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讀完高小姐的大作後, 有一些不同的看法, 希望您能指較.
我想應該沒有人會反對您指出的完整的社區棒球網路是支持美國棒球運動如此蓬勃的基礎, 然而在進一步上網看了七八隊的球員名單, 兩三百位球員中只有一個來自和Oswalt一樣來自密西西比州, 而該州人口僅三百萬左右, 大概佔全美國的百分之一, 這大概和當地球員在大聯盟的比例差不多, 所以我想在那裡棒球也不算是特別普遍的運動, 大概是一般而已. 至於Oswalt出身的小鎮, 一直到他上高中後, 他父親才說服學校成立了棒球隊. 所以與其說Oswalt是社區系統培養出來的好手, 倒不如說是他在故鄉建立了真正完整的社區棒球網路.
雖然我覺得Oswalt並不是您所討論的話題的好例子, 但也不算是反證, 只能說他是個例外, 但正因為這個例外, 反使這個話題更加有趣. 王建民能在大聯盟發光發熱, 雖然令人驚奇, 但也不算意外. 他出身台灣棒球名門, 加上天賦優異, 能得大聯盟青睞, 也算順理成章. 最後然而Oswalt雖然來自無名小鎮, 但憑著對棒球的熱愛, 最後也沒有成為職棒的遺珠, 這才是大聯盟厲害的地方. 在棒球資源已經充足的地方, 社區與大聯盟互相供給養份, 一起成長, 另一方面, 即使在資源匱乏的地方如Oswalt的故鄉, 也可以憑地方的努力, 連結上這個網路, 成為系統的一部分. 這從無到有的過程, 才是真正的美國夢吧.
另外我注意到, 很大一部分的美國本土球員是在大學經選秀進入大聯盟的, 光是NCAA就有四五百支球隊, 加上社區大學, 每年從大學系統就能提供數千甚至上萬球員供大聯盟挑選, 不過同時他們還要和農場系統的球員競爭, 我想這些大學球員唸了那麼多的書, 大概也算的出來這窄門有多難擠, 那麼他們的夢又在哪裡? 在美國唸大學, 尤其是好學校並不便宜, 所以我想也許是獎學金. 夢想未必要在球場, 如果能接受更好的教育來改變人生, 就算以後不打棒球, 不也是一個很好的築夢方式嗎?
很久以前我讀過一篇報導, 說有些日本高中球員寧願選擇進大學後再加入社會隊. 在當時估計如果在社會隊, 生涯大概可以領到一億二千萬日圓(那時還OK的職棒球員年薪大概是三千萬左右). 加入社會隊有個好處, 日本企業是終身雇用制, 社會球員也是算是企業員工, 即使受傷導致生涯結束, 公司還是會安排球員其他的工作, 雖然發不了大財, 但是在生活有保障的情況下從事自己喜歡的棒球運動, 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總之國情不同, 棒球夢的做法也不一樣, 但能填飽肚子一定是最基本的需求.
在台灣, 除了師大和體院, 好像沒什麼機會能靠打球進國立名校, 靠打球進了大學, 還是只能唸體育系繼續打球, 畢業後一樣有飯碗的問題. 而基本上現在大學幾乎不用考, 反正學費也不貴, 靠獎學金唸書的誘因不大, 更麻煩的是很多學校有唸沒唸也沒啥差別. 總之打棒球的投資報酬率太低, 一遇到現實的壓力只能選擇放棄, 這大概也是台灣三級棒球實力堪稱世界一流, 但一到成棒馬上出現斷層, 而本地經濟長期不振, 球員感受壓力的年齡與日俱降, 造成三級棒球戰力也有下滑趨勢.
所幸幾位旅外球員的成功稍微挽回了這樣的頹勢, 只是當我們的年輕球員的夢想都在別的國家時, 對台灣的棒球絕對不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