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公公生前最後的期許
2010/09/13 15:22:18瀏覽1967|回應0|推薦1

    一位好朋友的公公過世了。

    隔天一早,她來找我,告訴我這個消息。

她說,她的公公在前天被送進醫院的加護病房,醫師說情況不太好,但是公公的意識還算清楚。當天晚上她先生一起進入加護病房探望公公。公公在講話中突然望向她,並問她:「妳要怎樣幫我辦後事?」

我的朋友一陣錯愕,完全不知所措,心想:「公公怎麼會問我這樣的話?平常家中有事都會找大姊或先生商量,怎麼講這麼尷尬的事才對著我講?他是不是病得很嚴重了,分不清我是誰?」只好保持很平靜的口吻回答公公:「爸!別想那麼多,好好休養。很快就會好的。這幾天說不定就可以出院了。」

公公沒有再說話,就是定定的看著她。隔天,公公就過世了。她們很快的就找了禮儀公司幫忙,有關喪葬事宜就交給禮儀公司和大姊及先生去處理和安排。

這位朋友心中頗有感觸的跟我說:「妳覺得我可以為我的公公做什麼?」她覺得公公會在過世前問她將如何幫他處理後事,似乎不太尋常。她認為公公應該不是神志不清,而是真的希望或覺得她可以幫他做一些事。她一直在想:自己能幫公公做些什麼?而哪些事是對公公有利的?

她重覆地問:「我覺得公公會特別詢問,應該是有特別的含意。可是除了喪禮外,我還能做什麼?」她顯得一付困惑的樣子。

聽到好友的詢問和求助,我頓時覺得壓力很大。可是,如果她沒有幫公公做一些事,她真的會很不安的。

我先詢問她,公公生前的宗教信仰是什麼?有沒有特別的生死觀念?她回答我,就是一般傳統信仰而已。

我告訴她,一般傳統的喪禮,在整個喪葬的過程中,有一部份其實是考量生者的利益。像風水堪輿庇蔭後代子孫,希望代代興旺;告別式場面做大以彰顯家族勢力及子孫人脈;客家習俗的「乞米」,則是由媳婦盛一碗飯及小菜作餵亡者狀,意思就是讓亡者吃飽同時也留一些飯菜給子孫享用;還有喪禮中辭生時,唸吉祥語,如「吃雞崎 子孫賺有吃」、「吃豆干 子孫代代做大官」、「吃魚 子孫財產年年餘」等;以及客家入殮時,在封柩前放一套衣服,封蓋前抽出褲子,表示亡者得衣子孫得褲(諧音庫富)……等,都是考量活著的人的利益的。

另一部份則是考量死者的利益。像幫亡者放腳尾物、點腳尾燈、捧飯、開魂路、做七、做功德、做法會、佈施、燒冥紙、燒紙厝、牽亡,以及入殮時置放枕頭、手帕、扇子、梳子、鏡子、庫錢、過山褲、桃枝、石頭、替身等儀式,目的都是希望顧及亡者的利益,並且幫助亡者靈魂早日超脫,在另一世界中生活無虞。

講完後,我給了她三個建議。

第一個建議是,家人可以幫公公誦經。很多人會把誦經、做法事等事交給禮儀公司或誦經人員去做,但是其實親人的祝禱才是對亡者最好的。親人誠摯的誦念經文,不但有助亡者靈魂的轉脫,也能帶給亡者最大的支持和安慰。我告訴她,如果妳們家人在辦喪事期間,每天都幫他誦讀經文,妳的公公有知會很欣慰的,他一定會感應到,也會體知到妳們這些晚輩的孝心的。

第二個建議是,在喪禮期間,不管家中兄弟姐妹有什麼事或有什麼不愉快的,都要放下,大家和諧、齊心的來共辦喪事,千萬不要吵吵鬧鬧的,這應該也是妳公公所希望的事。我說,妳公公雖然人已經走了,但是他的靈魂和神識還很可能暫時在人間,妳們不要干擾他,也不要影響他,喪事期間,每位家人都抱持著最大的恭敬心,努力地維持家庭最和諧的狀態,大家盡心的去表達孝心和敬意,這絕對是妳公公最大的安慰。

第三個建議則是,連繫並整合所有成員的意見,圓滿的辦完喪事和所有後事。我告訴她,辦喪事會有很多意見,有時會有看法不同的時候,最好能夠大家很理性的來協商和處理,不要有爭執和衝突,圓滿的辦完喪事,處理好所有的後事,這也是有助於她公公順利往生的。

辦完喪事後,這位好友又來找我,一方面謝謝我的幫忙,一方面和我分享心得。

她告訴我,辦完整個喪事,她覺得很安心、很平靜。她真的每天幫她公公誦經,有空就在靈前誦經文,很專心、很誠摯的讀誦,辦喪事期間大家都很理性很和諧的處理喪事,即使有不同意見也盡量的協商和彼此接納協調,整個喪事很順利很圓滿。她真的覺得很棒!

她說,自己終於沒有辜負公公生前對她最後的期許!她真的幫公公辦好所有後事!她也感覺並且相信公公已經好好的走向他的另一生命旅程了!

( 創作另類創作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schoollearning&aid=44087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