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香頌
2005/12/11 12:52:42瀏覽328|回應1|推薦11

也許你在這版上嗅出某種味兒時,許是你自己內心反照香應...

許久未嘗試寫音樂的文,音樂活動原意在創作音訊,
卻是工作偏離音樂,在香的領域浸淫,必須開啟感官中嗅覺靈敏度。
人生活著為了開啟一層層覺的障蔽,發覺心越來越開。
於是六根,眼、耳、鼻、舌、身、意,也因此處於極端敏感又相應的境況,
感覺如是脆弱又易感。根根相連,錯綜複雜,識識相生相應。
一個剛開放心狀態的人,處紅塵何能無染?

對於香頌這兩字有特殊的感應也是近日才有的狀態,當感覺越來越強烈時,
知道可以也必須為<香頌>作文章的時候了。
完成一篇不得不抒發的文字堆疊,總有某些無明若隱若現在心海畫布上。
依心而行,不再任意放過稍縱即逝的片刻靈光。


提到香頌往往想到<法國香頌>,浪漫而又迷人的法國特色歌曲。
好久不曾寫音樂,忘記音樂道早已深深植入我生命基因密碼裡,
也許此生未竟,那麼可期來世。也許某一天這道就豁然開朗哩。
這陣子忙煉香,不曾將音樂情境溶入文字間,
可日日時時音樂不曾或離,即使不曾開啟現實世界音樂頻道,不時音樂在耳際迴旋。
而<香>呢?這又是另一個故事,誤打誤撞進入<香道>......
曾經以為香不值一顧,不!應是不值一聞?既瞧不見,又聽不著,也就不甚了了,
沒想到真進入這<香>境,竟開啟了心嗅覺,開始講究起味道、香味。

那...這文到底是歌頌音或香?我亦迷惘。
對我,香頌是迷人心的樂音,也是對香之讚頌,
一個如是陌生的領域,又有極端魅惑人心的氛圍。
曾經見山不是山,聞香亦未聞,
如今見山方是山,聞香細膩聞。
音樂聲方起......




註1:「香頌」在法文的原意,就是「歌曲」。是法國世俗歌曲的泛稱,也是法國流行歌曲的代名詞。它的歷史文獻,既古老又淵源流長。

註2: 佛法教義指出六根是眼,耳,鼻,舌,身,意等諸根。六識乃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根者能生之義,識依根而生,有六根則能生六識。六塵:色塵,聲塵,香塵,味塵,觸塵,法塵。塵者污染之義。又名六境,即六根所緣之外境。六識: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六根對六塵而生見聞嗅味覺思的了別作用。
( 心情隨筆心靈 )
回應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ruya&aid=122910

 回應文章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八識
2005/12/21 22:08

第七識:末那識

第八識:阿賴耶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