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我」是誰?
2010/05/27 11:00:44瀏覽2418|回應25|推薦222

「我」是誰?誰未曾如是發問?羈於此身此生,吾人習慣視之為個人認同依據並藉之馳騁想像。答案看似明確具體,但此一問從未稍歇。

吾生也魯,未曾豁免此問,所以也惴惴不安惶惶不寧沒頭沒腦亂問一通,直到此知命之年。

自迷的心靈偏好此問。不欲自迷,坦誠內觀,這才堪堪驚覺,此問大有蹊蹺。

「我」是誰?針對此大哉之問,Casting Crowns 此曲緊扣傳統基督徒心弦。

*            *           *             *

每日兩偈的複習,看似簡單輕鬆,欲心頭踏實卻也不可怠慢馬虎。修練至此,對下意識的拖延隨便,已自然警惕。會靜思真正所欲所願。確定一下,再試試看是否真有必要延擱。

每一課並無額外指示,彷彿 ReviewV 引言即已足夠。於是若感到需要光照,便再翻回那兒,讓「那聲音」重新迴盪一番,再確認此階段複習的深意。這是何以 J 隱「聲」或化「身」為一本書的緣故嗎?每每翻著藍皮書的扉頁,重聆那引言,總不覺莞爾。

剛打開藍皮書欲入 Lesson 176,未料一翻又是那引言。再聆一遍?稍一頓,旋即讓「那聲音」重新迴盪腦際……其實已不知盪過幾遍,可這回卻發覺……怎麼搞的,滿篇的「我們」?

We recognize we are preparing for
another phase of understanding.
We would take this step completely, that
we may go on again more certain,
more sincere, with faith upheld more surely.
Our footsteps have not been unwavering, ….
But now we hasten on, for we approach
a greater certainty, a firmer purpose
and a surer goal.

我們知道,我們正預備
更上層樓的體悟。
我們願踏實走過這一步,如此,
往前邁進才更確定、更真誠、信心更堅。
我們的步履,此前並非毫不動搖…
但此際我們兼程以赴,只因我們
方向確定、意向堅定、目標明晰。

何以滿篇的「我們」?J 欲吾探其深意,感受其陪伴?何以幾次來回靜參,明明滿是白紙黑字的 We,腦中卻都只有 I?往下續參,J 殷殷說明他分擔「我」的疑慮與畏懼,這趟旅途即是克服懷疑恐懼之旅。

We walk together.
I must understand uncertainty and pain,
although I know they have no meaning.
我們同路偕行
我必然理解徬徨與痛苦
儘管深知那其實無謂…

這才特別注意到整篇引言以極大篇幅談 J 的陪伴,以及此陪伴對 J 的意義:

...My resurrection comes again each time
I lead a brother safely to the place at which
the journey ends and is forgot.
I am renewed each time a brother learns
there is a way from misery and pain.
I am reborn each time a brother's mind
turns to the light in him and looks for me...

再度復活,每當
領著一位弟兄安抵
  旅途終點且盡釋塵勞。
得以更新,每當
一位弟兄明白有遠離痛苦之道。
再度重生,每當
一位弟兄轉向內在的光而尋找

原來,J 在此不吝告白。已不知來回幾遍,居然一直未留意。果真只讀到想讀的!

而此番從 We I 的別致告白,別有弦外之音。重點不在 J 如何,而是 J 都如此了,所以「我」當如何。J 其實是說,靈修不是個人清修便了。從此,你的修持已不再是你個人的事!其實從來不是你個人的事!只是你一直把它當做是自己的選擇、自己的修持……自己的、個人的,與別人無涉。…

哎!回顧一路所受的高等教育,基本上是重視個人理性自主的西式教育。連當前的研究教學工作,豈不都在耕耘這個「個人」(the individual)?不論議題是啥,始終關注的無非「個人行動者」(the individual as agent) 的餘裕或能耐。

但行動也暗示互動,暗示人我物我相互依存的必然,以及關係網絡中個人的學習成長。學術上不會迴避這相互依存的關係思考,但得老實承認,儘管自認從來不是逃空谷者,下意識間仍容易把靈修這事,視同自得其樂、他人無涉的私事。

無疑心志的定向與責任的承擔,「個人」最是關鍵,但邁向愛、邁向上主的路,其實正是一條勘破我執的路。而這鮮少在獨來獨往中成就。即或狀似以此身為界,區區之「我」卻恰恰是敞向存有的戶牖,沒法自行閉鎖而猶能自在如是。向大生命開放,是暫厝此身的個體我沒法抗拒的召喚。所以靈性的「我」,不自羈於此身此生,但也總能善藉此身此生。

