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巨嬰新銀河
2005/09/29 12:38:16瀏覽3269|回應0|推薦11

報紙說 ,天文學家在宇宙的深處發現一個「巨嬰」新銀河。這個銀河,是我們銀河的八倍大,卻只有八億年的年紀,在宇宙中只是個嬰兒。(見上圖)

這則新聞,引發一個譯名的問題,galaxy究竟應該翻譯作什麼呢?

譯成銀河,沒有錯;譯成星系,可能會準確些。

希臘人相信天上的銀河是女神希拉雙乳中噴出的乳泉,所以把它叫作乳川,它的原文是Galaxias,翻成英文,就成了Milky Way。

所以我們把galaxy翻作銀河,符合這個字的原義。只不過,通常我們都把Milky Way叫作銀河,如果把galaxy也譯成銀河系,就比較容易混淆。

最早的時候,人們以為宇宙中只有一個銀河系,所以galaxy就是Milky Way,一點問題都沒有。後來才知道,宇宙中有無數的galaxy,目前所知大約有10億個,Milky Way只是其中之一。

為了區別,我們把地球所在的銀河稱為Milky Way Galaxy(不管galaxy的原意就是milky way了),有時稱作Home Galaxy,或簡稱Galaxy (G要大寫)。其他的銀河系,如果在普通名詞的場合,就只叫作galaxy了。

例如:仙女座星系是最接近銀河系的大星系,「Andromeda Galaxy is the nearest giant galaxy to the Galaxy.」。很糟糕的句子,但這只是舉例而已。

我們不會把Milky Way Galaxy譯成「銀河銀河系」,道理很清楚。所以把galaxy譯作星系,會好一點。

通常一個星系擁有1,000億顆星星。銀河系大約有2,000億個星體,其中一千多億是恆星。但沒有人知道確定數目。

星系有三種類型:最典型的是螺旋狀星系,第二種是橢圓星系,第三種是不規則星系。像銀河系這樣有光棒的螺旋狀星系,屬於螺旋狀星系中的副型,叫作棒旋星系。

科學家原以為大星系是由小星系撞擊後滙聚而成,例如銀河系吞食了許多周邊的小星系(包括人馬座矮星系)一樣;所以大星系是由小星系慢慢長大的。現在發現了一個巨大的嬰兒星系,它沒有時間慢慢吞食周邊的星系,那它是怎麼來的呢?原先的假說就受到挑戰了。

(請參考「距離就是時間」)

( 知識學習科學百科 )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rigdor&aid=705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