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8/09/03 11:49:23瀏覽4509|回應1|推薦7 | |
在我的記憶中,小時候,爸爸很喜歡聽粵劇,家中經常會聽到的一首粵曲是《帝女花》,《帝女花》是粵劇的戲寶,也是粵劇的入門款,更是港澳地區舉辦慈善公演時必唱曲目。粵劇除了著名的《帝女花》外,還有《梁山伯與祝英台》、《光緒王夜祭珍妃》、《鳳閣恩仇未了情》等等,雖然當時的粵劇在澳門有一定的地位,小時候也曾跟著長輩一起去戲院欣賞粵劇,但是粵劇還是無法讓我產生共鳴,學生時代的我,還是喜歡張國榮、梅豔芳、陳百強等偶像所演唱的流行歌曲。長大離鄉背井到台灣讀書、定居後,粵劇離我更遠,每年返澳探親,偶而會聽到媽媽說:「今日阿婆(外婆)去永樂戲院看戲(粵劇)。」才會想到粵劇的存在。 去年暑假返澳探親,心血來潮帶老公繞到十月初五街走走,突然間聽到從一家餐廳傳來的粵劇歌聲,好奇的走到那家餐廳門口探頭看,發現有歌手在小舞台上唱粵曲,服務生看到我們在門口張望,走過來跟我們介紹,這家茶樓早上以粵式飲茶為主,下午2點開始的下午茶時段,設有粵曲表演舞台和樂隊,可供茶客聆聽粵曲或演唱粵曲,訂定最低收費55元澳門幣,可以任點菜單上的點心和餐點,因為當時已接近傍晚,晚上約了同學吃晚餐,只好作罷。今年暑假返澳探親,鎖定這家茶樓,來一場聽粵曲、喝茶吃點心的饗宴。 當天下午3點左右來到大龍鳳茶樓,已經坐了3~4桌,舞台上表演者正在唱著粵曲,因為忙著選茶和點心,所以沒有專心聽,好不容易安頓下來開始聆聽,卻被隔壁桌打斷,請我幫忙他們拍合照,原本以為他們只是一般茶客,後來看到他們輪番上陣表演,才發現每個人都很會唱,演唱的功力一個比一個高超。 當這一曲結束後,接下來是《新霸王別姬》。一開始有精彩的前奏,有點像十面埋伏的氣氛。因為整個樂隊只有5位樂手,每位樂手不只負責一種樂器,配置分別是古箏、弦樂、管樂、打擊樂,有點類似交響樂的最基本配置。古箏是弦樂器,像是鋼琴兼具弦樂和打擊樂的作用,負責鋪陳樂曲,也負責插入裝飾音及過門音;這裡的弦樂有二胡和中阮,二胡用弓拉,中阮用pick彈奏,當作襯底和主旋律;打擊樂則是鼓和鈸;管樂樂師的樂器比較豐富,看到了笛、簫、嗩吶和薩克斯風。薩克斯風的出現,不禁讓我想到國樂團的配置有大提琴,用來取代革胡;話說薩克斯風為何未出現在交響樂團之中呢?原因是發明得太晚,大多交響樂並未把薩克斯風編寫進去,反而在爵士樂大放異彩。看他們的演奏,沒發現失誤,都是很熟練的樂師。 當《新霸王別姬》結束後,看到我們隔壁桌的其中一位女士走到舞台,與另一位男歌手合唱《狄青闖三關》,當時覺得很驚訝,沒想到找我幫忙拍照的茶客,竟然會唱粵曲,結束後忍不住給她讚美一番,再閒聊一下,才知道她學粵曲只有四年,上個月還有在永樂戲院表演。只因為喜歡唱粵曲,所以經常來這裡練歌,因為這裡有現場樂隊伴奏,跟唱卡拉OK的效果不同,這裡的歌手是自由報名,上台要付200元澳門幣。茶樓老闆會將這些錢拆帳支付給樂師當小費,這裡也接受點歌:100元澳門幣。茶樓與樂師採取當天結帳的合作模式,怎麼拆帳或怎麼算錢不知道。之所以了解這麼清楚,因為我們結帳時,原本要付一仟元來找贖,服務生為難的跟我們說,因為今天是星期日,銀行沒有開,無法換錢,希望我們能付佰元鈔,方便他們支付給樂師費用。 