想來還真弔詭。語言總得由某個人說或唸或聽,本就是從個人出發的。但語言的社會性,使得此一發言者或受話者,沒法不意會到自我與他人的連結。J 巧妙運用人類語言的此種特質,進入吾理性思辨中,循著吾作為個人與學者的慣性,簡直逐一消解 (undo) 吾平常視為當然的,以此身此生為準據,以人口學特色為基礎的人我觀與生命觀。

「我」是誰?吾生也魯,未曾豁免此問。耗盡泰半精力,按人口學特色求解「認同」課題,探索年齡性別種族社經地位等等條件的不同排列組合所帶來的生命經驗異同,如何影響「個人行動者」在人生棋盤上走位的餘裕或能耐。「認同」議題無疑不斷延燒且充滿政治張力,但此際,卻瞿然驚覺,人口學特色的認同常似煙幕彈,大抵只讓自迷的心靈藉之振振有詞繼續自迷而已。…

於是試著拋開人口學,摸索「我」是誰。而 J 好整以遐,再度饗我以此偈:

162: I am as God created me...
          我仍如上主創造的原初。

何其莊嚴的宣示!所有人口學的煙幕彈與時空劫數的幻相,頓時湮消。J 殷殷再度邀請:

Help me now to lead you back to
where the journey was begun,
to make another choice with me.

現在幫我引領你
回歸旅程肇始之初,
跟我重新另作選擇。

啊!這位千古道友!原來你深情所繫在此。欲吾藉當下所在,參透「我」是誰;而既有人口學特色,即吾藉之飛躍的點。原來此生此身的我與上主創造原初的我,看似霄壤之距,其實不過是一念之間的一體兩面。「我」豈是僅僅僵固於某一社會位置與性格光譜的「我」?「他人」又豈如是?歸於上主創造原初的認同,生命原息息相聞相通,於是吾即眾生而眾生亦吾。於是 J 沒法不深情對吾。

靈修果真不是個人清修便了。滿篇的「我們」提醒這點。 J 從 We I 的告白,更透露了從 I We 的必要。

*           *          *         *          *

「我」是誰?少了界定此身此生的人口學特色,還能不能想像自己?這個硬頭殼臭老九,豈不曾因難以擺脫如此的人生想像,而以千般理由編派 ACIM 的神話太迷離、正義觀過於高曠、寬恕說太強人所難?但,即使曾掉頭而去,終究折返;即或蒙昧不解心生疑慮,終究心防漸卸而欣然步趨。若非 J 始終流露的,對「我」是誰篤定確實的肯認,吾豈釋然於此身此生的認同準據且終於驚覺自困自迷?

不欲自迷,這才堪堪驚覺,這輩子真正的活兒才剛剛開始。

( 心情隨筆心靈 )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rading&aid=4057635
 引用者清單(1)  
2010/05/30 18:31 【可欣的部落格】 參話頭

 回應文章 頁/共 3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pearlz (民進黨抹黑霸凌WHO )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似曾相識
2010/05/28 07:55
的問題,記得年輕時,我常會有這樣的問題.為什麼我很久沒有這樣的疑惑了呢? Is it a good thing?  Am I so old that I don't feel lost any more?
沉潛(rading) 於 2010-05-28 21:13 回覆:

親愛的 pearlz

依在下的經驗,通常是在意識到自我期望或想像
與現實中的自我出現較大落差時,才容易興起此問。

年輕時,人容易感到理想與現實的落差。

至於現在,說不定 pearlz 正在一個「絕佳巧妙的平衡點」上哩。
可喜可賀。應是幸福時刻啦。


olady
等級:1
留言加入好友
有冇之間...
2010/05/28 01:52

有我 冇我

在一念間 ...^_^

沉潛(rading) 於 2010-05-28 21:09 回覆:

感謝 Olay 留言勉勵。

確然…真的是一念之間天地若判。

「冇」這個字,青還真是妙。
表達了與「有」類似的語意成份。


水 羚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誰找我
2010/05/27 23:26

我是誰     誰是我

總之我不會是你

你也不會是我

那我究竟是誰   誰來告訴我

我要到哪   才能找到我

我沒有躲起來   可是我就是找不到真正的我

水 羚祝福

沉潛(rading) 於 2010-05-28 20:40 回覆:

偶找水羚啦…

一起玩個捉迷藏如何?就跟鷺鷥和水牛老是一起玩一樣啊。

玩著玩著,我們都把捉迷藏當真了。玩得過癮、開心…

但,保不定什麼時候,開始意識到…原來…真的是童稚遊戲…

然後開始試著當成年人。哈。

祝福 水羚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這是我!
2010/05/27 11:38

親愛的老師:

整容後的我 嚇著別找我收驚!

沉潛(rading) 於 2010-05-27 11:42 回覆:

哇…有火花捧場搞笑,
還真歡樂無限呀。

哈哈哈。嚇不到偶。

您以為偶沒見過世面吶?

家中這類面孔,可也不缺啊。

頁/共 3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