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台灣對中共六中全會改革的觀察與期望
2011/10/18 10:15:33瀏覽1230|回應5|推薦15

  中共十七大六中全會於1015日至18日在北京召開,大陸正面臨2 012年政府換屆、地緣政治周邊環境惡化、全球經濟下行與內部通膨壓力、社會貧富差距擴大的公平問題及社會力鬆綁等問題的考驗。六中全會將就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等問題進行研討。大陸面臨複雜的內外挑戰,需要審慎因應。 

 

  《旺報》於1012日舉辦「對中共六中全會改革的觀察與期望座談 會」,邀請中央研究院院士胡勝正、政大國關中心研究員劉復國、銘傳大學公共事務系教授楊開煌、台灣師範大學東亞系主任蔡昌言、世界與中國研究所所長李凡(大陸)與談,《旺報》總主筆戎撫天主持。 

 

  以下為座談會摘要。 

 

  戎撫天:大陸現在國民所得與台灣民國60年與70年代交替之際相當,當時台灣正處於美麗島事件後政治高壓肅穆、經濟快速成長的情境。到了1985年國民所得達到4千美元後,國民黨處理政治開放問題的態度就跟之前完全不同,這表示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就會帶動社會及政治環境的變遷,政府就必須回應。大陸目前正處於當年台灣進行政治、社會改革的時期,這次中共十七大六中全會的重要性就在此,一方面為明年的十八大作準備,另方面要討論如何回應政治、經濟、社會的改變,所以是一次重要的會議,我們將從經濟、國際政治、政治社會等層面進行討論。 

 

  獨立參選人前仆後繼

 

  李凡:談大陸問題,一個是經濟問題,從目前趨勢來看,國際經濟往下走,不是一、兩年,有可能是10年。大陸的增長勢頭有可能會下來。如此一來,也要為經濟高峰往下走有所準備。這種經濟情況會對政治產生非常重大的影響。 

 

  大陸政府與社會的關係已經是不大好,社會運動風起雲湧,基層人大代表(獨立參選人)的前仆後繼,即便政府再怎麼打壓,民眾還是出來選。表明社會對地方政府的不滿,這種矛盾激化得很厲害。 

 

  另外這也表明,中國社會的發展已到了新的階段。國民所得到了4 千美元後,老百姓希望有更多自由、民主、對政府的監督和批評的空間。在新媒體的環境下,老百姓很容易看到政府的作為。 

 

  政府想躲開老百姓監督也越來越難。我們可以預計隨著經濟的不好、隨著地方政府的表現越來越差,矛盾越來越突出。溫州高鐵事故又凸顯中央政府可能又比地方政府還差,老百姓對政府的評價越來越低,導致合法性與信任危機。 

 

  從十七大六中全會到明年十八大,會是中國社會的轉型期。核心問題,政治改革要不要搞、怎麼搞?首先是要不要搞的問題。溫家寶在達沃斯論壇上(政改)講的很細,政改的壓力越來越大。在未來一年的交接期過程中,中共能否產生挽救局面的政策,重拾老百姓信心,得看這一年的安排。但從前景來看,不是很樂觀。 

 

  人幣自由化考驗經濟

 

  胡勝正:大陸目前面臨短期及中長期問題,短期問題是美國參議院通過「操縱貨幣法案」,2008年金融海嘯後,各國經濟復甦不如理想,相對之下,大陸是一枝獨秀,出口表象亮麗。由於出口貨物屬日常用品,較不受歐美經濟變動影響,因此大陸出口一直相當穩定,卻招致歐美等國的不滿。美國去年期中選舉,執政的民主黨失利,歐巴馬總統只得從提振美國國內經濟來增加就業,去年到亞洲訪問時,提出 5年出口要加倍,唯一的辦法就是逼人民幣升值。美國眾議院與參議院相繼通過匯率操縱法案,這是政治姿態,最後不會成行,但至少紓解了美國國內壓力。 

