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7/12/07 16:08:43瀏覽583|回應2|推薦7 | |
最近鬧的最兇的,佔據最多版面的,莫過於中正紀念堂的事情了。 就時間點來說,目前大概35歲以下的人應該對於蔣中正(或說是蔣介石)沒有太多的實際印象,有印象的,應該也是超過40歲已上得人了。因此,對於我這個35歲以下的人來說,『中正紀念堂』所代表的意義就是『舞台劇』、『演唱會』、『藝術表演』、『很大的活動空間』這樣的印象,對於他是否代表威權、封建或是腐敗,說真格的,一點感覺都沒有。 可是說也奇怪,民進黨居然對這個空間有著強大的憤恨,非得要去之而後快。非要把中正紀念堂改成『台灣民主紀念館』,這一點就好笑了,『紀念』? 通常,『紀念』這一辭是用在感念或是懷念死去的人或是過去的事,所以會有中正紀念堂、國父紀念館、開國紀念日、行憲紀念日等等的名詞出現。『台灣民主紀念館』?台灣民主是死去的人嗎?或是過去的事情呢?為甚麼要紀念呢?台灣現在沒有民主嗎?台灣已經變成共產國家了嗎?如果答案都是否定的,那為甚麼紀念呢? 對於這樣的事情,沒有太多的憤恨情緒,只有可悲與好笑。教育部!一個國家主管教育事務的單位,連最基本的命名都不懂,這就好像在教導學生每天要『紀念』仍然健在的親人與朋友。或許,以後在班級後面的佈告欄會出現如此版面:『模範生紀念版』、『服務優良學生紀念版』、『段考成績優秀紀念版』,什麼東西都來給他『紀念』一下。不過,我想沒有一位父母親會喜歡活著聽到子女『紀念』他吧! 說實在的,中正紀念堂要不要改名,甚至要不要拆,實在無關緊要,南部邊遠地區的小孩正為了公車要停駛而焦心,家庭貧困的父母正為了營養午餐費在煩惱,部份學生正為了不斷拉大的城鄉差異而逐漸喪失競爭力,而教育部,卻將大部分心思花在這些芝麻綠豆的事情上,或許,別人家的小孩真的死不完。 『台灣民主紀念館』,說現實一點,遠不及午餐費及交通費來的重要,更何況,這還是個笑話。 |
|
( 時事評論|政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