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季春的時尚粵菜 & 閒談亞洲50最佳餐廳 @ 名人坊 (高雄 漢來飯店 )
2020/03/31 08:56:00瀏覽2709|回應0|推薦14

近年來深受食林饕客矚目,具有美食界奧斯卡美譽之稱的國際性餐飲獎項指標:亞洲50最佳餐廳於上周二公布2020年的得獎名單。即使今年受到疫情影響,取消原定於日本九州島佐賀縣舉行的頒獎典禮,首次改採為線上直播頒獎,然而仍舊受到食客們關注,自然亦成為近期食客們的熱門話題;除了台灣四間餐廳(Mume、JL Studio、RAW、祥雲龍吟)於榜單上之外,做為亞洲美食重鎮的香港,數間耳熟能詳的餐館表現,更是比去年之佳績還卓越,也讓友人不禁覺得,於去年經歷政治運動所導致的觀光蕭條(至港旅客減少,其不乏若干食評),能有如此表現實屬不易,更是預期之外。

【2020亞洲50最佳餐廳入圍名單】

1~10:Odette (新加坡)、大班樓(香港)、Den(東京)、Belon(香港)、Burnt Ends(新加坡)、Sühring(曼谷)、Florilege(東京)、Le Du(曼谷)、Narisawa(東京)、La Cime(大阪)

11~20:Les Amis(新加坡)、Vea(香港)、Indian Accent(台北)、Mingles(新德里)、Gaa(首爾)、Sorn(曼谷)II Ristorante Luca fatin (東京)、Mume(台北)、Neighborhood(香港)、福和慧(上海)

21~30:Jaan by Kirk Westaway(新加坡)、 永利宮 (澳門)、川江月(澳門)、Nihonryori RyuGin(東京)、Seventh Son(香港)、JL Studio(台中)、Toc Toc(首爾) Ze*n(新加坡)、Sezenka(東京)、Ministry of Crab(可倫坡)

31~40:Amber(香港)、8 1/2 Otto e Mezzo Bombana(香港)、龍景軒(香港)、Hansikgonggan(首爾)、Ode(東京)、Raw(台北)、Locavore(峇里島)、Paste(曼谷)、Bo.Lan(曼谷)La Maison de la Nature Goh(福岡)

41~50:Ultraviolet by Paul Pairet(上海)、Corner House(新加坡)、祥雲龍吟(台北)Toyo Eatery(馬尼拉)、Bukhara(新德里)、Sushi saito(東京)、80/20(曼谷)、LEffervescence(東京)、Inua(東京)、Nouri(新加坡)

由William Reed Business Media所主辦,於西元2013年分設的:亞洲50最佳餐廳》,其指標性與關注度,並不亞於馳名全球的餐飲指標米其林,然而評鑑方面則大相逕庭。米其林則是來自世界各地,訓練有素的密探,並透過目的地之報章媒體等、亦或由在地店家推薦及部落客協助引路,也由於評鑑者非熟門熟路的在地人士,往往上榜餐廳名單公布後,讓在地食客無法欣然接受,例如米其林甫入香港、上海、廣州時,又或者2018台北版米其林》,以及去年11月於北京四季酒店公布的首版《北京米其林指南》,都在美食圈引起不少爭論;而至於亞洲50最佳餐廳,則是以在亞洲具有相當影響力,同時也得對亞洲餐飲有獨到見解之人士擔任評鑑者,評鑑之制度也不比米其林來的嚴肅神秘,並且也非以城市為評鑑對象,而是以大區塊劃分,因此仍有迥異之處。

不論是對於珍饈佳餚評鑑歷史悠久,且架構嚴謹並具權威,設定讀者群為外地商務人士,而非本地饕客的米其林;亦或是於2017年,由於一口氣三間本地餐廳上榜(Raw、樂沐、MUME),而逐漸讓本地食客格外關注的亞洲50最佳餐廳,皆未能表現得讓所有人滿意,但本身仍有孕育其各自價值所在,例如剛出爐的《2020亞洲50最佳餐廳》,即成為飲食趨勢指標。

綜觀本地上榜名單,分別有Raw、MUME、JL studio、祥雲龍吟,其共同之處皆有著使用在地食材,並結合既不衝突又不失風味的展演手法,給予食客耳目一新之餘,更讓賞味者能充分貼近在地文化,友人即認為這份榜單,似乎為18年Eleven Madison Park位居首位,所架構以料理特色與待客之道,並結合曾勇奪四年冠軍,以採集在地食材入菜之Noma的昇華版,其中位於台中,由出生於新加坡的Jimmy Lim,所坐鎮的JL studio最受友人關注,也益加期盼接下來本地的雙城版米其林。