 

  短期的中美貿易衝突與匯率問題,大陸可接招或不接招,若不接招就是讓人民幣升值,接招就是維持人民幣幣值,但是會通貨膨脹。大陸通膨問題並不嚴重,但食品價格上漲很容易讓民眾所得分配不均問題更嚴重,因而爆發民怨。 

 

  美元獨大,但歐元與日圓皆疲軟不振,無法取代美元,大家注意到人民幣。但人民幣必須自由化,也就是資本帳要開放,大陸金融在2 008年金融海嘯時得以穩定,無須處理熱錢問題,資本帳未開放是關鍵。人民幣一旦自由化,便會影響大陸經濟成長,大陸政府如何取捨是一大考驗,目前大陸官員多半認為不必急躁。 

 

  以創新引領經濟發展

 

  未來,大陸要面對「未富先老」的問題,2015年之後勞動人口開始下降,世界工廠的利基很快就會消失,因此,大陸要超日趕美就必須從投資導向轉為「創新」導向,美國在1970年代以後勞動力並沒有成長,但因為做結構性調整,經濟才能維持成長。比如蘋果電腦、Goo gle等,IBM一度曾岌岌可危,但歷經兩次轉型,現在又是一條好漢,可見創新的重要性。 

 

  中國有沒有辦法以創新替代投資?創新需要創意,創意要能自由思考,這就要看中國能否走上民主道路,長期而言一定要走,不走的話,即便能超越美國,也會是曇花一現。因此,大陸中長期問題是如何解決「未富先老」以及由創新引領經濟發展的問題。 

 

 

  中美關係較去年穩定

 

  劉復國:去年底,大陸外交界曾就外部環境惡化進行反思。去年3 月南韓天安艦被擊沈,國際社會指向北韓,大陸專家後來檢討認為,當時大陸未支持國際輿論,反而支持北韓,得罪了南韓與日本。美國才能利用情勢,於78月與南韓在黃海軍演,形勢一度劍拔弩張。美國稍後移轉目標至南海,與越南舉行某種程度的軍事演練。更重要的是,去年9月發生中日撞船事件,日本扣留中國漁船船長,大陸總理溫家寶公開要求日方限期放人,當時大陸媒體為領導人的強勢作為一片喝采。然而到了年底,副作用開始出現。最明顯的檢討是去年12月上旬國務委員戴秉國,在大陸外交部就整個和平發展做了長篇論述,認為中國走回「強勢外交」。 

 

  從去年到目前,中國大陸的外交面臨兩個挑戰,第一是中美關係,去年初美國宣布對台軍售,中美關係開始低潮,一直到今年初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訪問華府,才把兩國關係穩定下來。胡錦濤與歐巴馬,下個月將在APEC峰會及東亞高峰會上碰面。目前看來,中美關係與去年相比,較為穩定。 

 

  大陸去年的作為,有學者認為,周邊國家對中國越來越有警惕心,特別是越南、菲律賓在南海採取積極作法,甚至美國與印度都參與這個複雜局面。過去一年多來,東南亞國家擔心大陸的外交及軍事將走強硬路線,特別是大陸展示航母,讓周邊國家的憂心得到了印證。 

 

  目前大陸外部環境有兩個觀察點,首先,中國躋身國際強權到底要負多少國際責任、扮演什麼樣的角色,目前還不清楚。不過,大陸這次對利比亞強人格達費的態度,一改過去力挺立場,轉為支持聯合國安理會決議案,有別於過去的作法,但是國際社會仍期待大陸要負起更多國際責任,這也是大陸下一階段的挑戰。 

 

  其次,區域國家將嚴密注意中國大陸的外交言論,是否回歸和平穩定、韜光養晦的路線,並希望「言行合一」。 

 

  兩岸關係與選舉脫鉤

 

