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過動兒其來有自─別把教育問題推諉成醫療問題!
2011/11/22 01:30:59瀏覽7104|回應0|推薦15

大人的「傾聽」,會讓他知曉被尊重的滋味,

一個受尊重的人,從此才會開始尊重他人,也尊重自己;

孩子需要的是愛與尊重,

絕不是定期服藥─別把教育問題推諉成醫療問題!

 

   任何一件事情,從開始到完成,稱為一個行動週期;一個完整的流程包括,起始、過程、結束。完整地把周期走完,最後都會有一種釋放的輕鬆感,不論結果如何,總之就是完成了〈那美好的一仗,我已打過〉,那麼這件事就會過去;我們會把注意力放在新的事件,人生就是如此週而復始。

   但有些時候,或者因為外力、或者力不從心,有些周期沒能完成,那麼久而久之,它會惦掛在我們的心裡,成為永遠的負荷—那來不及完成的戀情、那無法說出口的歉意、那被壓制的憤怒、還沒清償的債務…,久而久之,鬱積胸次,最終成為生命旅途上無法承受的重,因為始終沒完成,注意力會一直卡在那個關鍵點,表面上也許你完全不在乎,假裝那不重要,其實你始終記掛著這件事,這股負能量必定會逐漸浸蝕消耗我們前進的動力。

   以小孩來說,中國人父母,其實不大把他當回事,管他在幹嘛,小孩有什麼重要事呢?總是呼之即來、揮之即去,不會尊重他是否專注在做些什麼?一再被打斷的孩子,不僅被搞得一肚子火,還要扛那行動周期未及完成的許多負荷,你想他會成為一個怎樣的人呢?煩躁易怒、缺乏耐性、無法專注在當下、沒有創新與負責的動力,甚至無法與人溝通,這些「特質」就這樣被孕育出來了。

  所以一個過動傾向的小孩,不會憑空而生,是什麼因緣造就成他今日的面目,大家有沒有想過這個問題?
   第一,從孕期開始,母親可能就身處一個充滿壓力的環境,體能也不好,沒有充沛的氣血足以供應胚胎成長所需,所以孩子出生之後,成為過動兒的機會比率相對較高。
   其次,就是前面所提的教養條件,心態不成熟、面對能力不足的家族成員,很難培育出健康的下一代。
   第三,整個社會的無明壓力,所謂身心科、精神科的治療與配置,其實常常漠視了人真正的需求,情緒如暴洪,它需要的是疏導,而非壓制,尤其不是用各種有副作用的藥物來控制。

   所以關於這則過動兒的報導,只有署立台中醫院心智發展科劉駿熒主任表示,除非行為常干擾到別人才需用藥物輔助;對這名打老師的小五學生,希望家長和老師先聽他說「為什麼要打人」的心聲和意見。

   這是個有良知的成人,說出他該說的話。那麼,學校呢?老師呢?教育的本質究竟是什麼呢?對於父母已離異的隔代教養、資源不足的孩子,孩子需要的是愛與尊重,絕不是定期服藥─別把教育問題推諉成醫療問題!By李璧如建中堂中醫診所醫師
氣血充足、且被尊重的孩子不會暴怒。

回應臉友:回家已經很晚了,但看到這則新聞,不得不熬夜為文─學生是被教的,而不是被批判的;教育對人應有一定程度的寬容,尤其是對弱勢階級的孩子!而且孩子能表達到什麼層次呢 ?很多細緻的情緒轉折,他未必有辦法覺察或釐清,但大人的「傾聽」,會讓他知曉被尊重的滋味;一個受尊重的人,從此才會開始尊重他人,也尊重自己!看待事情必須要有一個更宏寬的角度與高度,真相我們永遠無法理解──評論的重點僅是一個大的原則,而不一定是這件事情本身,那就是:過動兒的問題根源是心理與教育問題,絕不是醫療問題,不是把他丟給精神科醫師就了事!重點不是這件事本身,而是透過此事,我們能看到什麼層次。在細節上爭執是無意義的。

   學校混合教學,的確是現實難題,這是資源分配的困境。現實中顧不了的,也只能將就,這是人生的無奈與錯謬,果真如此,我們也僅能尊重,尊重無奈現實下所做的任何措施,這都是時空因緣下各種條件的促成。
   不過,正確之道,仍須宣講;所謂取法乎上,所得乎中。清晰的思考架構還是必要的,能否做到,那是另一回事。
   我是一個關懷生命終極價值的醫師,不忍坐視任何生命遭到草率處理──當然給他們吃精神科的藥,他們會立刻穩定下來,但也從此報廢了,他不再是一個全人,而是受藥物控制的人。
   生活中處處是教育,不是只有學校才是教育場所,這是一條長遠的永無盡頭的路。很辛苦,但我會一直寫下去─寫那些作為一個人該說的話。

