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1/06/27 16:30:17瀏覽11194|回應6|推薦67 | |
關於「青花瓷」專書,我手邊買了幾本,而且都是內地的出版品,且這些編著者皆為有名的鑑賞家或者骨董藏家,圖文對照顯得相當豐富仔細。 根據個人所觀察,台灣的故宮博物院缺乏這方面的出版資訊,由於內地近年收藏古玩的風氣日趨盛行,在收藏青花瓷方面,各地都出了不少研究者與專家,鑑賞、拍賣、論文和研究報告,更是年年推陳出新。 青花瓷(blue and white porcelain),又稱為「白地青花瓷」,市場上簡稱為「青花」,是中國瓷器的主流品種之一,屬於釉下彩瓷。 具體製作方式,就是在素色瓷胎上用含錳藍色顏料加以描繪,並且以無色或淺色的釉塗抹表面來保護,然後入窯燒制,其成品底色為純白或粉白,花紋顏色為天青、深藍、靛紫、墨藍等色澤,化學顏料則採用氧化鈷(Co3O4 )來提高亮藍色,或者以描金來裝飾,亦或增添粉彩和暈染效果,同樣稱之。 目前最常見的青花瓷,除了俄羅斯青花瓷,還有中東的回青、鶯歌仿品、臆造品等,一般咸認為中國元、明、清三代的骨董最為珍貴。 中國人對於陶瓷的製作,最早可以上溯至新石器時代,而瓷器的設計與釉彩更是千變萬化,說到青花瓷,這類專書介紹非常詳細,有興趣的朋友建議一讀。 這個題材很早就想寫,無奈有一首流行歌曲橫空出世,個人也不喜歡跟風,所以一切都按照嚴謹的風格來進行,在此不提胡扯的議題。 一般以為的「青花瓷」,採用的是含氧化鈷的鈷礦為原料,並且在陶瓷坯體上描繪紋飾,再塗上一層透明釉,經高溫燒成,都可以自稱為青花瓷。 然而,就骨董層面而言,天然錳料或鈷料燒成後的製品呈現亮藍色,除了著色力強、發色鮮豔、燒成率高、呈色穩定的特點之外,也與一般的青色有區別感。 中國最早的青花瓷,最早在唐朝就開始製作並外銷了,由於工藝技術尚未成熟,所以歷經五代和宋朝,到了元代景德鎮的湖田窯開始大量生產,從此開創了青花瓷的新局。 元朝的青花瓷是比較初步的形式,到了明代之後,青花成為瓷器的主流,並且開始多方採用中東和東非進口的染料,鄭和下西洋且將大量瓷器銷往西亞和非洲,這段時期可以說是官窯量產製作的極盛年代。 官方製作青花瓷做為出口產品,在清朝因為海禁政策完全轉為內銷,清初康熙時期發展到巔峰,並且以元代的釉底紅、回青設計,承襲前明創燒的青花五彩、孔雀綠釉青花、豆青釉青花、青花紅彩、黃地青花、哥釉青花等,創造出更多的衍生色彩與造型。 我寫瓷的旅遊內容,可以參照<長江郵輪之旅(九)瓷都:景德鎮>,不過現在要是去了當地,幾乎能見到的都是近年的仿品,收藏價值並不高(辨認方法:使用簡體字落款,或者現代器型,辨別非常容易)。 近年來,景德鎮的製品,可以說是「一水不如一水」,由於製瓷技術的革新與演進,導致這個發展七至八百多年的官窯產地,只得朝向商業平價品的製作。 這類的風潮使得當地的藝術瓷製品,有仿造從宋代以至於清朝的各種風格,只要客戶想得出來,無論是樂器、家具、飾品,加上各種各樣的擺件,什麼都可以依樣畫葫蘆,所以到了當地想去淘寶,眼睛可得放亮點。 