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5/10/20 11:03:04瀏覽488|回應0|推薦7 | |
沙落盡
紅塵裡 入空中 2001-2-26 兩個來自西藏的和尚在紐約Yager畫廊以沙作畫修建一個藥師壇佛場,來展現亞洲藝術。 整個創作過程近一個月,每日作畫數小時,創作完成舉行一個簡單的慶祝儀式。 展出期約兩個月,然後舉行一個隆重儀式,他們將作品清空、付諸流水,顯示塵歸塵土歸土的意義,以此象徵生命的瞬間。 光看那尚未銷毀於一旦的畫面,雖然極盡繁華與完整宇宙生命圖像呈現,恰到好處地擁有了各類物種的神采,又和諧構成了圓滿世界,觀者卻已然感受到生命的短暫易逝。 僧侶們將自己腦中爛熟的世界觀默寫出來漫長而投入創作,成功後的短暫喜悅,然後是毫不猶疑地銷毀沙之佛壇場。整個過程象徵著漫漫的付出及堅持,短暫的收穫,失去的痛苦與毀滅。 繁華即指紅塵,你我眼前所見一切皆為世俗。 紅塵滚滚,誰能跳得出來,誰又願意遠離物質世界所帶來的繁華。 繁華是一切之欲望,是眼前所見所聞所可以觸碰的一切。 這一切是何物,時間拂手而過,抹去眼前這一切,又留下什麼? 隨風而過,一切的一切塵歸塵,土歸土。過眼雲煙,皆化為時之沙塵。 因緣得遇旁觀這過程的呈現,雖然是透過網路媒介,卻已了然這樣的創作不僅止於藝術層面的展現,主要還是在表達宗教生命意含。一粒沙看世界,那麼沙中築堡可以觀人生! 觀後不斷縈迴沙如塵土般飛揚,築起空中樓閣,看樓起,同時也看到樓塌。一切不過如佛家所云的成、住、壞、空的連鎖。 在創作時是心無旁騖,專注於眼下從無到有的基沙成塔的過程,偶爾跳出作者的角色或可不執著於得失心所關注的焦點。作還是得專一心力,持續不斷地努力與鑽研,時不時地跳出作者角色,做個觀者,觀所有相、觀心,觀應能照見,以為修改與調整。 這會兒想到的是那在沙中築起的佛壇以另一觀點來看,其實並全非全然消失於無影無蹤,至少在創作者僧侶们與旁觀者的某層意識裡依舊存在著,只是不在實相世界存在。而被記錄下來的影像檔因為網際網路的快速傳遞特性,輾轉留存在閱聽視眾的記憶體內,轉化與影響將無所遁形,是形體的轉變,或者這便是作者的另一創作目的吧! 一切真如蔣勳的詩作: 水作精神玉作魂,空山月下淚浥痕; 夢中繁華夢中過,不落人間一點塵。 |
|
( 心情隨筆|心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