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7/12/20 15:48:44瀏覽912|回應4|推薦8 | |
最近看了一篇專題報導,內容是說此次立委採單一選區兩票制,由於選區縮小、買票效益將大幅增加,因此導致買票的戰爭被激化。文章裡進一步分析,應運而生的是許多心的買票手法,以及「樁腳」層級從過去的村里長,下到鄰長,組織戰更趨細膩綿密。 這個假設以及推論,當然是符合一般人的想法:既然選區縮小,需要買票的對象就減少了,因此買票更容易。只是事實是否必然如此? 恐怕未必。 實際上,即便在過去立委選舉SNTV(單記非讓渡)的選制下,一個選區選出多名當選者,參選人的地盤大多都是固定的,除非在極為特別的情況下,為了追求買票的「最大經濟效益」,參選人也不會全買;買票的考量,基本上是扣除自己的基本盤以後,計算買票的投資報酬率,然後再把錢灑下去。 舉例而言,假設在某一個選區當選的安全票數是五萬票,某位候選人的基本盤是三萬票,他所需要「買」到的選票是兩萬票;假如當地買票的成功率是三成,他所需要買的選票就是六萬票。接下來要考量的,就是到底要買在哪裡。 另外必須說明的是,在舊制之下,同一個地盤內,也會存在多個不同的候選人爭食相同的票源。這種基本分析模式,即使在新制下也不會有很大的變化。 在買票模式不會相差太多的情況下,可比較新舊制對買票影響的差別:第一,新制由於席次減半又是單一選區,過去複數選區可能三萬票到四萬票即可當選,現在當選票數將倍增到七八萬票以上,因此買票的「經濟效益」不但不會提高,反而必須投入更多成本。第二,過去的選區較大,買票者可以尋求買票的空間也較大,買票其實較現制來得容易。 第三,舊制下常常形成「同黨競爭」的情況,政黨特色反遠較單一選區薄弱,政治學裡靠買票、個人樁腳和派系生存的「候選人取向」投票模式,反而更容易生存,換句話說,新制其實較易形成「政黨對決」,買票的需求性可能相對降低;第四,SNTV的候選人眾多,很少出現「捉對廝殺」的情形,而是「各自努力」,但在單一選區下,每個選區很容易辨識出主要捉對廝殺的候選人,彼此間的監督力道也會加強許多,相對增加不少買票的難度。 在此情況下,若要說「新制激化買票戰爭」、「新制的買票經濟效益較高」,恐怕很難說得通。當然,我不認為新制可以「消滅買票」,因為其實買票文化在台灣比較屬於社會文化的一部份,沒有選舉制度可以「完全」消滅買票,但我認為新制對買票的影響,不會是「正相關」,而應該是中度或低度「負相關」。 另外我要補充說明,我完全支持單一選區兩票制的變革,但我認同的是德國式的聯立式兩票制。還有我認為立委席次減半是多次修憲以來最糟糕最腦殘的一次變革,台灣的立委席次若依照人口與席次的立方根法則,合理的應該是兩百五十席左右,國民兩黨必須為這個禍國殃民得爛制度背負歷史罵名。 |
|
( 時事評論|政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