青花瓷所用的青色顏料,最知名的就是蘇麻離青、平等青、石子青、回青之類。 更多的則是化學顏料,要調製古代或現今的流行色澤,只有想不到的,沒有做不成的,所以想購買老件作為收藏,青花瓷的款識要特別注意。 款識,也可稱之為落款或辨識印記,此類有許多不同的內容,譬如:紀年款、吉言款、堂名款、讚頌款、紋飾款等,沒有名氣的作者多數不落款,有落款的當代藝術大家,往往會帶給青花瓷更高的實際價值。 下面這本《仿青花瓷與作舊的鑑別》是極好的青花瓷入門書,好比市場上的唐青花、宋青花、元青花、明清青花等,仿造品或者贗品多不勝數,就連行家也會有看走眼的時刻。 關於鑑定,有位內地古陶瓷鑑定專家丘小君就曾經在電視節目中說:「仿品一定要多看多摸,就能獲得更多的鑑定知識」。 觀察青花瓷骨董,最重要的第一步就是年代,務必弄清楚瓷器所用的青料,接下來是款識,再來則是設計,紋飾和花樣是否具備藝術性,官窯和民窯的價位也有差別,瓷胎和造型則是基礎考量。
這裡就幾項個人所知,彙整基礎知識如下: (一)用色 上圖就是蘇麻離青,也可稱之為蘇泥麻青、蘇勃泥青、蘇泥勃青等,這些名稱都來自於波斯語譯音,產地在波斯,蘇泥麻青(smalt)意為深藍色或繪畫用的鈷藍色粉末顏料,帶有特殊的藍光與金屬光澤。 這類顏料非常少見,屬低錳高鐵類鈷料,青花呈現濃重青翠,容易產生鐵銹般的斑痕,也稱為「錫光」,多見於元代青花,或者明朝永樂、宣德年間的官窯所用顏料,產地均在今日的敘利亞至伊拉克一帶。 中國大陸所產的鈷藍色顏料則多屬高錳類,與西亞的顏料在色澤上差異頗大。 例如最知名的平等青,又稱陂唐青,產於江西樂平,多使用於明代晚期和成化、弘治、正德年間,成色淡雅、青亮,如今統稱為成化青花。 另外還有石子青(上上圖的三本介紹,左邊那冊封面就是單純的石子青繪製),簡稱石青,同樣產於江西,產量較大但發色灰暗且容易發黑,民窯(民間瓷窯)普遍採用此種顏料,官窯則將之與回青當作調和之用。 回青,除了西域、新疆、雲南等地都有生產,主要是回族使用並且朝貢給中原王朝,發色藍中泛紫,由於顏色發散,多數都和石子青混合使用,明代嘉靖至萬曆期間都用這類顏料。 可參見王宗沐《江西大志•陶書》,其中就有一段:「陶用回青,本外國貢也。嘉靖中遇燒禦器,奏發工部;行江西布政司貯庫時給之。」 有人認為歷史上具備穆斯林風格花紋的瓷器都應稱為「回青」,當時本是狹義的說法,這類使用回青的青花瓷,後來廣義上也就如此稱呼這些外銷或回教地區所產的青花瓷了。 關於調色方面,還有分為上、中兩種。 上青,就是混入大約一成的石子青,用於混水填色,讓發色青亮;中青,則是混入四成的石子青,作為設色來勾勒花青圖案的輪廓,使得筆路更為分明清晰。 又有浙料,或者稱之為浙青,產於浙江紹興、金華,是大陸顏料最上乘的選擇,由於發色青翠亮麗,從明代萬曆中期到清代,幾乎景德鎮官窯的青花瓷均採用這種浙料。 數量少的還有珠明料,由於顏料產於雲南偏遠小縣,在明代開發之後纔有使用,最著名的就是宣威料,這種顏料發色鮮豔純正,康熙時期官窯青花多採用這種顏料(上上圖三本書的右邊那冊封面就是了)。 