  蔡昌言:最近35年,大陸出現不同面向的衝突,包括官民衝突、勞資衝突。面對此一情形,大陸官方也做了許多改善與協調,例如提高法定工資,但卻擔心通膨問題而緊縮銀根,因此中共致力在經濟與社會中取得平衡。 

 

  至於南海問題已非侷限在軍事及外交層面,也蔓延到年輕一輩對這件事情的看法。大陸專家學者上電視談南海問題,觀眾積極call in 進來陳述看法。大陸官方也很傷腦筋,一方面對外要以和平方式處理,另方面,大陸民眾認為自家後院被侵門踏戶,尊嚴與自信心被侵犯而聚集怨氣,南海問題恐受民粹主義干擾,大陸官方必須審慎因應。 

 

  對於明年初台灣大選,大陸學者習以把馬總統能否連任,看作是大陸對台政策的成功或失敗。上海東亞所所長章念馳公開表示,應將馬的連任與兩岸關係脫鉤。上海東亞所具民間色彩,未來應該會有更多官方背景的學者提出類似看法,以教育大陸民眾與官員,讓他們知道,台灣人民最在意的是經濟與治理能力,並非兩岸關係。 

 

  3組矛盾現象難化解

 

  楊開煌:美國也好、英國也好,現代化是從自身社會演變而來,矛盾可以透過本身的機制逐漸化解,但中國大陸有3組矛盾沒辦法複製西方的經驗:一是市場經濟與社會主義的結合,這沒有典範可參考。二是一黨專政與民主相結合,儘管是社會主義民主,但要怎麼做才能既不傷害黨的統治又能滿足人民參政要求。三是崛起的大國與各國的和諧,相較於英美兩強崛起時沒有周邊與無其他國際問題,大陸卻有這些問題。 

 

  對於政治改革,大陸從上到下都有共識,只是要怎麼改還莫衷一是。如果大家認為政改是我們認為的西方式民主,就錯了,剛提到3組矛盾的第2組就是一黨專政必須維持,但要讓人民有序地或擴大政治參與,至於要如何做,中共會想辦法,合不合理不是由我們來評價。 

 

  目前對民主化的定義非常亂,但選舉是否為民主化的唯一指標?依照英美民主化的歷程,均是先建立憲法的法治基礎,因此在民主之前,要先有法治,而法治的精神是政府與人民都要遵守。 

 

  司法改革應優先推動

 

  我們無法寄望中共有西方式的民主改革,但可寄望行政改革。行政改革涉及中共反腐力度,但反腐愈用力,因制度上的缺陷,貪腐愈嚴重,這就無法解釋中共的這套制度可自我療傷和自治。另外,官二代及富二代的炫富,無助於中共化解民怨,只會增加共產黨執政合法性的危機。 

 

  中共改革最重要的一環是司法問題。舉個例子,先前中國社科院有 3個研究員到吉林調研,汽車遭吉林省當地一輛聯結車擦撞而翻覆,導致兩人腦震盪、一人斷腿,社科院是重要中央機關,是受害人,吉林法院卻判社科院敗訴。足見司法不公、有地域性,不能做為社會最後一道防線。因此,大陸首應推動行政改革進行司法革新,之後再強化黨內民主與基層民主,才有餘裕去回應上述3組矛盾,但這需要時間。 

 

  事實上,行政改革、社會改革與文化改革,都會觸及到政治,這次十七大六中全會討論文化改革,就是挑最軟柿子來做,反抗的人少,也最容易有效果。中共想從社會改革、文化改革等軟性面入手,再切入政治,中央願意政改,但需要底下的人協助推動,但政改對象正是這幫人,難度就高了,才想經由社會改革與文化改革,逐漸靠向政改,如此震動會較小但效果較大。 

 

 

  戎撫天:大陸文化體制改革,會不會達成意識形態的鬆綁?中共是否有此意圖? 

