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蘇起的選擇
2011/08/16 10:09:28瀏覽1575|回應1|推薦13

 (中國時報檔案照片)

報載前國家安全會議秘書長蘇起接掌「台北論壇」後,將擴大基金規模,邀請產官學人士共創一個朝野對話平台。媒體初步反應並不看好。

蔣經國時代,朝野激烈對峙,當時胡佛、楊國樞、李鴻禧幾位學者曾發起朝野溝通,得到與論支持,但影響微弱。黨外勢力更強後,國民黨由梁肅戎出面,邀請康寧祥共同推動朝野溝通。經過多年發展,朝野兩黨從溝通中各自獲得政治利益,梁肅戎也因而壯大政治實力,康寧祥反而受創很深。

 

30年後,蘇起出面整合朝野溝通,難度比當年梁肅戎更高,風險更大。梁肅戎當時身居要職,握有蔣經國尚方寶劍,國民黨仍然牢牢掌握軍、情、特、司法力量,他有資源,今天蘇起可能只有老長官-馬總統的祝福。

 

不過,從歷史格局、社會力結構的大潮流角度觀察,蘇起的路雖然充滿荊棘,卻是一條台灣飛走不可的路。老實說,台灣不在這條艱辛的道路上奮步向前,終將淪為第三世界國家,或成為中國版圖的一塊雞肋。

 

朝野政治惡鬥,只問顏色、不問是非的現象必須改變。美國債評等調降的主要理由,不在國債過高,或有任何賴債風險,而在於政治惡鬥造成長期財政收支不確定性與政府決策能力危機的風險,美國經濟遠景因而受到懷疑。台灣政黨惡鬥與美國相較,恐怕有過之而無不及,長此以往,台灣不但民主不可能深化,人民素質不可能提升,民主將永遠停滯在初期的不穩固狀態,經濟長期展望也將令人悲觀。

 

大陸的變化更促使朝野必須展開對話。大陸已經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在東亞地緣政治扮演與美國同桌博奕的角色,台灣不能永遠停留在冷戰時代,依附美國與中國保持以鐵幕相隔離狀態。馬政府一切努力,只是為了帶領台灣進入21世紀,設法與中國大陸謀取永遠和平,至今他仍然堅持不獨、不統、不武三不政策,與大陸簽署的所有協議只是務實面對現狀,希望為台灣爭取最大利益,並無出賣台灣利益或有利大陸併吞台灣的疑慮,但綠營始終以「賣台」定位馬英九,讓許多有利兩岸合作、面對世界亂局有機會共創雙贏的政策,馬政府卻裹足不前。

 

全球經濟版圖與戰略格局正再巨幅位移過程的過程,包括大陸海空軍力量已穿透太平洋第一島鏈,反介入軍力部署已經完成,美國航母是否能繼續扮演1996年飛彈危機穩定台海情勢的角色,已有疑慮。中國經濟崛起,美國經濟正走向下坡。這些發展都是前所未見,台灣應如何因應?

 

這是一個大變動的時代,台灣無論要經由中國走向世界,或經由美國走進世界,已是一個迫在眉睫的選擇,無論作什麼選擇,都需要尋找台灣最大公約數。期待起能夠找到這個公約數。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rong3827&aid=5543786

 回應文章

楊義煌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2011/08/18 02:57
台灣朝野政治惡鬥,只問顏色、不問是非的現象
實在讓有理想 想為國家作事的人退縮

國民黨可以和共產黨談 卻不肯開門和民進黨談
想聯合共產黨 鬥倒民進黨的心態 可議 可嘆 可惡 可憐

民進黨只要碰到共產黨就反彈 反抗 也只問立場 不問是非

須知政黨的最高宗旨 在於追求大眾的福祉 若是和共產黨能夠談出一套對台灣大眾有利的將來 何必因為意識形態 而喪失良好機會

台灣內部 必須儘快取得國家路線的共識 別被共產黨給分化了
否則永遠的內鬥 就像戎兄說的 淪為第三世界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