上面影片是大陸央視的專業介紹,引用自:http://youtu.be/TObx-YDiJuw 化學顏料的使用,在歐洲更為常見,即用化學製品的氧化鈷,來進行配製的青色顏料。 這類《尋寶》或《國寶》節目,是大陸中央電視台幾檔藝術品收藏的權威系列報導,另外還有各地的尋訪與考古資訊,領域涵蓋陶瓷、書畫、玉器、青銅、雜項等文化收藏領域,個人對此相當推薦觀賞。 影片裡面有不少近代的化學顏料青花瓷,但與中國的瓷器有明顯差別,其發色紫藍、純粹、濃豔,但顯得輕浮庸俗,附著力很差,除了價位低廉許多,有時摸著就會掉色。 以青花瓷而言,中國大陸所生產的天然青色顏料,除了具備獨特的美感,還能夠保持千年不變的顏色,這也是世界各大拍賣場為何獨鍾內地青花瓷骨董的緣故。 中國的青花瓷,繪畫裝飾種類繁多,用色清秀素雅,瓷器底部還有文字雋刻,並且多方製作圖案款識,使得市面上骨董種類繁多,各個時期的款識均有鮮明的時代特徵,這方面不得不特別注意。 (二)款識 前面所述,青花瓷有所謂的款識,也就是落款和題字的形式、種類,作為年代、藝術家、區域性或特殊標誌,主要可分為紀年款、吉言款、堂名款、讚頌款和紋飾款五大類。 紀年款,顧名思義就是針對年代或者帝王年號來落款,一般都是官窯必備的特徵,在青花瓷上用寫、刻、印記等方法,來標明瓷器燒造年代,這種款識稱之。 另外一提,而明代以前的唐宋或五代,由於不紀年,在考證方面有困難度,多數需要儀器檢測,若有落款則必為假貨。 中國古代瓷器款識,從明成祖以迄清末,均以紀年款識為主。 官窯對於帝王年號,或者是朝代的刻印,都有各自的設計,而這類年款通常以天干地支來表明,另外也有年號的干支款,此類官窯青花瓷就是骨董收藏的上品。 譬如明代最多的就是永樂和宣德年間青花瓷,官窯出品的青花瓷上開始出現紀年款是明成祖時期官窯的特色,篆書字體飄逸流暢,在篆體的邊緣則會裝飾蓮瓣紋。 宣德款則是市場主流,多見楷書,字體也比較剛勁。 成化款也是市場寵兒,落款氣韻雅致,有顏真卿的厚重感,由於官窯大量生產,和嘉靖年間筆鋒典雅,風格相左,景泰開始款識從器心移到器底,款識正統的是福字款,還有太平款、大明年造款等,天順有紀年款、梵文款等,明代永樂、宣德以訖清末,青花瓷器上的宋體、仿宋體、宋槧體落款也曾見過,而不同落款往往會成為相當強烈的斷代判別資料。 明代紀年款有一句專業用語「宣德款多,成化款肥,弘治款秀,正德款恭,嘉靖款雜」,還有「永樂篆款,天啟胎粗、款薄、多人物,崇禎無官款」等作為歸納,這是辨識明朝青花瓷骨董的基本常識。 上下兩張圖,就是很明顯的清代青花瓷。 清代康熙時期,落款楷書字體工整,青花料色鮮麗,是收藏家普遍都喜歡的特質。 雍正款的官窯皆為楷書,字體蒼勁有力,格式講究,符合皇帝性格。 乾隆、嘉慶、道光款多為篆體,這幾位皇帝學問都很好,清高宗時期的還見過漢隸款,多數字體排列緊密,四方造型猶如在青花瓷底面蓋上一枚枚篆印。 民國以後海峽兩岸出產的青花瓷,則走歐式風格,而且瓷器擺件數量少了,製品制式又沒有太高的藝術性,近年還多數拿去製作首飾,且彩瓷較多,若是打撈骨董殘片來鑲嵌還好,但是市面上仿品琳瑯滿目,反而少見單純的青花瓷設計。 