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just a thought 〈十六〉-------歷史思索
2011/01/24 21:33:19瀏覽835|回應3|推薦0

我一向很喜歡讀歷史。

 

其實「歷史」是最好的借鏡與學習。
歷史,讓我深深體會, 學、問、思、辨與行之間之必然關連。

 從歷史人事出發,去環視人事之時間背景與空間背景,
去觀照人類某些生命共同之悲劇與錯誤,
從其中洞悉生命之本質,
並也反省於歷史時空因素中所注入之事件之意義---

以上都是提供自己一種宏觀視野,
於開闊及理解當中,
幾近於齊物之人生與生命見地。

而若想到歷史人物,自然是繁多特殊人物,可以讓我學習與引為鑑的;

比如宋明以理學為盛學,大家都知道的大儒,如著名的理學家周敦頤、邵雍、張載、程顥、程頤、朱熹與陸九淵、王陽明---等人,而其中又如朱熹與陸象山兩次的「鵝湖之會」,更是中國思想史上有名的君子之辯也!

 

我們都知道,「理學」即是「道學」,講究的是除了「性命之學」與「天人之道」之外,更講求修身、做人、治國、平天下等,所以亦是「新儒家」之學。

而既是新儒家,則首重修身,因之,個人節操與守貞是相當重要的一環。

 

我知道,世間有不少兩難的問題,見仁見智,比如安樂死、墮胎-------等問題;

然而,忠與孝怎麼兩全呢?

這亦是歷來的一種大難題之一…---

 

喔,當然,在現在「六倫」幾乎喪盡的時代裡,這種兩難狀況是幾乎不可能發生的。

但在明朝理學時代,比如「東林黨」等儒士重的就是氣節,那麼,生死與忠孝之間,就是一種大抉擇了啊!

 

而今天我所想到的卻是明代初期的名儒方孝儒,即方希直此特殊人物…。

我想到的是,我也是一個讀書人,即使身在此物慾洪流的時代,我亦自許自己作一個讀書人,應有的不同於一般人的氣度與風格,不願讓自己與世浮沈,時時勉惕自己與反省自己,然而,若當我也處於如方希直一般的狀況時,我將會怎麼作,我又會怎麼抉擇呢?

 

首先,我必須深深佩服他的堅決與不畏死的大無畏精神;, 

我也必須說,此人物,真的是中國史上最壯烈與最值得驚愕的大儒者!

只是,我思考的是----------他為了一個「真理」,犧牲了873條人命,也跟著他被殺死,這是不是值得深思的課題呢?!

 

方希直,是明孝文帝的老師,自然深受禮遇,所以,國家大事孝文帝都會徵問他的意見。

但是,其叔父朱棣反叛,在攻下南京後,篡得大明皇位,隨之,逼迫方希直為他起草即位昭書。

方希直反對朱棣篡權,寧死不從,擲筆於地說:「死即死耳,詔書不草!」---

燕王大聲說:「詔不草,滅汝九族!」,

方希直口氣強硬,回說:「莫說九族,十族何妨!」,

朱棣又一再勸說:「別自找苦吃,我會效法周公輔佐成王。」,

方但方希直依然不臣服,他拿起筆,寫了四字:「燕賊篡位」。

 

朱棣大怒,他命人拿刀來從方希直的嘴角直割到耳旁,並把他投入監獄;

但他還是不屈服,朱棣下令把方希直在午門內凌遲處死。

接著,在他死之後,他的父親、母親、妻子、兒子、女兒、兄弟、伯伯、叔叔、舅舅、嬸嬸、朋友、所有學生---------一個個都也跟著被處死,連殺了整整7天,共873條人命,都只因為他的不屈服不敢替燕王朱棣寫詔文,而因此絕滅子孫。

 

令人深深難受的是,方希直臨死之前,即使壯烈與堅決,定然是心中充滿著無可形容的天大的自責與痛苦吧?!

這等人物,比起為「真理」而寧可死的蘇格拉底,可真是死的令人錯愕與深嘆!!

 

我思考的是,如果是我,我會怎麼作?

以我這等心腸軟的人,我豈會坐視873條人命,因為我一個人而絕子絕孫呢?

生命誠然可貴,怎可因自己的偉大的殉道,而白白犧牲無辜的親人、朋友與學生的生命呢?

名節與正義,自然對讀書人是萬分重要的事,但是,壯烈就義之後的結果,更應當深深思慮,不是嗎?

 

如果他替燕王寫了詔書,而後,再以自己的能力去設法改變也有可能改變的情況;

或者是,隱居好好教書,教出一個個忠直之讀書人----;

或者是,先保存自己生命與眾多生命,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或者是--------等待他日有所轉圜之空間?-------------

所以,以此角度觀想之,歐陽修在修《新五代史》講到「五代史」中的馮道------歷任四朝10個皇帝,對他很不好印象,認為他不為皇帝報仇與守節或殉節,是一個厚顏無恥的小人的看法;

其實,若以「重生命」角度觀之,不才是正確的嗎?

以今視之,在當時政治渾亂社會動盪不安與民不聊生的時代,有馮道的甘冒「寡廉鮮恥」之人,位居宰相高官之位,才能有效的適時制止一個個昏暴君王的大開殺戒與濫殺無辜啊!

 

歷來小老百姓,要的是什麼呢?

只不過是安居樂業與家庭美滿而已,並沒有什麼鴻圖大志;

但是,卻是一再無辜的遭受野心人的荼毒與迫害而身家都無法保全。

若方希直的壯烈犧牲,可以改變整個大明的局面,使得燕王朱棣無法奸計得逞,那麼,873條人命,救了整個大明的局勢,則是犧牲的其所與值得!

