無論現實環境如何不理想,球賽有它存在的價值。職業球員,職業運動,斷有它們的問題,但是現實生活不也是一堆謊言嗎?

堅持自己的興趣與原則,發生自己不贊同的事,不要氣餒,世界的進步,是每個人的責任。今天社會不正常,我們還是該堅持原則,教育下一代,讓社會發展往我們喜歡的方向進展。

稻柏臨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寫棒球
2007/07/24 17:32
寫棒球,對我是一個很大的挑戰。

因為這是一個我從小長大的重心,但是卻有說不完的傷心事。
但是,其中卻有許多旁人無法理解的成長體驗,
然而,在台灣,或在其他地方,棒球代表的意義又是這麼的不同。

這一篇到此為止,下一篇將把這些“意義“留給大家,我將以棒球這個運動來出發,細談棒球這個“運動“而不是探討大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