反觀內地的款識,由於多數從景德鎮等知名產區出口,所以一般會有「江西瓷器公司」幾字為落款,而且採取的是繁體款(台灣正體字)來留下楷書款識,而不會使用簡體字;此類落款秀逸,且有英文款識「CHINA」出品,是近代出口青花瓷的標誌而具備官方證明,以避免仿造或贗品,這也是青花中最早使用的英文款。 關於民窯方面,青花瓷為了避諱,民間多不敢使用紀年款,至多有「大明年造」或者「大明年間」等字樣,體裁草率且水平普遍較低,市場上價位也不及官窯產品。 至於書寫得比較隨意的吉言款、堂名款、讚頌款和紋飾款幾類,如字面所述,都在於強調特殊的使用性質。 古人餽贈瓷器,譬如逢年過節或者婚嫁慶典,就會讓民窯來製作青花瓷;亦或祭祀禮儀、生辰滿月、新居落成、商號開張等,也會有吉言款、堂名款、讚頌款的不同意義,有些藝術家則喜歡使用特殊的紋飾款,這類製品的青花瓷,一般來說價值普遍不高。 也有的青花瓷有異同工之妙,會製作大型花瓶或匾額、紙鎮、瓷枕一類,書寫含有吉祥寓意的詞句,或以典雅的堂名、人名書寫在瓷器上,作為私家收藏的標誌,後者的收藏價值較高。 有的瓷器底色比美白玉,潔淨光潤的色澤極為動人,比起特色款識,或者篆刻行文,都具有非常強烈的特色。 (三)圖樣、瓷胎 青花瓷在近年不少窯址出土了大量寶貝,還有一些則是海外拍賣回流內地的珍品,譬如唐朝青花的產地為河南鞏縣,或者揚州出土的青花瓷片,就表示這裡的骨董都曾經是一千多年的唐代,當時中國和西亞進行進出口貿易的舶來品產物。 一般而言,元代以前的胎質較為粗鬆,燒結度較差,底釉往往白中泛黃,質理都顯得缺乏美感。 我家裡本來有一只韓國客戶贈送給母親的青花瓷,據稱那只花瓶是宋朝流落到南韓的寶貝,不過由於地震摔破了,碎片也讓我媽媽扔進垃圾車;按照當時的個人判斷,應該是那位韓國人胡謅的,不然我就不會在此寫部落格,早就發家環遊世界去了。 由於從唐朝至清朝,東南沿海的揚州(揚州為唐代重要港口)、泉州(泉州為宋朝至元代重要港口)、福州(明代至清朝的港口)、廈門(清朝對南洋出口港口)等地,就是對外貿易的門戶,因此這些地方要尋找青花瓷古物或進口骨董,也有依據可循。 早期有描繪魚藻紋的瓷罐,後來多為花草紋,到了元代以後,典型的中國傳統花草,轉變為人物和幾何圖形,取材更為多樣化,甚至有典型阿拉伯圖案紋飾的草葉紋。 從上述港口看來,唐至清朝出土的青花瓷,較多的地點可證明唐宋青花多為外銷,而宋朝的藝術層面不高,最後走向了衰敗,式樣也不多。 藝術層面較高的,反而是元代青花,紋飾除了早期的菊花紋、圓圈紋、弦紋、線紋等,青花發色不會有較濃、發黑的問題,已經可以調出更美的較淡色澤。 元青花具備成熟的調色技術,兩岸故宮博物院藏的青花瓷,最知名的就是近年回流的許多青花瓷,由於內地經濟發展而許多商人願意出高價買回國寶,並且無償捐獻給政府進行展覽,相當使我感到驚喜。 成熟的青花瓷,出現在元代的景德鎮,以迄明清,此處都是青花瓷的官窯及重點產區。 元青花瓷的胎由於採用了瓷石加上高嶺土,這樣的二元配方使得瓷胎可以使用更高的燒成溫度,焙燒過程不易變形,所以器物的胎體更為厚重,造型結實飽滿,縱然胎色略帶灰、黃,但是整體依然具有相當特殊的美感。 