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2008/01/25 23:32:41瀏覽1139|回應0|推薦3 | |
午膳後,又躺回床上,偶然在後腦杓摸到個又腫又痛的包,或許是跌下來時撞傷的,也有可能摔成了腦震盪,她總覺得頭暈目眩,昏昏沉沉地打起了瞌睡。 不知道睡了多久,迷迷茫茫之中,忽然感到有人觸摸自己的身子,她一個哆嗦,便掙扎著要醒來。 剛要睜開雙眼,頓覺身邊一涼,左手已被人握住。 伊陟正坐在她的床邊,右手扣住她的腕脈,濃眉微擰,目光清亮地盯著她,另一只手挑開她散落臉頰的發絲,五指順勢撫過她的額、臉、鼻、唇……那溫柔的手指輕輕滑過她的下巴,指腹上的厚繭摩挲著,帶來一陣令她心悸的麻癢。 「妳醒了。」 她僵硬地躺著,不知應如何反應,或者是該說些什麼。 只見伊陟又傾身靠了過來,準確摸著了她腦後的凸起,柔聲道:「還疼不疼?」 她搖搖頭。 「我本來還擔心妳,現在看來並無大礙。」說著,揉了揉她披散在玉枕上的長髮,在黯淡的燈光下,他的神色似笑非笑,讓她覺得有些心慌。 她的身體還是個十二、三歲的中學生,自己和這人的關係也不能確定,若是依照歷史上的描述,伊尹有兩個兒子,一個叫做伊奮,另一個就是頂頂有名的伊陟,後來在太戊帝的時候當了丞相,史上說他酷肖伊尹,也是個賢臣。 但是伊玉呢?他和伊玉又是什麼關係? 這雙手的感覺很熟悉,在來到這個世界的時候,第一個見到的就是此人,憑著《史記》上的記載,還有司馬遷那樣心胸狹小的論述方式,這個伊陟能讓太史公「贊」了,就像伊尹能夠當得起一個「賢」字,肯定不是壞人。 只聽伊陟又說:「自靈山歸來,妳身子不爽,好好歇息吧。」 靈山?難道是史上所說、上古時期盛產巫覡的巫山? 伊陟又握了握她的手,微笑道:「我讓奚潛來了。」 奚潛?那又是誰? 當她的頭腦還處於一片混亂的當兒,伊陟已經起身,走到內室的布帘那裡,俐落拍了拍手,接著讓人快步近前。 手背上傳來刺痛感,她抬眼一瞧,只見一名花白鬍鬚的老者坐在旁邊,手捏一支細針在她手上戳了幾下,隨著他的手動來動去,一陣陣刺痛接二連三泛濫開來,趁他換針之際,劉玉瑩連忙抽回手,翻身坐起。 「巫大人,請稍安勿躁,讓老夫為您施針。」 針灸手法甚多,譬如進針,就有沖刺、壓刺、撚針、飛針、彈針等,行針時又有撚轉、提插、搖針、震顫等各種組合,左手行針,右手還需配合,如指切押手、夾持押手、舒張押手、提捏押手等;劉玉瑩詫異地望著老人,沒有想到的是,原來三千五百年前就有了針灸的診療方式,唯一和現代不同的是施用的針,現在中醫用的分為好些種,但這大夫的銀針卻只有一種模樣,手法也就兩、三套,刺的穴道也就一個。 可這兩個穴道卻讓她十足驚訝。 基於考古學的專業,各種與歷史有關的學科也都會沾上點邊,回想起大學時曾經寫過《黃帝內經》的論文,她不自覺地說:「這針紮的是合谷和列缺兩穴?」 老人微哂:「沒錯。」 針灸指的就是用針刺或艾灸的中醫療法,人體有十二經絡,以應十二個月,有三百六十五節,以應一歲,其實就是說人的要穴有三百六十五個,《黃帝內經》是現存最早的醫書,傳統上認為成書於春秋戰國,針灸的改進與發展,經過了石針、骨針、竹針、陶針等階段,商朝開始運用金屬針具,因此這老人為她現場施針,用的還是銀針,讓她心中一陣感慨。 被一個幾千年前的巫醫治療,手上紮的還是三千五百年前的針呢,這是不是很神奇? 雖說有些感動,可是老人接下來的話,卻讓她皺起了眉頭。 「合谷穴屬陽明大腸經,位於虎口(即拇指和食指中間開手)上面一指半處,可治頭疼、面腫、瘧病、熱寒之症,還可治齟(齲齒,即蛀牙)及鼻衄(流鼻血),針須入五分深。」 見她一臉驚詫,老人微微一笑,又要紮下另一針:「列缺穴乃肺經絡穴,腕側撓骨邊緣便是此穴,用以治頭疼、遍身麻痺、痰涎湧出,顱頸之病皆能用此穴治療──」 劉玉瑩忍不住發問:「停!你是誰呀?」 「啟稟大人,老夫是御醫館醫人奚潛。」老者緩緩答道。 「我只是頭疼,哪有什麼病?」 「大人無病,似有輕微不適,施針後就好。」 「你怎麼懂得這些穴位?」 奚潛呵呵一笑:「這是大人親授予我。」 「這……」劉玉瑩知道自己露了餡,忙道:「我傷了頭,有些事情忘記了。」 不管以前那個伊玉懂些什麼,或者這本來該在最少五百年後纔有人曉得的穴位,為何會在商朝初年出現,暫且不論,裝作失憶,應該不會有問題吧? 沒想到,奚潛微微一笑,又說了一句匪夷所思的話:「……果然如此。」 「我不懂您的意思。」 奚潛道:「三天前,巫大人和老夫一同從靈山歸來,當時大人已經得著神諭,示下醫館眾人,說是祭典當日會遭逢意外,並且喪失記憶,因此──」 這話聽得愈來愈詭異。這麼說,那個伊玉真的有未卜先知的能力,可以預知未來? 只問道:「我真的教過你這針灸之術和認穴之法?」 奚潛微笑:「巫大人只傳授老夫認穴,針法還是第二回使。」 「那你還紮我?」她心下有些不快。 讓一個陌生老頭兒隨便紮兩下,還是個只摸過一次皮毛的生手,對著這樣的重要大穴戳個洞,這不是自找死路麼? 奚潛老臉上的笑纹加深:「只是安神,無妨,呵呵。」 |
|
( 創作|連載小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