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2010/01/13 08:28:10瀏覽853|回應5|推薦21 | |||||||||||
真是太震撼了!電影一上演沒多久,馬上就來個「致命的一擊」──由張學友飾演的楊衢雲,馬上就中槍倒地!還來不及會意前,還真讓大家以為是天花板上有水桶掉了下來! 說到這片子,原本個人的觀看的意願並不高,但為了 這片,很難得的是揮別了偉人的高度,而改以一般中下階層的角度,去鋪陳「革命」艱辛。隨著劇情的演進,時而緊湊,時而感人的步調,若站在「純欣賞」的觀點來說,這的確是一部不錯的電影。而劇中某些橋段的寓意,實發人省思。 以整部片子的演員來說,客串的張學友(飾楊衢雲)、呂中(飾孫母,難怪我覺得她眼熟,原來她在《牟氏莊園》中飾演牟家大太太)、周韻(飾阿純,真清純的女生,笑起來真可愛啊!凹烏 總體來說,梁家輝(飾陳少白)、王學圻(飾李玉堂)、謝霆鋒(飾阿四)這三個人的戲份最多,接下來就是甄子丹(飾沈重陽)、胡軍(飾閻孝國)、范冰冰(飾月茹,李玉堂的四太太,沈重陽的前妻)、王柏傑(飾李重光)次之。再來便是以李宇春(飾方紅)及巴特爾(飾王複明)等人,準備為革命獻出寶貴生命,以連貫前後劇情。 跳脫劇情是否已做過正確的考究,以及武打場面是否合理的因素。個人覺得陳可辛導演至少想要傳達給觀眾一種「大愛與小愛」、「國家與個人」、「愛國與愚忠」、「犧牲與奉獻」、「理念與現實」......等等的議題衝擊。諷刺的是,被捲入這場「擁清與反清」的人,似乎有人還弄不清楚到底「為誰而戰、為何而戰」!而「革命」這檔事,似乎也沒有什麼「絕對」的對和錯。這一切都只是個「成王敗寇」的零和遊戲罷了!推翻滿清如此,討袁護法如此、北伐如此、國共戰爭如此......。由以上可知,若以「宗教」般的手法,催眠社會大眾,宣傳「革命」理念,以取得認同,確實可以收到良好的成效。反觀現今台灣社會中的幾個政黨,不也算是箇中好手嗎?那些被「催眠」的人,總是認為自己的使命是「神聖不可侵犯」,千錯萬錯可都是別人的錯!這橋段,不也經常在新聞中上演? 就當黎明倒下、李嘉欣「飄」出來幾秒鐘後,劇中的偉人孫中山先生終於被鏡頭帶到了他的正面,甚至是到了最後一幕,讓他眼框淚珠落下而進行收尾。雖說有字幕帶出了歷次的革命名稱,但太座大人卻說:「若是先一一重現片中為他犧牲倒下的人的鏡頭當背景,最後再讓他掉下眼淚,這豈不更棒?」 底下是咱們常說國父領導推翻滿清的「十一次革命」排序,其中最後一次的武昌起義,嚴格來說不是國父主導,而它,只是個「意外」! 1895年 乙未廣州起義 ![]()
![]()
|
|||||||||||
( 休閒生活|影視戲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