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澳門路環】拼湊澳門的最後一塊拼圖~九澳村
2018/09/07 12:48:31瀏覽3212|回應0|推薦10

澳門是我的故鄉,高中以前在這裡成長,雖然人生第二階段以後已不在澳門定居,但每年都會回到故鄉。幾十年來,雖已踏遍澳門大街小巷,然而還是有一個未曾去過的處女地「九澳村」。九澳村位於路環東北角九澳灣一帶,路環則位於澳門的最南端,這裡可說是澳門最偏遠的地方,昔日荒山野嶺之地,在還沒有澳氹大橋、路氹連貫公路、路環環山公路開通的年代,若要從澳門半島前往九澳村,要先坐船到路環市區,再從路環市區搭小舢舨到此;正因地處偏遠,人煙不易觸及,所以這個地方曾經用來收留痲瘋病患。

在古代,痲瘋病是無法治癒的絕症,根據歷史記載,自公元前1000年古埃及發現第一例痲瘋病,痲瘋病就開始在世界各地漫延,由於痲瘋病是傳染性疾病,一旦發病,往往受到不人道對待,例如:將患者棄置荒野,任其自生自滅,或將患者活活燒死。一直到了1873年,挪威醫師格哈德•阿瑪爾•漢生(Gerhard Henrik Armauer Hansen, 18411912)發現痲瘋桿菌,終於解開痲瘋病之謎,故痲瘋病又叫「漢生病」。到了1940年代,抗生素問世後,漢生病才得以治癒。昔日的澳門也曾飽受痲瘋病之苦,之前有一篇文章介紹澳門一條名叫瘋堂斜巷的街道,曾描寫跟痲瘋病有關的「大瘋堂」。九澳村的《痲瘋病院》建於1885年,由政府與教會共同規劃合建,讓患者能夠在此安心療養,當然也起到隔離的作用。一開始,九澳痲瘋病院專門收容女患者,把原本在小橫琴《白沙欄痲瘋病院》的女患者遷至《九澳痲瘋病院》,而男患者則繼續留在《白沙欄痲瘋病院》,直到1925年,《九澳痲瘋病院》才改為收留男、女患者的混合式院舍,而《白沙欄痲瘋病院》在1965年結束運作。《九澳痲瘋病院》後來由澳門社會工作司接管,繼續收容昔日的患者,讓他們能安享晚年,並在1991年易名為《九澳老人院》,《九澳痲瘋病院》的名稱成為歷史。

今天暑假返澳探視,決定要拜訪九澳村,把澳門的最後一塊拼圖拼湊完成。當天由同學開車載我們去九澳村,同學說:「我在澳門這麼久,但這個地方從沒來過。」早上9點半左右抵達九澳村,非常寧靜的一個小村落,路上只看到幾隻野狗,與喧鬧的澳門本島簡直是天壤之別,因為找不到前往《九澳老人院》的路,於是把車子開到村子裡問路,剛好有幾位村民在門口聊天,對於我們的詢問,很熱情的跟我們指路,循著村民指示的方向,車子開了約5分鐘就來到目的地,昔日的《九澳痲瘋病院》是由五間房舍,一間舊禮拜堂,一座新禮拜堂《七苦聖母小堂》所組成,房舍為色彩明艷的葡式建築物,土黃、潔白、棗紅三色相間的外牆,搭配褐色的實木百頁窗和木門,紅色、黃色屬於暖色系,給人溫暖柔和的感覺,房舍正對著九澳灣,可以眺望海景和澳門本島,住在這裡的患病,雖然飽受病痛之苦,但是能夠在如此舒適的環境中治療和休養,算是不幸中之大幸,澳葡政府以如此人道方式對待痲瘋病患,值得讚許和稱道。

