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7/09/17 02:46:20瀏覽832|回應4|推薦4 | |
今年台灣同時出現了兩個「台灣之光」,剛剛一時無聊跑去拜估狗大神,查詢關於「台灣之光」和「李安」、「王建民」的連結資料,發現了以下的數據,忍不住想要比較一下: 為了過濾不必要和重複查詢的網頁,我只以台灣的網頁作查詢對象。結果「李安」一共出現271000筆,「王建民」則出現了879000筆。 看來儘管李安成名得比王建民早,但電影風潮還是比不上棒球旋風,王建民的網頁是李安的3倍多。 若再加上「台灣之光」的搜尋選項,兩者出現微妙的變化:「李安」加「台灣之光」一共是63600筆,「王建民」加上「台灣之光」則是131000筆。雖然王建民被叫「台灣之光」的數字,還是比李安高出一倍有餘,但若加入各自名字出現的次數,李安在每百筆資料被稱「台灣之光」的次數約為23.5筆,王建民則是14.9筆。 大約每4個寫到李安的會有1個稱他為「台灣之光」,王建民則是每將近7個有1個稱他為「台灣之光」。 這個統計還蠻粗糙的,因為我無法去查是不是每一個「李安」、「王建民」都是我們認識的那兩個人,也無法查清楚是不是每篇「台灣之光」和他們兩人名字出現的網頁,都是在裡頭稱呼他們「台灣之光」。 但從數字上來看,和我想像的不太一樣,把「王建民」和「李安」強套上「台灣之光」的現象,似乎並沒有這麼普遍。 老實說,不管是針對李安或者王建民,幫他們套上「台灣之光」四個字,讓我看了就倒胃口。 第一,我之所以有一個錯覺,覺得大家都把「台灣之光」套到他們兩個頭上,很大一部分是受媒體影響。 不知道從幾時開始,主播和記者只要提到他們的名字,就一定加上「台灣之光」四個字,難道現在的記者文字都已經貧乏到沒有其他形容詞的地步?以前用「飛躍羚羊」形容紀政,「亞洲鐵人」說楊傳廣,就有創意多了,偏偏現在的媒體掰來掰去都不出「台灣之光」四個字,怎不叫人作厭? 第二,到底什麼是「台灣之光」?大家這樣叫他們的時候,是不是曾經經過他們兩人的同意?他們願不願意背負這麼大的負擔?變成「大家的光」?更進一步說,李安電影的文憑是在美國拿的,雖然剛起步時中影給了他一些幫忙,但他電影專業上的知識技能,幾乎全來自美國的培養,台灣做了什麼?王建民的情況類似,他在台灣時,最拿手的是滑球,結果是靠美國人教他的伸卡球揚名立萬,滑球還得再重練好久才拿得出手,我們稱他「台灣之光」的時候,會不會有一點心虛啊? 第三,任何人都是平凡人,都有犯錯的可能,當我們賦予特定人某種典範功能,可能就還得必須承擔一切錯誤發生時帶來的衝擊。如李安「綠巨人」拍得很糟糕,那時的他到底是不是「台灣之光」?又如滾球型的王建民假如哪一年運氣特別差,每場比賽滾球都穿出去,因此敗投大幅增加,甚至又被丟回3A,我們又怎麼對「台灣之光」的稱呼自圓其說? 一個好的綽號、小名可以讓具有明星特質的人畫龍點睛,但一個不好的綽號和稱呼則可能適得其反,尤其不必要的是,在綽號、稱呼裡加上不必要的價值判斷。「台灣之光」是一個很糟、很糟的稱呼,希望在可見的將來,上面那個四分之一和七分之一的比例能再更加擴大,尤其是媒體同業,饒了李安、王建民,也饒了觀眾,找一些新的形容詞來代替吧。 |
|
( 心情隨筆|雜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