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2/12/20 00:00:51瀏覽5682|回應14|推薦320 | |
撰文╲攝影╲廚藝:段玉瑩 圖文所有,翻拷必究 雞廚料理之「素在好健康-葡國焗烤鮮蔬Pasta」一文,2012/12/31登上聯合新聞網首頁,生活天氣│貼心下午茶。本文於2013/01 /05,發表於人間福報-蔬食園地B2版。 多一點想像,生活就會不一樣 每到一個陌生的地方去旅行,在一切還茫然不知歷史文化之際,從最簡單的「吃」開始著手,便能窺探出地方特色,這是最便利的瞭解,它不需通曉的語言,更不需有豐富知識補給,「吃」是人類最基本的需求。 曾經在中國廣東居住一段時間,人生歲月八年穿梭在香港、澳門轉機口,飛越在太平洋中來來去去,揮不掉的鄉愁,踏著兩岸連結著血緣感情,歷經啟德機場到赤臘角機場演繹、1997年香港回歸中國煙火迸發在維多利亞港的激情、1999年中國恢復對澳門行使主權,葡萄牙共和國結束統治澳門。這是屬於中國華人的驕傲,擺脫歷史戰亂的年代,重新傲首鼎立於國際。 香港、澳門就像一座異國穿堂,來去之間,在中國檀香味裡夾托著一股異國風味,那是一種混合說不出的情感,你無法具體形容那種感覺,就像走進胡同裡,突然冒出個教堂,巍峨的讓你瞠目結舌。 從中國廣東省-珠海市拱北海關出關後,步行便進入葡國風味的澳門,捨掉因觀光發展如雨後春筍遍開的罪惡深淵賭場,置身在一片黃色建築物的澳門噴水池廣場,看著行人來來往往,黃皮膚的人種多數為其中,腦海裡飄過的是:「曾經苦難的中國人在歷史中的軟弱。」 除了香港、澳門可以看到英式、葡國文化入侵著不中不西,在中國各個省份也有著同樣的景像,租界地的洋式建築再再警醒著:「團結、奮鬥、救中國。」 在香港與澳門最能深刻體會出:「傳統的粵式悄悄漂染了次元素變化。」如果你只想看看澳門的風貌,一天的光景便能探出外衣的厚薄,坡間的葡式建築物座立著統治與被統治的高低層次,聞名的葡式蛋塔在澳門展現經濟奇蹟,葡式風味餐廳更彰顯在統治區裡的難能可"貴"。 時間會讓人們忘了傷痛,歷史的衝擊與經驗教導著我們大愛無國界,傷痕成為另一種文明進化,它可歌可泣,還可以由悲傷轉換為可口的五味雜陳,放進口裡慢慢品嚼,在胃裡吸收,變成一種養份的成長、重生喜悅。 這道葡國焗烤鮮蔬Pasta,便是在這樣的心情下烘焗而成,隨著悠揚的音樂在廚房洗洗切切,每一下刀、開火,如歷史般走過,盛上烤盤那不是憂傷,而是欣賞,欣賞自己何其有幸,今生快樂幸福的在台灣孕育成長,免於戰亂離別,見證著歷史改變。 在邁進2013年之際,一如嚴長壽總裁《為土地種一個希望》寫下:「黃昏歲月聽來雖恬淡美好,卻也暗含一種悲觀情懷,一如夕陽雖美,最終仍將散盡餘輝、退隱山後;人生夕暮,又何嘗沒有天年壽滿、告別生命舞台的時刻。」 期許著自己:「人生還有多少個十年,再一個十年妳將成為被照顧的老太太,這一個十年將是品賞風華歲月,貢獻於這片土地最好的時機。」多一點想像,生活就會不一樣。 只要用心;凡事不難,愛的料理;全家健康。 《義大利麵的由來》: 義大利麵食統稱Pasta,原意是經搓揉過的麵糰,相傳是由馬可波羅自中國攜帶麵條回去義大利開始。其最早成型的時期約是西元十三至十四世紀間,在當時人們用穀類來填飽肚子時,就知道將穀類壓碎和水來做濃稠的湯。古羅馬人常將這種食物添加了起司、肉、蔬菜及海鮮一起煮。聽說是伊楚利亞人發明了千層麵,他們將麵團桿平,切成一條條來煮,羅馬人則承襲這種煮法,用烤或炒來增添食物美味。 十六世紀時,義大利麵的製作方法有所改變,在當時拿坡里製麵工會規定,必須使用附有螺旋的青銅製麵機,都利用陽光來曬乾義大利麵。當時阿拉伯人的行旅商隊在沙漠行進中發明的,他們把易腐壞的麥粉加水揉合乾燥,利於外出攜帶方便,這種方法傳到了歐洲義大利南部,當時的義大利人,把麵粉和水放進『馬帝亞』的木槽內,抓著綁在屋頂橫樑上的繩子,用腳踩著麵糰揉麵。 只要用心;凡事不難,愛的料理;全家健康。
|
|
( 休閒生活|美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