現在,房舍旁邊已經興建了一棟新的療養院,猜測昔日的患者都搬遷到新的療養院,而這五間房舍處於閒置狀態。

房舍旁邊有一間小禮拜堂,猜測已荒廢多時,且長久沒有進行修葺,建築本體、窗戶、屋頂、梁柱都損壞嚴重。建築物與植物處於共生的狀態,樹根攀附在紅磚牆面上生長,形成一幅特殊的自然景象。走進屋內,只見到處都是殘垣敗壁,地上盡是碎玻璃和碎石,裡面還有幾排長長的椅子,最前面是荒廢的主祭台。

在破舊的小禮拜堂旁邊,有一間較大的禮拜堂:《七苦聖母小堂》,此堂建於1966年,為九澳居民、痲瘋患者及照料者所興建的。七苦聖母小堂的建築風格別具一格,與澳門所有教堂的建築風格完全不同,其建築外觀猶如一個露營帳篷,屋頂直接延伸至門楣,左右兩邊各由8根傾斜的柱子作支撐,傳統教堂通常只有一個正門,再加上幾個小門,此堂卻有15扇門,據說是為了痲瘋患者的貼心設計,使教堂更加通風透氣,教堂北門上有一座青銅色耶穌釘在十字架上雕像,是由一位義大利雕刻家所創作並免費贈送給七苦聖母小堂,在雕像和門的中間有一個圓形窗,內呈放射狀,鑲嵌著彩色玻璃。教堂旁邊還有一座鐘樓。

我們來的這天是星期天,教堂剛好有開放,而且做禮拜的時間還沒到,我們就走進裡面參觀。守門人問我們是不是要「作禮拜」的?原來這天被一個團體「包場」,這裡是可以開放團體租借「作禮拜」的教堂;這幫人遲到了,守門還擔心被放鴿子。後來,看見箱型車來,守門才放心。

教堂是「長扁」格局,祭台離門口很近,而兩翼卻很寬,不像一般教堂的「長深」格局。放了幾排長椅子,主祭台供奉十字架、耶穌和聖母神像,也設有小型告解室供信徒使用,四周牆壁上有一些跟宗教有關的畫像和圖文,在這裡不得不介紹此堂的靈魂人物胡子義神父(Fr. Gaetano Nicosia ),來自義大利的胡子義神父,1963年,在當時的戴維理主教邀請下,來到九澳村服務。他以愛人如己的態度來對待痲瘋病人,他曾表示:「我不怕(被感染)!我們是自己人,是朋友;他們並不是痲瘋病人,而是兄弟姊妹。」他要大家以「兄弟姊妹」互稱對方。他也鼓勵患者痊癒後回家,不用理會別人的目光。因此有些患者在康復後回歸社會,有些則選擇繼續留在痲瘋病院,終老於斯。他覺得「痲瘋」這個名稱會令人心生恐懼,於是把痲瘋院改名為「聖母村」。他無懼疾病,與痲瘋病人零距離交流,他這種對於生命的尊重,以人為本的舉措,讓人尊敬。他在澳門服務長達五十年之久,一直到2011年,當時已達96歲高齡他獲安排到香港仔聖瑪利安老院靜養,於2017年去世,享年102歲。

完成我的澳門最後一塊拼圖,讓我很感慨,澳門政府不遺餘力的發展觀光、文創,然而只把重心放在殖民時期留下來的教堂和古蹟,在歷史人文方面卻著墨不深,過去與澳門息息相關的漁業、船業、炮竹業,以及痲瘋病,這些都是澳門重要的文化遺產,其實都可以將這一段段歷史作回顧,成立文化園區,讓遊客和下一代子孫能從歷史角度看社會發展與變遷,感受過去每一個產業的興衰繁華,以及昔日的澳門人如何以人道精神面對傳染病。

 

旅遊資訊

地址:路環九澳聖母村附近之巴士路線15,至「雷鳴道主教紀念學校」下車

位置:導航定位至九澳七苦聖母小堂,旁邊就是《九澳痲瘋病院》,還是找不到就詢問九澳村民。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sabrinaleong&aid=115241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