《狄青闖三關》結束後,接著換成由一位男歌手獨唱《光緒王夜祭珍妃》,小時候常常會聽到此曲,開場的第一段:「怨恨母后,幾番保奏,都不能為我分憂,心抱恨,令妹你都不許我訂白頭,痛恨母后,忍心將你摧殘,命已歸幽,真抱憾,要令妹你飲恨悠悠,此生恨更憂,此生恨倍愁」,稱得上是此曲之重點部分,經常被拿來改編改寫。 《光緒王夜祭珍妃》結束後,換成另一桌的茶客上台演唱,真的是有趣的表演模式,可以滿足每位粵劇迷的表演慾。當台上的歌手唱完下台後,我們隔壁桌的另一位女士走上台,與一位男歌手合唱《鳳閣恩仇未了情》,這位歌手比剛才那位歌手更厲害,她都不用看譜,唱腔全部都是用圓潤輕柔的假音,聲音非常漂亮,表情也生動,好像在對台下聽眾款款訴衷情,只要眼波與她交流,馬上就會觸電。讓我聽得如癡如醉,除了我和老公外,感覺茶樓裡的茶客都是武林高手,一山還有一山高,讓人大開眼界,讓我想起老殘遊記的黑妞白妞。 也許是人到中年,再次聆聽粵曲,多了一份熱切感,內心的共鳴感油然而生。同時也產生了疑問,粵劇是戲曲的一種,西方歌劇也是戲曲的一種,為什麼西方歌劇能走上世界舞台,而粵劇、京劇、崑劇等國劇卻只能在該地區的舞台表演,而且可能終將會有消失的一天?因為這類戲曲是農業社會時代的產物,現在很少人會停留下來聆聽這種步調緩慢的表演;而且國劇沒有像西方歌劇般有豐富的經歷,西方從巴洛克時期開始,經歷古典樂派、浪漫樂派,音樂的基礎非常根深蒂固,樂器也不斷改良發展,後來器樂組又發展出國民樂派、印象樂派等,也不斷吸收外國元素,發展到現代樂派,不斷有新主張,而這些新主張來自於人文社會的氛圍;而聲樂組從神劇發展到歌劇,近代也發展到音樂劇,又融入到電影裡面,因此,時時刻刻都可以結合時代,形成產業,讓人們前仆後繼地去學西方音樂。反觀國樂,從樂器美感、音樂性、到歌唱技巧,都無法讓全世界的人產生興趣,其表達意念也與社會思潮漸行漸遠。因此只能依賴當地團體的力量保留下來。唯有親自去唱粵劇的表演者,甚至於是台下跟著唱和的聽眾,才能品味當中的樂趣,就像橋牌的樂趣不是電競選手可以體會的。 常聽到「復興中華文化」之類的官話,卻看不到具體的計劃和行動,往往只是流於形式,偶而舉辦一兩場公演來刷存在感,然而這間茶樓卻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保留「中華文化」,搭起一個粵劇舞台,讓愛聽愛唱粵劇的人聚集在這裡,形成一股延續的力量。這間茶樓,曾經見證十月初五街之光輝煌歲月,昔日澳門四大粵式茶樓:遠來茶樓、六國飯店、冠男茶樓及得來茶樓,除了遠來茶樓外,其他三間都座落於十月初五街,可以想像當時車水馬龍的繁榮景象,然而隨著時代的發展,六國和冠男兩間茶樓相繼結業,如今只剩下得來茶樓,經歷「改朝換代」後改名為大龍鳳茶樓,雖然昔日的光鮮不再,多了一份歲月痕跡,但是濃濃的人情味依然存在,而且還肩負起保留粵劇文化的重任,我喜歡這裡的懷舊味道,也喜歡在品嘗點心和茶香之餘,聆聽茶客們哼唱的粵曲,從他們身上,看到對粵曲的熱情,就是這股熱情,讓粵劇能繼續保留下來。 旅遊資訊 大龍鳳茶樓 地址:澳門新馬路十月初五街127~129號 營業時間:06:00~20:00,下午2點有傳統粵曲表演 |
|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