 

  媒體可以不聽黨指揮

 

  楊開煌:中共應該沒有這樣的意圖,但隨著科技的發展,會超出中共原來的設計,因此觀察或分析大陸的任何事情,必須將科技等因素擺進去,否則觀點會過於狹隘。1980年代中共媒體改革這種效果是肯定的,「南方集團」就是一例,廣東省委書記汪洋力挺「南方集團」,而且只要錢不是來自中共,媒體就可以不聽黨的指揮,這會造成鬆綁效果,但並非中共「主觀意願」。 

 

  蔡昌言:我比較擔憂的是,中共要如何建立論述,告訴外界及內部,黨內民主與基層民主適合中國,就是如何把社會主義與民主做有機聯結,這或許有發展的空間,但就我所接觸的國內外學者,多數認為這種說服力太弱,民主政治最大觀念就是政黨輪替,中共要如何說服群眾,共產黨繼續執政會比換其他政黨執政更好? 

 

  茉莉花革命帶來震撼

 

  今年初的茉莉花革命給中共很大的震撼,只要靠網路就可集結人民推翻一個政權。雖然中共控制網路的力量比突尼西亞、埃及要強,未來若網路工具的傳播速度更快,中共又該如何因應。所以,我認為六中全會後中共對手機及網路的控制將更加嚴格,因為中共領導人思考的是「穩中求進」。 

 

  我們曾對全球一百多國進行量化分析,發現經濟發展與民主化的關聯性有兩種可能,一種是正相關,亦即政府呼應民眾進行政改,這種國家在「自由之家」的分數就會愈高;另一種是約1/3的國家經濟雖有成長,但政治自由度卻下降,呈現倒U(inverse U),例如委內瑞拉總統查維斯大力發展經濟,卻集權力於一身,便是典型案例。不清楚中國大陸會是哪一種。 

 

  回歸睦鄰外交軟實力

 

  劉復國:中國大陸成為大國,正在調適當中,尤其從去年到今年的中美關係可看出,大陸不斷在調整與適應,這是好的跡象。據此,我提出4個期許:第一,大陸應多提柔性外交、軟實力,回歸睦鄰外交,減少周邊國家的疑慮。第二,中國大陸要更開放地與周邊國家包括台灣,持續交往。第三,中國大陸若能把兩岸簽署ECFA放在未來的「東亞共同體」內,當作成功範例,相信在對外政策上會有正面形象。第四,大陸應思考在南海問題上,包容台灣,雖然大陸講了很多但流於口號性和政策性,目前兩岸政治氛圍還是有限,但不去思考這些問題,對未來是很難有幫助的。 

 

  胡勝正:1949年中共崛起是因為農工起義與貧富不均所致,現在貧富問題卻成了中共的罩門。衡量貧富差距的基尼係數,中共官方數據是4.7,但大陸學者認為早已超過,5是分水嶺,超過5社會就會動盪不安,因此所得分配的均化,是中共目前執政的關鍵。 

 

  無壓力黨內民主難成

 

  李凡:我聽到的消息是,中共領導人已決定不會關微博。這意味著大陸領導人還是有開放的心態。雖然地方政府不滿意,但(網路)仍是在可控的範圍內。當然,講太多的還是會被關掉。例如鼓勵參選的,就會被關掉。中性一點的、提供建議的還是會繼續開著。 

 

  微博揭露地方政府的問題,同時,網路言論傷害(中共)自己時,又可以做控制。總的來看,大陸官方仍允許老百姓講一些話。 

 

  其次是民主的問題。在中國,爭論比較多的是,要做黨內民主或社會民主?中共內部形成的共識是搞黨內民主。但我和中央黨校的一些學者交流感想是,他們認為黨內民主注定失敗。但從中國的民主發展過程觀察,馬上搞社會民主,中共會非常緊張。但沒有社會壓力,黨內民主很難搞成真的。 

 

  社會民主和黨內民主如何平衡?到底什麼是黨內民主?選舉不會是黨內民主,因為,黨內選舉絕對是假的。但黨內若能形成多元結構,結構之間形成權力彼此制衡,可能才會形成黨內民主。 

