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07/11 21:00:18瀏覽3921|回應2|推薦17 | |
很久以前看過一個笑話,內容是這樣的: 一個運將到檳榔攤買檳榔,跟檳榔西施說「我要吃現採的」,檳榔西施很熱心,馬上爬上一旁的檳榔樹採檳榔。 檳榔西施的媽媽見狀,跑來跟檳榔西施說:「傻女兒,他只是要偷看你的內褲而已。」 第二天,同個運將又來了,又說要吃現採的,檳榔西施又爬上檳榔樹採檳榔... 檳榔西施的媽媽又跑來罵「傻女兒」。不過這一次,檳榔西施反駁媽媽: 「我一點都不傻,我今天沒穿內褲....」 很久以前幫學校辯論社學弟妹上課時,就常常拿這個笑話舉例。在辯論場上的交鋒,在面對突如其來的攻擊,一瞬間的反應常常不夠周延,甚至就會發生像這個笑話裡「露出更大破綻」的情況。 今天一個新聞事件也是類似。台北縣長周錫瑋幫大陸一個書法展題字,結果落款寫了「台灣省」三個字,引起質疑。周錫瑋(或者他身邊的人)在回答這個問題的時候,說「這個字不是周錫瑋寫的」。後來新聞處長的正式回應,也類似這個說法。 沒錯,這個說法迴避了周錫瑋在意識型態上受到的質疑,但卻公開宣告周錫瑋確實是「找人當槍手」寫下這幅字。找槍手就是說謊,無論在任何價值體系下都是不可能被接受的。 至於「台灣省」的說法,台北縣本來就在台灣省,又還沒正式升格直轄市,除了台獨基本教義派看不爽,何錯之有?因此找槍手說法所帶來的負面效應,顯然遠大於「台灣省」。這就是「為了不給人看到內褲,所以脫掉內褲」的作法。 在面對攻擊時,合格的回應有四個層次,茲分述如下: 第一層:被攻擊的點並不是缺點,而是優點。 第二層:被攻擊的點並不存在,是假命題。 第三層:被攻擊的點確實存在,但較諸其他(或對方)主張、作法,所帶來的弊害較小。 第四層:被攻擊的點確實存在,但所帶來的缺點和弊害為不足道。 周錫瑋團隊原本想回應的應該是第二層,但顯然完全沒有達到。由於有充分的時間回應,這個錯就犯得更加不可原諒。 |
|
( 時事評論|人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