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5/06/10 20:48:38瀏覽7450|回應14|推薦63 | |
b小調彌撒曲演奏的想像圖,巴哈邊彈琴邊指揮,摘自:http://www.jizai.org/wordpress/?p=243 難忘初聽巴哈的「b小調彌撒曲」時,那種不可思議的感覺,不但有宗教音樂的脫俗與靈性,多聲部合唱如同浪花一般,層層疊疊,有時轉眼消逝,有時互訴衷情,有時死纏不放,有時卻又爭相逃離,這是巴哈最晚年才完成的作品,就像身處在巴洛克音樂盡頭的繁星與海,回望著中世紀乃至文藝復興的往日榮蹟,這首彌撒曲也常被稱為西方音樂最偉大的作品,但因其規模的可觀和技巧的華麗,在國內要聽到全本的演出並不容易。 「彌撒」是天主教的禮拜儀式,通常在教堂舉行,信眾聆聽神父講道和領聖體,並誦念彌撒經文,大致分成五段,分別是垂憐經,光榮頌,信經,聖哉經,羔羊經等等,「彌撒曲」就是把這些經文譜成音樂的曲子,而巴哈的b小調彌撒曲算是我所知最長的彌撒曲~竟然可以達到兩個小時,所以這是不是為彌撒典禮所寫的很有疑問,因為演奏全曲的話就會讓典禮過長了...但身為基督教徒的巴哈,為何要寫作天主教的彌撒曲呢?又為何要寫得那麼規模浩大呢? 這些謎團使「b小調彌撒曲」就像西方音樂的大金字塔一樣,一邊引起後人讚嘆,又一邊引起後人迷惑...事實上「b小調彌撒曲」的浩大規模很可能就是這些問題的答案~因為巴哈可能沒想把這首「大彌撒曲」拿來當儀式用,所以才會寫那麼長;另外他又不是天主教徒,何必考慮儀式能不能用呢? 他或許只是想單純的為這些經文譜曲而已~所以這首彌撒曲並不是一氣呵成的,而是分成了四個部分,各有各的標題。第一部分的「彌撒」,是只有垂憐經和光榮頌的部分,這也是當時巴哈所屬的馬丁路德派基督教唯一有在使用的兩段經文,在當時只有這兩段經文就稱為「彌撒」了,所以巴哈此舉並未破壞基督教的傳統。在1733年,當時巴哈因為在萊比錫的工作不順,受到當局的不理解甚至迫害,就希望德勒斯登宮廷能賜與他音樂家的職位,以獲得國王的庇護,為此他寫了「彌撒」,並向德勒斯登宮廷呈獻了此曲的樂器分譜,這是他的力作,無論垂憐經的祈禱之情,或是光榮頌的莊嚴輝煌,都已到達極致,更具有他所有聲樂作品中最複雜精緻的對位技巧,可看出其強烈的企圖心~可惜當時的德勒斯登國王因為登基不久,並沒重視他的作品,直到三年後才任命他為宮廷作曲家。
b小調彌撒曲「彌撒」部分的樂器分譜封面,應該是由巴哈與家人抄寫。 而第三部分的「聖哉經」則是改編自1724年寫的同名作品,是六聲部合唱,以及三支小號的大型編制,更有他現存作品裡罕見的六聲部賦格合唱曲。至於第二部分的「信經」以及最後的「羔羊經」等,據查可能是在他最晚年的1748年才寫的,目的當然是為了將所有彌撒經文都譜成曲,尤其「信經」這部分因為有「我信唯一、至聖、至公、從宗徒傳下來的教會」這句,所以為路德教派所不允許,但巴哈竟然也為之譜曲,可見他晚年的信仰已超越了所屬教派的範圍,至此他才算完成了全部的「b小調彌撒曲」,據近來的考證,這很可能是巴哈的最後作品,無論技巧或內容都是他的最高水準。 所以知道這首彌撒曲的重要了吧~巴哈晚年很明顯的意識到自己在歷史上的地位,希望集結一生最優秀的作品,寫成完整的套曲來流傳後世,「b小調彌撒曲」就是他在聲樂曲方面的集大成之作,其中有很多段落都是改編自自己以前寫的清唱劇,再配上彌撒曲的拉丁文歌詞,非天主教徒的他,可說愛寫多長就多長,早就超過實際禮拜需要,可稱為是純粹的藝術作品了~何況在演奏方面,也有很多讓後人棘手的地方...
