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大學畢業生
2007/07/16 11:44:24瀏覽1306|回應4|推薦11

引自『http://www.sogola.org/?p=221

近年來非自願性失業者的數目遽增,很多大學生一再延畢,等到念完碩士、博士,進入就業市場的年齡已過卅歲。延畢的原因,可能是延遲就業、延緩當兵、繼續深造等等。

過去的延畢大都為「非自願性延畢」,有的是必修學分太多,無法在四年內完成學業;有的是必修科目「死當」。現在,許多學生故意當掉一兩門必修科目,以達到「技術性延畢」的目的,多屬「自願性延畢」。(引自國語日報)

世新大學就業輔導組組長楊珠江表示,學生若因生涯規劃而延畢,未嘗不是件好事,她建議延畢的同學要好好利用這段時間充實第二專長。(引自遺落在日本的心)

*************************

在以前,延畢是一件不甚名譽,人人避之唯恐不及的事情,然而現在卻變成了一種正常現象,甚至多了許多『自願性延畢』。

到底是什麼因素讓這些學子不願去面對外面社會的競爭?是經濟不好,或是文憑已然貶值到無法讓人信任?

李家同先生曾在他的文中說道,『一個國家,並不需要如此多的大學生。』我很贊同這句話。舉例來說,一個技職人員,要通過國家技術人員甲等考試何其困難,但一個大學電機系畢業生,卻等同『電機甲等技術人員』資格,這是合理的嗎?技術、理論相輔相成,然而,我們國家的教育卻不是如此規劃,這等同變相鼓勵技術人員以『學歷』取代『實做』,以『理論』取代『現場技術』,逐步貶低技職人員的地位,製造出一堆『理論型』的現場『技術人員』。於是,我們越來越難看到專心鑽研技術的現場人員,大家都想拿到『大學』學歷,以便快速晉升『甲級』技術人員,但仔細想一想,這真的是我們需要的『甲級』技術人員嗎?

於是,在大學畢業生極速增加的同時,我們產業的技術能力卻沒有同等的增加,量的增加並不等於質的增加,在這幾年的發展裡,我們可以很清楚的看到這一點。

我是唸完高中、大學再到研究所的『高中體系』的學生,我有沒有一技之長?有,但不是屬於技術層次。我在化工公司工作,但我沒有辦法到我們的現場去工作,因為我不是那樣的人才;我沒有辦法到我們的實驗室去工作,因為我不俱備那樣的條件與知識。但我可以在銷售前線工作,因為我的『技術』是規劃與執行。不同層面的工作,需要不同層面的人才與技術,放錯了,人才就是笨蛋,放對了,笨蛋就有可能是人才。同樣的,正確的教育規劃,對了,人才多到挑不完,錯了,人才少到找不到。人沒改變,但結局大大不同。

如果,當這些年輕學子畢業時,不願或是不敢面對社會的競爭,那就代表,我們的教育正在下滑,因為我們培養不出『勇敢面對』的未來中堅份子,勇於面對未知的挑戰與困境。

學歷,畢竟只能安慰一時!

( 時事評論社會萬象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reder&aid=1093896

 回應文章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準大學生的我
2008/05/10 09:45

學校對我而言

已漸漸變成只能提供知識而不是道德教育的地方了!

或許我們這屆還可以

但我認為

因為家長的介入

學校老師已經越來越無力教學生了!

是不該用體罰

不過

老師難為

老師只要把學生較來唸一下就被學生認為是傷了他的自尊心

回到家

只要跟家長加油添醋一下

隔天老師就會被學校關切

這樣的環境之下

如何能培養學生的道德呢?

這只是我一點想法而已啦!


雙胞胎的新手爸爸(reder) 於 2008-05-11 01:49 回覆:

先恭喜你,即將成為大學生!!

其實,如果你能好好在大學生涯中仔細觀察你的老師們,你會發現,你身邊的長者很多是值得學習與尊敬的,那是一種身教。

國小、國中到高中,道德教育往往來自於『口教』,老師們及長者習慣用言語來教導『道德』,但在大學,一個即將成為『成熟個體』的人,是不需要『口教』的。

但往往身教總在不知不覺中,難教且難學。

我有幸遇到好老師,也祝福你,遇到好老師。


jsandjs
等級:6
留言加入好友
競爭的環境要的是知識不是文憑
2007/07/18 11:50
競爭的環境要的是知識不是文憑. 正常的學校教育體制, 知識應該與文憑相關, 但是有些知識未必能或未必一定要從學校裡取得.
雙胞胎的新手爸爸(reder) 於 2007-07-18 12:43 回覆:

你說的對,但有一些我想要補充的。

學校教育體制,一般都認為是給予知識與文憑的地方,但我認為還有一個更重要的,也就是學校也是一個養成人格與思考能力的地方。

每一個學校不同的校風,養成的學生,也呈現不同的風貌。你不妨看周圍的同事、朋友,是否在處理事情的風格呈現不同的面貌,有部份與個人特質相關、有部份則來自於學校校風的影響。

知識,不一定來自學校,但有些東西,一定是來自學校。


jsandjs
等級:6
留言加入好友
研究所出來的人
2007/07/18 11:46
一個從高中到大學到研究所出來的人, 應該可以到工廠也可以到實驗室. 而且, 應該可以在不很長的時間裡, 就可以上手; 然後, 在不很長的時間裡, 就可以提出一些改進的意見.
雙胞胎的新手爸爸(reder) 於 2007-07-18 12:38 回覆:

我想你有點誤會我的意思了!

如果你念得是商科,你不一定能快速的在工廠裡上手,有時候那是需要長時間的訓練與專注力的。

一個大學畢業在念到研究所的人,可以做的,應該是屬於制度面、理論面,如果真要去實做,我想,在化學工廠裡,危險性是非常高的。

因此,我們公司現場操作人員一定是具備相關技術的人員,實驗是一定是化工、化學相關技術的大學、研究所畢業生,而是事實證明,很少人可以在不很長的時間裡就可以上手,更少人可以在不很長的時間裡就可以提出一些改進的意見。更何況是一個商科的畢業生。


關心社會的人
說得對
2007/07/16 22:39
你說得很對,世人普遍太重學歷,反而得不到真正的價值。
雙胞胎的新手爸爸(reder) 於 2007-07-17 00:12 回覆:

有時候這是一種惡性循環!

不僅僅是社會觀念,有時候更是你我不經意中所養成的想法與作為。

試想,如果今天你面臨的競爭環境讓你感到需要更高的文憑,你我會不希望我們的孩子念得更高嗎?如果今天的社會觀念是正確的,我們還會要求孩子非得要念那麼高的學歷嗎?

有時,真的很無奈,但卻又沒有勇氣『離開』這條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