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8/07/07 10:43:13瀏覽1736|回應0|推薦0 | |
維摩詰經中維摩詰告舍利弗:「不斷煩惱,而入涅槃,是為宴坐;若能如是坐者,佛所印可。」經中不斷煩惱,而入涅槃,是大乘菩薩行道與聲聞乘修行關鍵的差別所在。這經句要如何體會,並用在日活行持中?鳩摩羅什註曰:「煩惱即涅槃,故不待斷而後入也。」煩惱即涅槃時固然不待斷,但煩惱仍是煩惱時又如何? 經中維摩詰對舍利弗說此大乘教法時舍利弗已經是阿羅漢,已斷煩惱,已證涅槃。舍利弗宴坐時維摩詰卻說,不斷煩惱,而入涅槃,纔是佛所印可的宴坐。維摩詰當然是要凸顯菩薩道對於涅槃境界的不同於聲聞乘的體悟。一般對涅槃的認知是煩惱火的熄滅,是無輪迴的清淨。但對菩薩道的行者而言,這種清淨涅槃不是其目標;甚至不認為以斷煩惱的方式可證入佛的涅槃。看起來好像是面對煩惱的處理態度,實際上卻是「對什麼纔是真正佛所證之涅槃的檢別與正見」。因為聲聞人主張阿羅漢所證之「寂滅之道」與佛無異祇是心量心能大小的問題。但維摩詰卻不認為如此。他以為面對煩惱的態度不同,其根源是因為對何謂涅槃的見地有差異;是這根本的見地差異,決定了修持的態度和方法,也產生了果地(涅槃)的差別。 正見或見地是入道的前提,見地不同道途則殊,見地不同因地則不同,因地不同果地必然有差別。大小乘之別不在因地心量的大小或願的大小(小乘人也有大心量大心願),而是在教法的果地正見(以涅槃為果地)有權、實、偏、圓之別。這個差異不在大小相比的層次,而是位格或維度的高低的問題。大小相比如土豆比南瓜(同是三維物質,南瓜比土豆大得多,當然也可用一粒砂與三千大千世界比;量差雖大,但總算得所差之倍量),維度高低則是影子比實物(二維的投影與三維度的實體,維度的根本差異非計量比可思議)。佛法中許多有關不可思議的較量功德,是維度或位格的問題的比較,而不是純粹是大小的問題;只因為是當時印度社會文化中當未發展出多維空間的術語,祇好用比難以想像的大數量差別更大來暗喻其間的格位或維度的差別。譬如以三大阿僧祇劫的修行時間成佛為例,阿僧祇的數字有多大?筆者曾依華嚴經阿僧祇品的記載,試用現在科學數學的方式來計算表達,但竟然無法在電算機或紙張上呈現(遠遠超過電算機運算的範圍);而最大數「不可說不可說轉」,又比阿僧祇高十九層,按每高一層是下一層的平方數。較量功德到連無量阿僧祇的有為供養福德都不能比時,這就已經不是比大小的問題,而是在說明位格的差異。佛經中的「大」或「無上」多數是指最究竟根本的位格而說。如:無上士、無上菩提、大方廣、大涅槃…等。 斷煩惱而入涅槃,所著重的焦點在煩惱,或進一步是煩惱根。煩惱有無量無邊,對治煩惱終無了時,唯有斷煩惱根,根斷樹漸枯,終不再生。煩惱不再生即是涅槃。煩惱根為何,我執是根,破我執即斷煩惱根,阿羅漢破我執、證無我、登涅槃地。若依此教法,必以煩惱為實,或具煩惱之業種為實,需斷除方能無礙;或先肯定我執為實、為真,必除之而後快;若不如是,何來斷除之說。由此可知小乘之小是祇從肯定我執是實和因果緣起是實的意識心的位格為座標看世界看法界(意識所緣境界已是無邊大,但祗能識"相"),而菩薩之大則除了有能力同眾生一樣運用意識心看世界以外,更能依般若智慧觀照諸法「相空性空體空」,圓證「體相用如如」。故菩薩行者雖有煩惱相,但因知煩惱與行者皆性空,而實無煩惱受(以無所受而受諸受);故能不斷煩惱而入涅槃,實則無所入而不住。 從見地而發展出態度,從態度表現心量位格,從心量位格表現心能,運心能實現本願;這過程,生死與煩惱的問題早已在心的位格上被超越了。禪宗祖師常說:「貴見地,不重行履」也是同樣的婆心。不斷煩惱而入涅槃;讀者能否開啟自家「無住涅槃心」的趨動程式,一會維摩大士的真面目? |
|
( 不分類|不分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