看書被打擾  小五生狂打女師20分鐘  中國時報 【李坤建、盧金足/綜合報導】2011-11-17

   新竹市某國小一名女老師,十五日在晨間自習時糾正一名資源班有過動傾向的小五特教生,男學童竟突然抓狂,當著所有學生面前毆打老師長達廿餘分鐘,致老師手腳多處挫傷。事件發生後家長未到校道歉,女老師則到醫院驗傷,不排除提告。

 據了解,這名有過動傾向的男學童,父母已離異,目前和祖母同住。小四下學期從別校轉來,雖然被分配到資源班接受職能訓練或心理諮商,但平時還是到普通班和一般生上課。

 前天晨間自習時男學童在看課外書籍,女老師到普通班叫他準備到資源班上課,被「打擾」的男學童不知何故,突然起身用雙手打老師。男學童雖然身高不如女老師,但身材圓滾孔武有力,纖瘦的女老師只能拚命抵抗,直到廿餘分鐘後,學校組長趕到後才停止,但不少學童被驚嚇到說不出話來。

 事件發生後,學校校長和主管被議員叫到議會備詢,第一時間並未通報給市府教育處,等到下午回到學校後了解所有狀況,直到昨上午才通報。

 男學童在外地工作的母親接獲學校通報後,雖然在電話中有向女老師致意,但父親卻說:「要賠多少錢?」讓女老師自尊心受損。

 女老師表示,男學童雖有就醫,但未持續服藥,且未接受她的建議,參加由醫師、治療師與教授組成的鑑定安置會議、導致情緒經常不穩。由於鑑定安置會議未具強制性,她也無可奈何

 女老師說,和律師商議後不排除提告,但強調「絕對不是為了錢」,而是要給男童家長適當的「壓力」,要求男童家長參加鑑定安置會議,接受更密集的職能訓練與心理輔導諮商,並固定服藥,才不會再出現下一個受害老師。

 署立台中醫院心智發展科劉駿熒主任表示,除非行為常干擾到別人才用藥物輔助,對這名打老師的小五學生,希望家長和老師先聽他說「為什麼要打人」的心聲和意見。http://news.chinatimes.com/society/11050301/112011111700062.html

◎臉友回應
Erin Chinghwa 
現代的小孩晚睡,吃冰蓋棉被吹冷氣,氣血充足者幾希矣~我倒是見過許多被過度尊重,父母親教養良好,擅傾聽,卻教出無賴般衝動易暴怒的小孩,一追究,家中牛奶當水喝,消夜吃剉冰,誰之過?2011年11月22日9:42
Erin Chinghwa  我反對精神科的藥物,副作用之多其毒害可見一般,但是天可憐那些需要正常環境學習的孩子,教室裡的一個不定時炸彈,常讓其他學生長期在恐懼及不耐中過活,箇中甘苦大概也只用碰上的學生家長教師才能明白。2011年11月22日9:48
李璧如  to Erin Chinghwa 說得不錯,但那是不智的父母所做的錯誤尊重,那不是尊重的真義。混合教學,的確是現實難題,這是資源分配的困境。現實中顧不了的,也只能將就,這是人生的無奈與錯謬,果真如此,我們也僅能尊重,尊重無奈現實下所做的任何措施,這都是時空因緣各種條件的促成。
不過,正確之道,仍須宣講;所謂取法乎上,所得乎中。清晰的思考架構還是必要的,能否做到,那是另一回事。2011年11月22日9:56
Erin Chinghwa  身邊有個幼兒(四歲)自小便有過動傾向,我偷偷觀察過孩子發現她的舌頭總是鮮紅欲滴無白苔(相較我家孩子),曾讀過林寶華醫師「天使的鬼臉:妥瑞氏症的中醫治療」一書,隱約知道可能是體內的火引發的躁動,我很想給那位認真心焦媽媽建議,或許是飲食或許是生活習慣,或者請她找醫生調理吧?唉~對中醫沒有正確認同我想是有點難吧?無奈啊~2011年11月22日10:07
李璧如 這個火不是真的火,應該是胎藏真元的先天之火的外越,才會躁擾如斯!2011年11月22日10:09
李璧如 是啊,所以重點不是這件事本身,而是透過此事,我們能看到什麼層次。在細節上爭執是無意義的。2011年11月22日10:16
珮妏 現在的教育體制真的不敢認同。老師要教學,行政工作也要做,一個人兩隻手,遇到事情會有好EQ嗎?2011年11月22日7:17
Jess Ng 話分兩頭,其實此事件孩子父母責任最大,連孩子打了人都不願出面向老師了解狀況,老師能做的也非常有限…..像這樣的家庭還有人有空有能力想要去了解「孩子心裡想什麼」嗎?沒有,只有像人球一樣被推來推去,更別談學習尊重….. 2011年11月22日10:32


 

( 心情隨筆家庭親子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rubyskylark&aid=5861536
 引用者清單(1)  
2014/10/02 05:02 【udn】 這有相關產品!情緒 調理 纖體 心態比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