b小調彌撒曲「垂憐經」五聲部賦格合唱曲的親筆譜開頭,可看到最底下並未有數字低音符號。 這首彌撒曲最完整的資料來自於巴哈的親筆總譜,目前已可下載照相版閱覽,正如上述完整的分成四個部分,各有各的封面。但我們若仔細的看這手稿,就發現問題大了~竟然沒有巴洛克音樂演奏時少不了的數字低音,這相當於和絃記號,沒有這個,曲子的和聲結構並不完整,而且連弦樂的圓滑奏等弓法指示也很少,也許巴哈已經知道此曲在他活著時不可能演奏。另外更糟的是上面一堆塗改,有些筆跡明顯不是巴哈本人~很可能是來自於巴哈的次子艾曼紐‧巴哈,他是這份親筆譜的繼承人,也曾在自己樂團的演奏會上演奏「信經」的一部分,這些變更很可能是他為演奏會的效果而設定的,這使得「b小調彌撒曲」該如何演奏才能接近巴哈原意,成為後人的一大難題。 大家後來想到在德勒斯登,不是有只包含垂憐經和光榮頌的「彌撒」部分的樂器分譜嗎?那裏面應該會有數字低音和演奏指示,更不太可能有後人的修改吧?於是就去找了分譜來看,發現果然有這些指示,下圖就是我找到的數字低音部分:
難怪現在b小調彌撒曲的出版總譜中,只有「彌撒」部分有數字低音,其他部分都沒有~只好讓演奏者即興添加了,數字低音通常都是用鍵盤樂器所演奏,巴哈就常常一邊指揮樂團一邊彈著大鍵琴。但除此外就有些爭議了,例如由什麼樣的合唱團來演唱呢?到底要用古樂器還是現在的樂器呢?這也是現在演奏巴洛克音樂時常碰到的問題,而在b小調彌撒曲中又更嚴重~因為這曲子在巴哈生前並沒有什麼演出的紀錄,就如同他晚年另一巨作「賦格的藝術」一樣,後人必須各自找出演奏的方法才行... 根據巴哈1730年向萊比錫市議會提出的備忘錄看來,他希望合唱團最好每聲部有四名演唱者,最不濟的話至少每聲部也要有一名,但這是在二重合唱(兩個四聲部合唱,共八聲部)的時候。所以巴哈應該是認為合唱團最好有十六人以上,最不濟的話也應該最少有八人。可是在b小調彌撒曲常常出現五聲部的合唱,也有像聖哉經這樣的六聲部,我想應該還要再擴充合唱團的人數...所以我以為合唱團應該最基本要有十六到二十人左右,少的話音響可能會太單薄,但太多的話也會影響音色的精緻和多聲部的清晰度。
在唱法方面我是覺得,應該循當時習慣,自然而流暢的唱出歌詞,才能顯得清新脫俗,不能像現代唱歌劇一樣用抖音或其他方法,來增加音量和戲劇性,樂器演奏也是一樣,不管用古樂器或現代樂器,按弦時最好不要去揉弦,這是巴洛克音樂和現代音樂在演奏時的差異。當然如果能用古樂器是最好的,因為巴哈在總譜裡指定的樂器和現代樂器是有差異的。例如flauto traverso,指的是木頭作的古代橫笛,與現代金屬作的長笛比較起來,音量較弱,音色也較柔和而具田園性。還有柔音管(oboe damore),更是斷然不能用雙簧管代替,如果能用木製管身的會更好。至於極度輝煌活躍的小號聲部,可能非得用改良式的巴洛克小號才行,不然沒法呈現出當時的味道~那上達天聽般的升騰與高亢。
看上面影片,這是已故巴哈專家Karl Richter,指揮b小調彌撒曲光榮頌的開頭合唱,在過去一向是權威版本,我從十九年前剛接觸這曲子時就是聽他的,算是陪伴我相當久的歲月,先前也覺得這是聽起來最「正統」的版本,將這首曲子的莊嚴偉大表露無遺,但節拍又非常活潑靈動。 但若仔細看影片,好像有點不太對~他根本就都是用現代樂器嘛...而且合唱的女高音和女中音聲部實在太炫麗了,相較下男高音聲部就弱的多了~這其實也不合巴哈時代的美學觀,當時因為時代背景,演唱宗教音樂時,女性合唱團員是不多的,所以我雖深愛這演奏,但也不能不承認這是用現代人的角度來演奏巴哈,多少脫離了他的原意,我想還會有更好的版本才是...(待續) 文/樂譜截圖:夏爾克 |
|
( 不分類|不分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