 

  地方政府會操弄法律

 

  社會公平問題其實也是權力的問題,政府能否用司法來解決權力制衡問題,真正達到社會公平?至少這兩年的(司法公平)是明顯向後退。 

 

  因為,法律操弄在地方政府手裡。在中國權力結構中,政法委書記很重要,中共中央常委管政法委的書記,如果開明一點,會非常好,但如果不開明,問題就會很多,羅幹時期就很好。政法委書記的權力越來越大,社會管理體制改革、社會創新也歸在政法委,將來能做什麼創新很難講。 

 

  從老百姓的邏輯來看,胡錦濤時期,政府好像什麼都沒做。但從共產黨內部來看,中國經濟穩定,已成為世界第二、社會基本安定、兩岸關係進展好,這是胡溫體制的四大成功之處。 

 

( 時事評論兩岸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rong3827&aid=5751477

 回應文章

joycelinlin愷悅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大陸政改的社會背後
2011/12/27 11:37

這是大陸學者告訴我們大陸一直有內憂和變動,所以他的政改就定方針"穩中求進"吧:

" 談大陸問題,一個是經濟問題,從目前趨勢來看,國際經濟往下走,不是一、兩年,有可能是10年。大陸的增長勢頭有可能會下來。如此一來,也要為經濟高峰往下走有所準備。這種經濟情況會對政治產生非常重大的影響。 

大陸政府與社會的關係已經是不大好,社會運動風起雲湧,基層人大代表(獨立參選人)的前仆後繼,即便政府再怎麼打壓,民眾還是出來選。表明社會對地方政府的不滿,這種矛盾激化得很厲害。 "

 


出處: 台灣對中共六中全會改革的觀察與期望 - 銀髮頑童--戎撫天部落格 - udn部落格 http://blog.udn.com/rong3827/5751477#ixzz1hhZW9L55

321
321
2011/12/26 09:26

不好意思 來打擾您, 天氣很冷, 請多注意保暖唷~ 別忘記也到我家留下足跡


Data
中國39網絡巨頭誓言嚴自律 外界解讀當局箝制網絡言論新招
2011/11/07 17:52

中國39網絡巨頭誓言嚴自律 外界解讀當局箝制網絡言論新招

http://news.cnyes.com/Content/20111107/KE0C7XCIBSMGU.shtml?c=headline_sitehead




leon
外人不知的癌症村
2011/10/26 10:52
  多積點德  以保後代子孫賢.......

  據說中國有200多個癌症村,唐米豌跟隨廣東醫療隊只去過河南的30個癌症村。這裡是外國人去不了的地方,有的癌症村的村口還設有柵欄,進去了也不許隨便問問題,更不准照相。唐米豌的中國人形象,讓她看到了真相。唐白河的經歷是其中一個代表。

 
傷口比書本還大

唐米豌第一天跟著醫療隊到癌症村。那醫生跟她說:「唐老師,這個是末期孩童,就快死掉了。大半年都沒有洗過澡,又沒有人得空幫他翻過那個身體,你去幫他洗頭。」

「我就幫病人翻一翻身,我的媽呀!那個洞比我的書本還大。因為我有老花眼,只看到白茫茫一片,不知道是什麼東西。要看清楚就拿老花眼鏡來戴,我的天呀!是 一條條的寄生蟲,我是有帶手套的,我的手一碰到傷口,它們很快就爬滿我兩條手臂了。我心想『死了!死了!』我當時呆呆的反應不過來,不會跑也不敢喊,因為 怕驚嚇到小孩,就是眼淚一直流。

http://epochweekly.com/b5/234/9629.htm


Lorence
車輾女童 路人避嫌漠視 外媒:目瞪口呆
2011/10/19 18:54
驅除馬列,恢復中華

http://www.epochtimes.com/b5/11/10/18/n340481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