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7/07/19 14:52:57瀏覽866|回應4|推薦22 | |
昨晚在奧克蘭球場照的相片。 引用文章看了王建民投球之後的雜想(給非球迷):你心目中的棒球 前言:當年我剛入聯網時,寫了一篇文章“基本媒體學- 身為觀眾, 讀者應有之理解“,其中把我對媒體的期望寫的很清楚:新聞媒體工作的主要目的, 是提供準確且可靠的資訊給人民, 使他們能在自由的社會起他們的作用(盡他們的責任). 對於自認為球迷的各位,到底棒球是什麼?我想藉球賽來談談媒體的定位與如何去了解事情的“真相“。 正文起: 人們對於“球迷“一詞,可以有許多不同的認解,這篇是針對一些“自以為“是球迷的人寫的。英文的球迷是 fan, 而 fan是fanatic(狂熱)的簡寫,狂熱,就是指不理性,因此,球迷的舉止都是能“合理“化的。 姑且不論當球迷是否有其“合理“性,先談談如何當一個聰明的球迷。一般人靠報紙來獲得體育的資訊,有些人慢慢到一些球隊或媒體的官方網路上尋找資料,網路化普及化之後,更有許多非主流但卻值得讀的個人網站,常有許多過人的觀點。無論如何,我認為,每一個人應該對球賽各他自己的觀點,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那天在球場,可以看到許多很熱情的球迷,許多人舉著台灣國旗,與“台灣之光“的加油看板。這麼多人稱王建民為“台灣之光“,不禁令人深思:大家在球場上想得到的是什麼? 每一個人看球,都有他想要的到的。 有些人看球,只是想放鬆;有些人想盡情吶喊,發洩情緒;有些人希望看到自己喜歡的球星,球隊贏球;我很能接受每個人不同的背景,不同的需求。 說到看球,在1997年,我結束了在南加州過的“清苦“(卻充實)的生涯,搬到矽谷上班後,我終於有“閒錢“(空虛的工作換來的)可以看球了。剛好我的同學來美國受訓,突然發現:從矽谷開車到奧克蘭看球,一方面可以好好跟同學聊天,一方面花的錢不多(當年一張不錯的球票好像才十塊左右),然而,最重要的是:在盯著螢幕工作一整天之後,看著燈光照耀下,球場上綠油油的草皮,真的讓人整個放鬆下來。 那,是我第一次以純欣賞的觀點來看職業球賽。 時空轉到2007年,掙扎了許久,是否該去看王建民的球賽?我一直在想,自己有沒有時間去看?有沒有花比票面價高的道理?有沒有適合的人陪我去看?六月的某一天,決定給自己買一份“昂貴“的生日禮物。 在決定我要跟誰去看棒球的過程當中,與許多台灣人談王建民,突然發現:大多人對王建民的了解與熱愛,完全是來自報紙,尤其在美國,聯合報的網站是大多人習慣去讀的,他們的體育新聞想必最多人讀。我要求不高,只要跟有他自己見解的人去看,就可以了。在談許多後,我發現大家都對王建民的報導很熟,可惜的是,我很難與他們談除了報紙報導外的東西,我想要跟一個能夠談棒球的人一起去看。 看棒球,有人看得很細膩,每一顆球的球路,球速,與守備的調度都瞭如指掌(下一篇再細談);有些人對一場球賽的結果很清楚;有些人對球隊在球季的表現很在乎;有些人則對球隊,甚至整個大聯盟的歷史很在乎。因此,每一場球對每個人的意義該很不同。媒體能夠報導的,應該是他們認為有新聞價值的,然而,從他們的選擇中,許多部份被犧牲了,許多東西被簡化了。台灣記者中缺乏專業的程度,更不具有足夠的獨立思考的能力,因此報導的東西過度表面,反而容易誤導讀者。我雖然讀那些體育新聞,但是,完全是當當參考罷了! 家人一個愜意的夜晚。 |
|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