元代的底釉,分為青白和卵白兩種,具有比較混濁的乳白色(請參考下圖照片),而不是比較白淨的底色。 由於蒙古西征的關係,被征服的西亞國家,其顏料大量東來,使得江西等地的高錳低鐵型青料,青藍偏灰黑的濁色得以調製得更美,泉州進口了古波斯的低錳高鐵型青色染料,青翠濃豔,缺點是會因時光變遷而產生鐵銹斑痕,但調色之後就能改善兩者的缺陷。 天然染料並用調製的情況,改變了唐宋時期的青花設計,器型也受到西亞影響,器物底多呈現砂底無釉,有火石紅(請注意下圖底部色澤)。 元青花的紋飾,最大特點是構圖豐滿,由上至下層次多而不亂,並且繪製歷史人物,還添加了西亞風格,流暢有力的勾勒渲染,用色沉著平穩,反而不像唐宋或者五代器型那麼呆板單一。 主題紋飾的題材豐富,除了人物、動物、植物、詩文,特色在於牡丹的花瓣多留白邊,龍紋為小頭、細頸、長身、三爪或四爪、背部出脊,由於蒙古人不像漢人對於龍有特殊崇拜,因此繪製的龍矯健而兇猛,與其他時期的龍形殊異。 由於圖案必須吉祥,並且具備祝福的象徵意味,主題以外的輔助紋飾,多為卷草、蓮瓣、古錢、海水、回紋、朵雲、蕉葉等,對於道家雜寶、花開如意、三階祥雲的老套設計之外,還加上了垂柳或者草葉,注重整體的畫面質感,且多數不留白。 下圖是我在去年八月在上海浦東機場所看到的重要骨董,拍賣價格高達兩億多人民幣,就擺在機場登機口旁邊,卻沒有人注意到,我個人當時還相當痛惜沒人識貨,內容可參照<上海浦東機場,有看頭!>一篇。 到了明清時期,可以說是青花瓷器達到鼎盛,卻又走向衰敗的時期。 最高峰大約是明朝永樂、宣德時期,青花瓷發展的第一個高峰,製作相當精美,而且以對外貿易發達而著稱。 第二個高峰期,則是清初康熙年間,由於朝廷製作官窯,且創造了特殊的五彩青花,使得青花瓷發展到巔峰。 到了清朝中期,雖然乾隆(清高宗)以後大量發展粉彩瓷器,但是彩瓷的發展,卻是對青花瓷的製作警鐘,導致專業的官窯語民窯都減產,使得青花瓷逐漸走向衰退。 到了清末的光緒年間,由於朝廷提倡,曾經一度中興,發展了第三個高峰,但青花瓷的製作最終依然無法延續康熙時期的盛勢。 民國之後,沒有製作嚴謹、精緻的官窯,隨意、灑脫且畫面寫意性強的民窯也沒落了,青花瓷反而成為骨董市場的流落品,更因為戰亂被外患的歐美各國強奪搶掠,多數遠遠流落外地。 (四)青花瓷「仿品」的盛行 可以說,青花瓷的繪畫吸收了中國古典繪畫技法的元素。 青花發色各有不同,從淡藍到泛灰,或者暈散至鮮明,由元代多層裝飾的布局遺風,到題材變化多端的明清設計,或者佛家八寶與道教雜寶,畫作題材不一而足。 關於瓷胎,瓷器的底足是平切、砂底無釉見窯紅,或者出現年款等,都訴說著青花瓷不同的年代與製程。 以工藝水準來說,如果去觀察近幾十年的製品,對照唐、宋、元、明、清的骨董,個人有一種強烈的感覺,那就是今不如古。 過去的設計精緻美觀,而由於市場需求,為了混充骨董,許多人特別去研究古人的發色、器型、圖案,而沒有繼續創新,所以市面上出現了一批仿造的僧帽壺、綬帶扁壺、花澆等非漢文化的器型,還有各式各樣的鍋碗瓢盆、瓶罐甕盤,反映了現代利益導向的角度。 