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音容宛在」的生死體驗
2010/10/04 16:11:34瀏覽1312|回應0|推薦6

曾經訪問過一位參加聯合海葬的家屬,她向我細細傾訴與過世父親間種種的感情和生死惦念,父女感情之深刻,令我十分動容。

這位小姐告訴我,生前她的一切事情都要和爸爸聊,爸爸能夠給她很中肯的意見。

父親過世後大約10個月了,她經常「忘了」父親已經去世,因為她只要有事情,都能在夢中和父親對談,爸爸一樣會一如往常般的在夢中針對她的問題「點化」她。

她覺得自己的想法或許有點不可思議,但卻堅信父親一直在她身邊,一直以另一種方式「存在」她和家人之間。

 

    另外,有一位在安寧病房工作的護理人員,也曾有過感覺到過世病人回來的特別體驗。

那是一位肺癌癌末的老先生,他在住院時常常會偷跑到病房外的小花園抽菸,護理人員都知道那是他的樂趣,雖然對他的健康有礙,但是看他那麼愛抽,也都不忍太過苛責,大多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在老先生過世後的幾天,病房的護士突然在病房內聞到了香菸的味道,護士們遍尋整個病房房區是否有人抽菸,確定沒有人在病房內抽菸,她們覺得是老先生回來看她們了。

 

同樣的,藝人白冰冰多次在電視上及受訪時表示,在白曉燕過世後頭七當天,她在家中聞到排水溝的腥臭味,前後至少有十多分鐘之久。

她確定白曉燕是回家來看她,她知道曉燕對她和這個家仍然不放心,仍然有所依戀。原來她曾經想搬離這個傷心地,卻因為白曉燕會回家,不希望她回來時找不到家,因此打消了搬家的念頭。

 

類似這樣死去親人仍然「音容宛在」的案例其實比比皆是。

過世親人種種生前的言行、思想或是想完成的事,會以讓活著的親人仍然知悉或感覺到的某種方式表現出來。

家屬們很明顯的感覺到親人沒有「形軀寂滅」,他們「雖死猶生」,用一種與活著的人不同的形態「存有」在這個世上,雙方並沒有因為死亡這個事件而真正斷絕彼此的聯繫和關係。

但是,家屬們這樣的感覺和體驗,有時候是不全然被接受和肯定的。許多時候身旁的人會以他們這種體驗是因為思念過度才產生的幻覺來解釋和因應,再次提醒他們人死不能復生,要面對殘酷的真實現實。

 

對於這樣音容宛在的經驗和現象,我是傾向相信生者與死者之間,在某一方生命軀體的結束後,仍可能保持某些程度的靈性及精神上的存續互動及聯繫,而這樣的體驗,很多時候是有助於喪失親人的家屬的,因為喪親者可以在「音容宛在」的存在延續模式中,逐步地認知及接受親人「不在」與「不再」的死亡事實。

( 創作另類創作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schoollearning&aid=4469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