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1/04/11 23:10:35瀏覽8665|回應5|推薦24 | |
百歲毓鋆老師。 四月七日星期四上午,與學弟世勛約好到毓老靈前上香。在辛亥路窄小的巷弄裡,只有兩、三坪的空間,戴著瓜皮帽、黑粗框眼鏡、白髥微揚的老師,依舊不怒而威地凝睇著他的學生。這麼近距離地看著老師,卻在這最後的告別時刻─這兩年一直惦記著想去探望老師,卻也因為之前對老師有份又敬又畏的的距離感,雖然很想在成熟之後,單純地表達一份感恩與尊敬的孺慕之情,卻也因為膽怯—老想會不會攀緣啊,而猶豫躊躇,沒有真正行動,或者說緣分不足吧,如今一切俱往矣。 但曾經存在過的,終會留下一些什麼吧?從遙遠的東北來到寶島台灣,老師日子過著極清簡,卻始終吾道一以貫之,虔心灑播文化的種子,如果不是戰亂流離,我們怎麼可能碰到這樣的人師呢?人事、政事的實戰歷練,讓書本上的知識有了活潑潑的生命,雖然距離當年的了解有一段很大的落差,但我們終會在日後成長的風雨人生裡,再三反芻且回味那樣的振聾發聵,這是多麼雷霆萬鈞的力道啊! 居於陋巷,始終不改其志,一幅「君子以果行育德」的墨寶,實質說明了老師的風骨,即使在這最後的一刻,這個僅容兩三個人旋身的狹小空間裡,卻曾經涵容多大的天地呀,上下幾千年、縱橫全宇宙—多少年來,就在那逼仄的地下室,一點一滴地踐履儒者兼善天下的理想,從最基礎的啟蒙下手,讓童蒙學子得以養正,然後以果行育德,「修德與作學問,就像存錢一樣…」,正如泉方出山而放諸四海,還須曲折縈迴,養其勢以合小為大,老師以身訓示的正是這種孜孜矻矻、不辭細流的乾道進取精神。 初九「潛龍,勿用…龍德而隱者也…遁世無悶…」所遇非時,當斂藏行跡,無待無求,君子但與時以顯隱。老師曾自言60年來,就守這一爻。而九三爻「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君子終日奮進,即使遭逢特殊際遇,若能一秉平常心,危機即是轉捩點。講經論學逾一甲子,造次顛沛必於是,真是徹底體現乾道的終極境界了。 四月十日送別老師,當電腦銀幕放映老師講課的身影,那聲若洪鐘的警醒再度把時光拉回溫州街狹隘的地下室:我們是多麼欠罵啊,卻被罵得既慚愧又昂揚,那股激勵鼓漲著年輕的心,一個人必得成就他自己,必得成材,不學就無術,怎麼能成事?這股入世的熱情,就這樣不知不覺中觽刻在八識田,充盈流動在四肢百骸裡… 老師說,我們奉元的學生都是乾乾淨淨,沒有一點雜染的,人必得去偽存真,沒有去偽,怎麼存真呢? 你們必得好好下真功夫,只要心竅開了,那靈明是用之不竭的… 讀了書就知該怎麼做事,不會做事,是沒讀書、沒讀透… 那鏗鏘有力,從丹田、從生命的源頭發出的諄諄告誡,再度鼓舞著歷盡滄桑的學子,當年一切彷若理所當然,如今這珍貴的最後一課,同樣發出震懾人心的能量。 當年是中文系同學介紹我去念的─其實讀了這些,有什麼好處,我也不知道,反正就是去念了,而且有很長一段時間,幾乎每天上課。當時想,過了這個村,就沒這家店,以後怎樣不知道,反正先把自己「泡」在裡面再說,能泡多久算多久。 然後,上課要不是累得效宰予,就是飛速做筆記,回家也從沒時間再看—你完全不知道、也未意識到,這段時間的薰染,對你的人格、生命的諸多層面,竟帶來如此深刻的、形塑性的影響。尤其在我繞了一圈,深入中醫領域,浸淫其中之後,有時不免想:難道這是老天預先安排好的套路嗎?要我先去老師那裡,打好文化的底?有些當年不懂的資料〈那時是不時興發問的,即使好問、散逸如在下,進了毓門也無形中變成一隻溫良恭儉讓的馴貓〉,多年後研讀中醫文獻時,才真正明白當年老師在說些什麼。隔著年光的長河,那一剎真有莫名的感動。 老師常年掛在口邊的:「嗜欲深者天機淺」,人必以德為本,一有私欲就壞事。他也強調守戒,「講很容易,做很難,所以有成就的人很少,就因沒修己的功夫:要想達到一定的境界,必要有戒」。 遍歷人事後,發現人情之艱困莫不由私欲勃發所引致,而克己持戒更屬難上加難。經師所在皆有,浮世夸夸,形色不一,甚且有以服務權貴為榮者,有以拱璧造神自矜者,然經學為探天地幽深、人世隱曲之利器,至真、至貴、至寶,理當廣為流傳,以為世用;豈容俗界自擁為牟利盜名之工具?老師常言,「人之視己,如視其肺肝然」,有學問,沒有人格,那個沒有生命力的學問,就不是真學問了。 而老師那由生命骨血、精誠所化生的薰染與滲透力,早已根盤廣佈,形成無遠弗屆的影響力──在這悽惶的亂世,人生飄蕩如轉篷,幸好有您擎起了文化的大纛,在我們青騃的心底埋藏起華夏人文的種子,經過歲月的暈染,最後它逐漸發了芽、長了根… 我想,老師如果知曉,這個當年懵懂、回家從不看書的學生,後來終其一生消化著當時未及深究的古書,現在竟以這種方式〈中醫〉,在賡續著一點點微芒的文化星火,應該也會感到欣慰的吧!〈辛卯年陽曆四月十一日凌晨〉 註解 三代指中國歷史上夏、商、周三個朝代。 「三代」一詞最早見於春秋時期的《論語‧衛靈公》:「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該詞一直到戰國時期,都是指夏、商、西周。秦朝之後,「三代」的含義才開始涵括東周,並沿用迄今。 儒家喜稱美三代,孔子尤是。如《論語》載,「殷因於夏禮,所損益可知也。周因於殷禮,所損益可知也」。「周鑒於三代,鬱鬱乎文哉,吾從周」。 宋朝朱熹把歷史分化為三代以上與三代以下,「三代專以天理行,漢唐專以人慾行」。 其他相關文章 圓通經脈的身教鴻儒—愛新覺羅.毓鋆 犬馬的天空部落格收錄系列關於毓老師的文章 毓老真精神 泰山頹兮──悼毓老師 |
|
( 創作|散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