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親健,當遠遊
2013/06/30 09:32:19瀏覽9426|回應0|推薦24

 病人欲言又止。我問,啥事?說~
 她說,離婚後回娘家住,偶爾碰到街坊鄰居,免不了問候,媽媽總告訴這些叔伯嬸姨,女兒「正好」回娘家玩。兩年過去了,還是一樣的說詞。
 媽媽總是認為前夫很好,優秀斯文,常問你為什麼要離婚呢?但日子是我在過,許多生活相處的細節,實在不足為外人道。
 你媽媽始終無法接受現實,她希望你按照她的模式過日子-逆來順受,闔家歡喜,即使只是假象也好;但這不該是妳們這一輩的人生,她的人生已經夠黑白了,何苦再拉著你殉葬?

 是啊,媽媽很嘮叨,總是講她那一套,我弟弟就躲得遠遠的,到南部工作,很少連絡。
 二年的過渡期也夠了,你應該邁開大步,去闖自己的人生。

 可是,姊姊也結婚了,家裡就剩倆老,若我再走開,他們怎麼辦?
 父母幾歲?
 60出頭。
 還年輕嘛,這年紀還不會差到那裡去,你至少還有10年時間可以出外見識,擴大眼界,擺脫原生家庭的影響,與不同的人相處,這會是往後人生重要的資糧,那怕你傷痕累累,這個年紀都還耐受得住。
 快跑吧,越遠越好。
家庭成員的角色與距離亦與時遷變。
 可是…
 可是什麼?這就是你的問題了,你還顧忌什麼?你若貪求安逸,就別想成材。以森林生態為例,生物生存的首要任務,便是繁衍下一代。森林中的大樹也不例外。
 大樹以種子繁衍仔株,有的藉風力傳送、有的被野獸或鳥類食用後,丟棄或排出體外;而掉落的地點,便是種子生根發芽的宿命點。
 大凡落點越接近母株,越不可能順利成長,因為上方枝葉濃蔭常遮蔽陽光,小樹無法行光合作用,屢見凋萎。
 據說,一棵大橡樹每年約可結子二千顆;但能長大成樹的,只有1到2顆。

 人也是一樣,老是宅在家,父母的業習當頭籠罩,你很難跳脫那個業力場域,經年後,你不知不覺複製父母的一切,終於也成為和他們一樣的人。
 從生物發展的角度來看,長此下去,這樣的依附不利於生存。對生物體來說,保持適度的空間與距離,面對來自每日生活的各種難題與挑戰,才是促進與刺激進步的觸媒,此正足以說明「生於憂患、死於安逸」的古訓。
 而父母長年以兒女為生活重心,幾乎沒了自己;到了晚年,宜作適度調整,把眼光拉回,探索自己,尋求存在的真正意義,或者和一些志同道合者交流;總之生命必須在多元碰撞中,尋求成長的契機,而不一定非得死守一灘爛泥,固著某些角色,以致了無新意,甚至窒息欲死。(29/June/2013)
◎臉友回應
夢夢 這篇文寫得太讚了~從依附理論&複製理論,再論及傳統社會觀感與傳統一般父母之狀況,真是~字字真話、字字真心!2013年6月30日12:20
津豪 以動物的角度來看,還真是這樣,下一代長大,就必須要出去自立門戶,唯獨人並不是都這樣!2013年6月30日13:14
旭民 不一定啦!看個人的「轉境」功夫啦!(和父母住,可以趁機度化他們啊!)2013年6月30日16:12
Victor  國人就是太「粘」了,一家人老是粘在一起,走不出什麼開闊格局2013年6月30日20:31
舒活坊 有的父母聽到小孩到外地念大學,想到的不是孩子可以學獨立,想到的是離家太遠。都大學了,是該放手的年紀了!2013年6月30日21:51
李璧如 若引用,請用分享方式,至少給辛苦寫作的人一點基本的尊重。
而不是沒頭沒腦的擷取其中幾段話。公開寫作,這種狀況很常見。
不過提醒還是必要的,否則大家習以為常,失去對人對事的一點敬意,這樣就不太好。同時也讓其他人有線索追尋原出處,不失體貼,也是對作者理念的傳揚。謝謝。2013年6月30日22:21
Victor 我叔叔曾經告誡我們:「雖然他是你的兒子,但他已經不是你的孩子。」誠然!父母要知道,兒子長大到十五、二十歲以上,早就長大該獨立了。雖然他仍然是你的兒子,但他早已不是小孩子。要懂得放手,放他去飛!2013年7月2日 1:32

 

( 心情隨筆家庭親子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rubyskylark&aid=7848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