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7/01/05 05:05:56瀏覽652|回應1|推薦13 | |
在學校旁邊有一棟教職員宿舍,學校跟宿舍間小小的一塊空地是家長等孩子放學時聊天的所在。常常看到三五成群的媽媽們嘰嘰喳喳的,湊過去一聽,多半是英法文混著說,不然就是德法文夾著講。說的當然是媽媽經,你兒子怎樣我女兒如何那一類的,共同話題如果不是孩子就是學校。有一個美國媽媽珍妮佛對這個所謂的國際學校時常不隱藏的表示嗤之以鼻:「這算哪們子的國際學校?英文組的英文課兩個星期才九小時,能算是國際學校嗎?」批評歸批評,說到後來總是「無魚,蝦嘛好」。要孩子受正規的英文教育,只此一家,別無分號。 兒子念的是英文第四組。這個分組有點讓人搞不清,總的說來,入學時英文能聽能說的都在第四組,比方說許多國際公司外派員工的孩子們。沒接觸過英文的、或是英文字彙不夠多的,都在第二組。一年級時沒有第三組,升上二年級之後才有從第四組降下來的或是第二組升上去的。我們認識的幾個英國家庭的孩子都在二年級時改念第三組,原因是口語能力有餘,字彙使用的深廣度有待加強。 第四組的孩子,一年級時,每天要帶一本約莫十頁的圖畫書回來,每頁大概只有一行字,要高聲念給父母聽。不聽還不行,有紀錄表要簽名的,唸完紀錄表書單上所有的書之後,再換一張新的書單。就這樣,書越換越厚,字越來越多,內容越來越深,念到四年級時父母就解脫了,換成帶少年小說回家自己念。他四年級時的老師指定了Roald Dahl的作品,要求孩子們把家裡所有的他的作品都帶來大家交換,看完了一本就寫個幾行的摘要或心得,學期(三個月)結束時看誰念得多。李四的兒子愛唸書可是不愛寫字,究竟念了幾本也不知道,心得摘要只寫了九篇,其中還有偷懶作弊沒過關的:「這是一本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好看的書,我很很很很很喜歡....」那一陣子,我跟著念了不少 Roald Dahl(之前只唸過 The BFG, James and the Giant Peach, Charlie and the Chocolate Factory 及其續集),算是額外的收穫。 兒子是年尾孩子,以台灣學制算起來,他現在應該念小六。可是在法國,小學只有五年,而且是入學當年年底前滿六歲就可入學,所以現在他已經國二了(初中要念四年)。考入小學不容易,考入國際中學更是競爭激烈、困難重重。另文待續。 . 這是國際中學的外觀: . http://www.ac-grenoble.fr/cite.scolaire.internationale/ . 校舍極新,啟用才五年光景,五年前移植的樹都還沒長高成蔭。有B線電車直達校門口,旁邊是G市規模最大的多語圖書館。兒子每天自己搭車上下學,安全方便。這個混合中學含初中部及高中部,各有六個語言組,學生人數超過一千,初中部有五百餘人。由於語言組別多(六個語言,各分三級),五百多個人的課表有三百多種,兒子班上跟他課表相同的只有一個,因為他們英文都在第四組,姓氏的第一個字母相同,所以連科技課分組時也在一起,真是難得呀! |
|
( 心情隨筆|家庭親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