或許與外域、外族的文化交流與融合,是促成青花瓷設計的泉源,但是今日藝術家走到了創作盡頭,而不斷就如何仿製推陳出新,並且以此欺瞞消費者,往往讓人想要搖頭嘆息。 沒有創意的年代,思想輕浮、利益導向,只為了符合仿造的發色、鐵銹斑痕、紋飾描繪等,或者研發底釉更白,拓印名人或官窯落款,已經成為了常態。 在書中曾經提到,說是明朝正統、景泰、天順(西元一四三六至一四六四年間)三朝,由於政治動盪、天災人禍等因素,影響了經濟衰退,譬如正統即位之初就多次下令「禁造官樣瓷器」,武英復辟導致官窯重整、政局混亂,再再導致這一時期瓷器數量銳減,陶瓷史上稱之為「空白期」。 但就個人觀感來說,古代的青花瓷遷就於政治因素,現在的青花瓷則是乏人問津。 因為多數人都想要大發利市,因此造假仿古的問題不斷產生,而考古蔚為主流,人們將青花瓷視為骨董,創意因而式微。 總的說來,可能一般人會覺得青花瓷屬於過去,而個人也無法買得起任何高價藏品,頂多看看幾本書、研究一下博物館的展品,在這幾年了不起買兩件小小的青花瓷飾品,別的也沒鈔票可以挑了。 (五)青花瓷收藏要點 我有兩件青花瓷項鍊,一條是上圖的玫瑰花樣純手工製品,純銀鑲嵌的小型香水瓶,來自於母親到俄羅斯旅遊購回的紀念品。 這樣的設計,一看就是現代作品,價值不高。 不過,這色澤和內地的石子青很像,發色淡雅,深灰之中帶了很淺很淡的灰藍色,細看還有有鐵銹斑,根據個人判斷,製作時間差不多在廿年以內,我也收藏差不多十年之久。 大陸、台灣鶯歌陶瓷、東歐或西亞的成品,有設計和用色上的差異,內地的青花比較典雅,歐陸的趨向華麗,鶯歌的則是強調設計感,但我要說真話,後者的價值感較低,但藝術性還不錯。 紋飾佈局是內地骨董的特色,每朝或各期都具備難以仿造的品質,由於是官窯為主,設計繁密而美觀,胎質非常細膩,釉質細潤而有玉質感,這是任何地方相較於元、明、清三朝骨董所完全比不上的。 其他地方的青花瓷器型、胎質、釉質都差得多,除了氣泡密集,還有顏色容易脫落的問題,底部也不會特別注意。 譬如明朝青花瓷器底可見窯紅、粘砂、跳刀痕等現象,還有的發色不盡相同,使用天然青料更是五花八門,化學顏料反而大有不及。 以骨董而言,器物類型豐富,工藝水準高超,青花發色變化多樣,畫法氣勢磅礡,有勾勒、渲染、皴法等並用,繪畫精細且色階複雜,反而更勝五彩繽紛的現代樣式,這也是元、明、清三朝的青花瓷備受推崇的主因。 「青花瓷」一直是非常有趣的題材,有時回顧自己的兩件收藏,譬如下圖這件純銀包鑲的墜子,當時北京潘家園賣價大約台幣兩千塊,現在可不只這個價位了。 如果想尋寶,可以到上海老街藏寶樓,或者北京著名的古玩市場潘家園逛逛。 潘家園曾經是個製造驚喜的地方,能淘到好東西,上圖的墜子就是其中的「打眼」成果。 以專業角度來說,在內地稱之為「打眼」和「撿漏」。 挑選或者淘寶能挖掘出好東西,這樣的事情每時每刻都在世界各地發生,一般來說「撿漏」可遇而不可求;「撿漏」其意義就是尋找骨董時找到別人沒發現的好東西,固然表示賺了,但相反意思的「打眼」,卻不一定等同於賠了。 