話說對於粵菜港點情有獨鍾的熊兒,也特別關注此次入圍《亞洲50最佳餐廳》的香港粵菜餐館,包含與福臨門系出同源的家全七幅、位於中環的大班樓,以及擁有米其林光環,並於日前獲得南華早報100Top Tables2020殊榮的龍景軒(港澳米其林2020版:三星殊榮,於中環四季酒店4樓),可謂今年粵菜於《2020亞洲50最佳餐廳》評鑑中,表現實屬閃亮耀眼,可也讓香港友人引以為傲,並期盼待至疫情結束後,能與熊兒好好的按圖索驥尋味一番。雖然現階段無法也不宜出國品味,然而熊兒也不禁想起由富哥所領銜,並於《2020港澳版米其林》中,拿下一星的名人坊,其粵菜滋味。

起家於香港中環蘭桂坊酒店,由鄭錦富師傅掌杓的名人坊,除了深受香港食客賞識之外,也在近年來於台灣,由南至北拓展營業據點,成為本地家喻戶曉之一的餐館,因此當今不宜赴港造訪龍景軒、唐閣、天龍軒等,最新榮獲米其林之粵菜食府時,友人就提議或許距離住所,步行僅需十分鐘左右,於去年方營運的大直名人坊,即是在台尋覓最地道粵菜之尤佳去處;猶記得15年夏季,名人坊挾帶米其林二星光環,剛進駐高雄漢來飯店時,除了成為食壇話題之外,亦替港都餐飲提升不少關注度;友人更在營運初期曾數次邀約熊兒,一同前往品味,不過也礙於當時學業忙碌的日子,熊兒則直到營運約一個多月後,方登門品味,相對服務與滋味亦越趨成熟。

雖然名人坊,於2017年的港澳米其林評鑑中降至一星迄今,然而仍舊讓不少知味饕友流連忘返,像是熊兒在初訪名人坊後,也時常與友人們相偕造訪,次數不在話下;並於16年收錄在熊兒的首本著作:《尋味高雄–部落客熊兒精選36間餐廳》中,因此也對於多道佳餚,印象格外深刻,舉凡鎮店佳餚:香氣四溢的富哥炒飯、馨甜盈口的脆皮叉燒包、招牌網通腸粉、燕窩襄鳳翼等熱門佳餚,都是熊兒登門時,經常選擇的菜色。

源自廣州的粵式飲食中,飲茶也尤為重要,以早期供應廣點的餐館來說,往往僅於午前供應點心,不過也在近年來,新穎的港點專賣店(添好運、點點心、點一龍等)陸續崛起下,全天候的港式飲茶方益趨盛行,更也影響部分粵菜館子,比如名人坊在內。猶記得於營業初期時,當時點心類餐點,僅侷限於午間供應;如今於晚間登門時,也能選擇數款港點,搭配幾道粵式佳餚,不僅讓滋味益顯豐富,也滿足鐘意港點的食客。

對於喜愛嚐鮮的熊兒來說,若是能與時俱進、不斷推陳出新,且保留菜餚應有的神髓之館子,除了賞識之餘,也會每隔一段時間便登門品味。像是日前熊兒和友人造訪名人坊時,即嚐到讓人齒頰留香的時令佳餚,囊括:外皮金黃、酸甜交織的「玉桂梅香龍膽球」、使用鮮美的龍膽魚肉並拌入XO醬入餡,再包覆皮衣蒸煮的「XO醬龍膽魚餃」、咸香軟糯之「瑤柱珍珠雞」、口味新穎的「咖哩海鮮餃」、「酸辣小籠包」等,都讓當晚的與會朋友津津樂道;尤其當送上桌香氣即撲鼻而來、入口濃郁厚味的「櫻花蝦拌飯」,可讓人停不下箸呢。餐後眾人分別選擇:「杏汁燉雪蛤」、「生磨腰果露」,以及熊兒相當喜愛的「蛋白杏仁茶」,並搭配鮮果為這餐畫下美好句點。

對於近幾年在台灣,已有多處營業據點的名人坊,熊兒個人雖未逐一走訪,僅造訪大直店與漢來店,但相較之下若說典雅氣派的環境設計,仍是漢來店略勝一籌;倘若僅是單純欲品味,而非過於注重環境陳設者,那麼台北的友人們則認為,不必遠赴高雄,即能親炙富哥的招牌美饌。針對首次納入台中,將延至第三季發行的《2020台北台中雙城版米其林指南》,友人不僅十分關注也認為,若是未來能將匯聚各式海洋料理,具得天獨厚之地理優勢的港都,納入評鑑範圍的話,那麼畫棟雕樑且沉穩大器,並且能一邊品味、一邊欣賞港景的:名人坊漢來店,也許有機會能摘下星星;至於去年元月方插旗台北的大直店以及敦化館,或許趕不上評鑑之時間,而無緣擠身於《2019台北版米其林》內,不過今年的雙城版是否能順利摘星,也讓人相當關注。

( 休閒生活美食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s6177433&aid=132195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