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1/04/13 18:10:23瀏覽1239|回應4|推薦26 | |
隨著網路便捷化及個人媒體興起,資訊不再由大眾媒體壟斷。個人的爆料能力,不但衝擊社會與政治的運作,迫使政治人物紛紛加入臉書、推特或微博,希望運用新傳播工具與大眾溝通,個人資訊也開始改變國際政治的權力結構。個體的政治槓桿效應已經呈現,國際關係理論可能必須改寫。 不久前,維基解密揭露美國駐厄瓜多爾大使批評該國總統與警察總長的外交機密檔案,造成厄國總統不滿,遂將美國大使驅逐出境。這是首次有國家因維基解密爆料而採取外交行動,可能也是國際政治史上首次個體槓桿效應事件。 依據國際政治理論,國際政治的參與者是國家與國際組織,個人從來不能對國際政治運作產生作用。近年公共外交理念雖然興起,GEO 組織對國際政治運作產生巨大作用,但GEO基本上仍然是團體,各別個體的個人行為無從對國際政治產生作用。 但全球化與網路化改變了國際政治結構。所謂權力,來源有三:暴力、金錢、資訊。從有國際政治活動以來,富可敵國者終究極少,個人財力很難影響國際政治運作。而武力與國家層次的資訊均由國家壟斷,因此,國際博奕僅限國家與國際組織參與。 網路化後資訊幾乎無限制增加,全球化更讓資訊穿透國界限制,影響全球每一個角落,個人及個人資訊因而取得影響國際政治的機會。過去,類似美國瓊斯牧師焚燒可蘭經事件,永遠只是茶壺風暴,全球化與網路化卻造成阿富汗大規模群眾抗議事件,甚至釀成聯合國當地雇員流血事件。未來,個人影響國際政治的能力將大幅增加,國際政治理論需要重新架構。 我們很難預測個人對國際政治的槓桿效應會有多大,但我們確定,國際政治決定權肯定要下放,不再是外交官或國家領導人在爾虞我詐或杯觥交錯間所能完全決定。 |
|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