然而,方希直死了,873條人命死了,大明,依然是燕王朱棣的天下啊!

 

我依然深深敬服方希直的儒士的氣節與堅決之餘,卻也震撼與錯愕,且加嘆服他的背負著深沈的無可形繪的十字架而驚撼!

 

但是,若要以873條人命,因他的堅持而白白犧牲,而卻一點都沒有改變什麼局勢之下的情狀,我倒寧願選擇馮道的被臭罵而保全無數無辜的百姓,可能流離失所與生靈塗炭的局面啊!

 

我想,兩難狀況之下,真的可以見出一個人的氣勢、器識與堅持的是什麼了啊!

 

而誰才是真正的卓越的菁英呢?

誰又會才是真正的「一個人」呢?

 

歷史,會告訴我們;

我們,也正在創造歷史;

所以,真是得警惕與深自反思啊!

我,究竟可以帶來什麼?

 

不論是方希直或是馮道,都是一個人,了不起的人啊!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sc0731&aid=4823080

 回應文章

奈米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問安喔 祝您新春吉祥
2011/02/06 23:29
兩難的抉擇 也許也跟一個人的個性有關吧
歷史 的確是值得讓人好好研讀 借鏡
謝謝您的分享
閒雲遠山自相宜(sc0731) 於 2011-02-09 22:25 回覆:

嗨,奈米;

許久不見,您一切可都好嗎?

您說得很正確,當一個人面臨抉擇時,會依照自己的個性去做選擇;

而也同時因為能力與器識的問題,使得依據個性作的抉擇,有了相當不一樣的結果。

感謝您抽空來與我相會!

祝福您!


向陽春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觀念!
2011/01/26 17:18
「推薦」只是讓別人有更多機會看到這篇文章,不管認同或反對,激發許多不同角度的思考回應,這樣是否可以擴大妳更寬闊的視野,和宏觀的角度?
提到朱棣,我個人認為他「有野心(此處非批判之意),無格局!」
他在十五世紀初,命鄭和七下西(南)洋,勢力曾達非洲東岸。相信鄭和給他帶回許多大明帝國天地以外的訊息,設若他真有雄才大略,他可以比西方的海洋霸權早兩個世紀,揚啟大航海時代,可以讓人類提早進化兩個世紀的文明。
也因為他缺乏格局,無法啟發中國人走出「一個中國」閉關自守的觀念。
直到廿一世紀的今天,多數中國人仍認為等國家富有安定了,才可已實施〝民主〞,觀念如此,夫復何言?

真正的台獨,是思考、發現台灣人民與土地的永續發展關係。也唯有當妳(你)用心思考、發現這種關係之後才能明白:妳(你)的未來在哪裡。
閒雲遠山自相宜(sc0731) 於 2011-02-09 22:58 回覆:

嗨,向兄:

提到朱棣您說他有野心沒格局,是事實。 

當初所以要鄭和下西洋,主要是聽說孝文帝在南洋的消息,所以派了太監鄭和幫他到南洋去尋找孝文帝的下落,打算斬草除根,以鞏固他的帝位,而主要目的既是尋找孝文帝,哪有其他鴻遠的謀略與雄才呢? 

 致於您所說中國人關閉自守的觀念,這比較複雜,與長期桎梏的儒家思想有相當的關係。 

 而今日仍沒有健全與成熟的「民主」思想,則也一樣,除了受儒家思想影響之外,沒有大格局的思想及健全的政府,包括政治觀念的不正確等等,都也是其中原因之一。

而有關開放推薦問題,您說的「激發許多不同角度的思考回應,---可以擴大更寬闊的視野,和宏觀的角度」,我完全無法反對,您所說的也是正確觀點; 

不過,我還是得違逆了您的一番好意建言,請見諒我的固執。 

拖延許久才回覆您,甚是殆慢了您,真抱歉! 

在這新春,致上深摯的祝福; 

願您  新年新禧望   事事順利 


向陽春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尋找真理!
2011/01/25 20:36
看完這篇文章頗有同感!
好文共賞,妳為什麼不讓人推薦?
雖愛探索歷史,卻一直是歷史門外漢。年過半百後,迷上網路論壇,才發現一個大麻煩:書讀得太少了!
打起論戰,必須思索
腸,有時老半天寫不出一篇文章,很辛苦,但樂此不疲;因為幾年下來,發現自己思路比以前暢通多了。
尋找真理,〝真理〞要看得透徹,才發現得〝真理〞,妳以為然否?



真正的台獨,是思考、發現台灣人民與土地的永續發展關係。也唯有當妳(你)用心思考、發現這種關係之後才能明白:妳(你)的未來在哪裡。
閒雲遠山自相宜(sc0731) 於 2011-01-25 23:11 回覆:

向兄,許久不見,可好嗎?

現回覆您於下:

歷史提供一種宏觀視野, 並於開闊及理解當中, 幾近於齊物之人生與生命見地,是我對歷史的體會。

而往往讀完一些歷史事件之後,有一種「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的慨歎!

當然,除了感觸良深之外,也更想以不同角度看歷史人物,不想以「道學」的方式,去臧否歷史人物,但希望自己以一種「同情的瞭解」的寬容視角,好再一次認識歷史人物的悲與痛及其不幸遭遇。

尋找真理,自然得有清晰的理路,以透析事實真相,但也需要有寬闊胸襟,去好好體認那事實背後的曲折與其道理。

至於推薦一事,如此解說:

書文是為整頓與沉澱自己思路,以讓自己有所清明的認知自己所要的真與善,而甚麼閱覽數,這在我來說,都只是虛浮的數目字,又何須去掛礙與在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