收藏骨董的誘惑,在於某些人眼力好,僅花費很少的錢就淘到了物超所值的東西,玩家稱之為「撿漏」,但這樣的情況並不多見,反而是「打眼」受騙的結果最多。 我常常說點肺腑之言,對於任何種類的骨董,新手請盡量不要碰觸,譬如玉或者青花瓷,偶爾可能「撿漏」,但不具備基本辨識能力,或者能夠如本人一樣在機場、飯店還擁有追尋美的性格,建議不要亂買東西。 如果有興趣,個人在飯店發現好東西的文章可參考<喜來登飯店的視覺饗宴>,在上海浦東機場的淘寶內容如上面所述,就不多提了。 買對的東西、好的東西,以青花瓷而言,重點要看胎體與色澤,判別年代的龜裂紋是否一致,且不會有龜裂紋大小不一的問題,再者必須發色鮮明,或者是否有鐵鏽痕跡,這些都是關鍵點。 明代的青花瓷是底部白胎,沒有元朝的火石紅痕,或者元代的回文是一個一個,沒有連綴如明代的回文那樣,總是兩個兩個連在一起,類似青銅器的竊曲文,因此在市場上不少都是所謂的「臆造品」。 「臆造品」就是不同年代的東西卻出現在同一件器物上面,仿品製作得特別仿真;它不是仿得不像的「仿品」,也不是完全假的「贗品」,可能會是如我所說的年代稍晚、後人企圖混充年代而仿造的「臆造品」。 好比我收藏的青花瓷銀墜,上面的花樣是元代的,胎底也是元代的火石紋,描繪風格卻像明代民窯,用色像是珠明料且有少部分鐵鏽斑,當時以為買到六百多年的骨董,可惜我沒有注意到龜裂問題,本以為是「撿漏」,或者又「打眼」,但根據朋友的確認,這東西是清末至民國的「臆造品」,就算年代不到明朝,也是個少見的平價小型骨董殘片。 産銷成鏈或者古玩街上,想要「撿漏」多數是作夢,除了假貨充斥之外,陶瓷的胎和釉方面的做工複雜,譬如胎子、色澤、邊飾、口沿和圖樣等,或者細節一點,好比元代是外模在裡面將瓷器托出來的,而不是手工拉坯的,或者是否包漿完好、品相完整、承傳有緒,都是觀察青花瓷的要點。 青花瓷的出版品,個人順便推薦《空白期青花瓷》和《康雍乾青花瓷》等專業學術著作,中國文物的學問太豐富,不讀書是絕對無法學習得更深入的。 譬如,僅在明崇禎一朝某些青花瓷的器身有過隸書,或者清初青花瓷的隸書款識大量存在,亦或博物院藏的各種青花書款,全都是外行人所不會注意到的細節。 可能現在人製造的「贗品」,日後會成為「仿品」,或者數百年後的「臆造品」。 因此我的晚清至民國仿品,用今天的話來說,就是「臆造品」,骨董的認定必須有時間相對性,比如乾隆仿明代宣德的青花瓷,清高宗時期的專家就會稱之為「贗品」,而光緒年間的人可能會認為是「仿品」甚至是「臆造品」,而在未來這東西就會成為「骨董」了。 「書中自有顏如玉」這句諺語,或許是很多人想要「讀萬卷書」的理由,對於個人而言,我能夠從書中發現的,也包括漂亮如玉的青花瓷。 我和母親的差別,就是她喜歡蒐集彩瓷的擺件,而個人更傾向於欣賞青花瓷,並且從「行萬里路」之中看到更多的新事物,也能陶冶性情,從觀察真品之中得到鑑定的初步知識。 「知行合一」或許在個人對於青花瓷的研究中,也能表現出一點小小的成果? ... |
|
( 創作|文學賞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