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高夫曼
2012/01/03 12:10:54瀏覽186|回應0|推薦0

人人都是月亮,都有不願讓人見到的陰暗面….

 

                       By 美國幽默文學作家馬克吐溫

 

晨泳歸來,我在<永和豆漿店>裡用早餐,閱讀著店家準備的自由時報,不作多想,該店家的政治立場昭然若揭。

 

職場人享用午餐,都滿偏愛用商業午餐的,但我其實更喜歡去自助餐,因為隨便打個菜,每日5蔬果就….破表了。當然,這兒訂報就很<水果>啦!

 

晚餐,我沿路走回家,輪流選用各家各省的美食餐點,然後,我找不定跟我同樣訂閱著聯合報的商家,我只有一個感想,中山區的吉林與南京商圈都很綠。

 

我拎起標籤化與框架的說法。這是一個標籤化的社會,相關世代專有名詞滿天飛。

社會學家將不同世代的孩子們通通貼上標籤。例如:

X世代:泛指50年至59年次出生的。

Y世代:泛指59年到83年間出生的。

Z世代:泛指83年到92年間出生的。

吞世代:泛指8--14歲的兒童。

E世代:指享受數位化時代者。
F
世代:泛指18歲到30歲的年輕人。他們是一群主張自由(FREEDOM)、懷抱夢想(FANTASY)、放眼未來(FUTURE)、充滿趣味(FUN)的新世代年輕人。

 

「我有一輩子的時間來還錢!」現年26歲、研三的裘蒂,她是我的拍檔之一。衣著FashionF世代,名下的積欠的助學貸款超過50多萬新台幣。「等我搞定論文、找到工作慢慢還,我沒在怕的。」她笑著說。

 

而「框架」(frame)說,最早由社會學者高夫曼提出。他定義「框架」是種詮釋的「基模」(schema),也就是理解社會行為,或處理事情的一套原則,人藉由「框架」確立情境的意義,所以「框架」是個人對事件或資訊的設定、感知、辨識和標示。(Goffman1974

 

人「認知框架」的組合都不一樣,運用於理解社會真實的「認知篩選」也就不同,「框現」或「篩顯」的事實當然也難一致,問題是:誰「篩選」的才接近事實,才是真相?

人也有各種面向與好幾種樣子,好看的、難看的、家人跟前的、情人眼裡的、職場的、獨處的、公開的還有挺自己政黨的樣子。而「認知框架」,其實不只一處。

 

例如,一位來自北臺灣的眷村、家境小康、喝著國民黨的奶水長大的,在他從事採訪工作時,也很想持平與中立,但迫於選情的吊詭,非得選邊站不!是選邊戰,所以至少會有「眷村子弟、外省二代」等多重「框架」影響著他,從而他清楚的知道心中的那把尺該「重視」什麼?或該「忽視」什麼?

 

當選戰落幕了,不管記恨成哪種樣子,都得受社會道德的規範就回歸平靜吧!

 

….

 

經典西洋篇章,今天想複習的是,I understand,我跟著黑膠唱片學會的第一首歌曲。高中時,第一次參加舞會時,才發現它也可以結播曲。 

http://hyperrate.com/thread.php?tid=12321  請進囉!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rainannie&aid=5997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