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早睡早起心情更愉悅
2013/11/25 20:37:08瀏覽62|回應0|推薦0
有句話說「早起的鳥兒有蟲吃」,但是很多人下班後,好不容易有點自己的時間,看看電視上上網,常常就壓縮了睡眠時間。結果,睡不飽變成常態,工作效率變差,心情受影響。
 
睡眠專家說,其實早睡早起,不但工作效率更好,心情也會感覺更快樂哦。
 
睡眠大致可以區分為2個時期,先會進入淺眠期,這時候身體沒有真正放鬆,大腦還保持警戒。必須到熟睡期,又稱為「快速動眼期」,大腦釋放出許多荷爾蒙,身體才能得到真正的休息。研究顯示,不論是晚睡、喝酒、或有憂鬱症,都比較不容易達到熟睡期,不容易真正休息。
 
而疲憊的身體不但影響工作效率,更會影響心情。德國科學家利用腦部掃瞄,分別檢查規律早睡早起的人,與常常晚睡失眠的人比較。結果發現,睡眠時間不固定的受測試者,大腦容易引起憂鬱症的區域明顯比較糟糕。換句話說,能夠規律的睡眠,罹患憂鬱症的風險比較低,心情比較快樂,失眠者反而落入惡性循環。
 
精神科醫師表示,憂鬱症其中一個病徵,就是睡眠障礙,一個生理原因跟血清素降低有關,心理因素也會讓人越來越難睡,生活的壓力讓睡眠時,不斷想東想西,不論睡眠品質或時間,都達不到應有的標準。白天精神不好,人際關係與工作效率都會受影響,造成晚上無法成眠的惡性循環。
 
醫師提醒,把握黃金睡眠時間,晚上11點到早上6點,這7個小時能讓身體達到最好的睡眠效果。如果工作因素無法配合,至少要能規律在同一時間睡覺起床,大腦的下視丘才能準確發出睡眠訊號。
 
而如果能養成規律運動的習慣,也可以幫助血清素分泌量增加。
 
另外,睡眠狀況除了影響成人,倫敦大學學院的最新研究也顯示,就寢時間比較固定的小朋友,行為表現比較良好。
 
這項刊研究指出,就寢時間不固定的小朋友,比較容易出現行為問題,像是過動、同儕問題或情緒困擾。
 
而孩童如果長期不定時就寢,影響可能更深。因為不固定時間就寢,會打亂自然生理運作,可能導致睡眠剝奪,進而影響孩童大腦發育以及行為表現哦。
 

   

( 知識學習健康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s000772000&aid=9624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