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行到水窮處
2015/10/14 13:38:18瀏覽236|回應0|推薦3

共讀章節:選讀《改宗與皈依歷程》頁70-71

 

Rambo指個人的環境因素,是影響皈依歷程的重要因素之一,

如個人的家庭、人際網絡、職業,

與其他直接關係到個人思想、感情和行動的生活層面問題;

而且,一位準皈依者所面臨的危機,將成為皈依歷程的催化劑。

會是哪些危機,致使一個人乘著法舟划向生命深處呢?

大多數是來自探問生命基本方向的危機,

也可以是生活中遇見死亡或其他痛苦的經驗,

如瀕死經驗、生病或重病痊癒的經驗,甚至是意識型態的改變等等。 

若對這些危機內容詳加分析,

則誠如傅偉勳教授所指人所面臨的問題,有二:

一、外在問題,

指群己生命的保存、經濟生活的發展、政治社會活動等等問題。

二、內在問題,

1) 首先,是個人的心理問題(psychological problems),

如一些負面的心理失常或病症等現象,

亦即心理緊張、精神緊張、失戀的痛苦、寂寞感、空虛感、憂鬱症等等。

2) 其次,是精神問題(spiritual problems),

是屬高層次的內在問題,如生命意義的喪失或探求、臨終時刻的懺悔或自我總結、

對死亡與死後問題的迷惑、倫理道德上的責疚感、人生使命或宗教解脫等等問題。

3) 最後,是實存問題(existential problems),

則特指德國哲學家海德格(Martin Heidegger)的存在現象學,

即「實存哲學(existential philosophy)」與「存在思維(Thinking on Being)」,

所關心的「實存(兼含現實存在與真實存在二義)的

抉擇或是信守(existential choice or commitment)」問題。

此實存問題,是極具理論與實踐的意義,於是,

傅氏援引佛教四聖諦概念,透視人的內在問題的本質,

而得出心理與精神問題的本質,不外乎是我執與法執所致,

貫穿這兩層內在問題的實存問題本質,則在造成我執與法執的根本無明。 

換言之,四聖諦的

1) 第一諦,苦諦,是提出內在問題的表面結構是「一切皆苦」,

此觀涉心理問題,也同時涉及精神問題與實存問題。

2) 第二諦,集諦,是依緣起論開挖到深層結構,

而發現「一切皆苦」的深層根源問題是「根本無明」。

3) 第三諦,滅諦,是就此集因苦果提出解決問題的目標,

如說離苦得樂,或轉染成淨,或轉凡成聖,或成佛等等。

4) 第四諦,道諦,於是更進一步提出解決問題的具體作法,

即戒定慧之三學增上,與八正道的生活中道生活法,

佛教謂此道諦,是解脫之道,或說成佛之道。(註1)


傅氏對人的內在問題與宗教基本因素的詮釋法,

有其一致性的脈絡,皆是援引「四聖諦」教說作融通。

筆者認為傅氏援引「四聖諦」的理論架構,

來對傳統佛教哲學的現代化繼承與發展的詮釋架構法,

也適用於探究本書三十位分享者的改宗與皈依歷程,

因為如此做來,才能回歸佛教哲學體系中作佛教徒的信仰行為之探究。

雖然,佛教「四聖諦」的教化法,看似只處理了內在的問題,

然,外在的問題,仍由內在的問題所參與建構的,

所以還是來個直搗黃龍擒賊王,才得以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吧。 

是故,簡言之,「四聖諦」第一諦苦諦是含攝內外的問題,

而「一切皆苦」的問題結構,則如下表所示:

3-1  「一切皆苦」的結構表

所以,本章節對「佛教徒改宗行為的探討」,

就援引上述「一切皆苦」的問題解構法,

來分解三十位分享者所面臨的生活困境是什麼?

或是什麼原因致使分享者產生改宗的行為?

並且,對分享者改宗行為的現象作一分析與討論,

俾使讀者了解其改宗動機或需求,

與其如何依「理性選擇理論」而依歸於佛教與道場或團體。

換句話說,

接下來就是依「苦諦」的概念,

探究三十位分享者經驗現象的內在問題是什麼?

進而對其探問宗教信仰過程裡的現象,

及其改宗後的「信徒市場」遷徙現象作分析與討論。

後面這部分的議題,

將談及「初次接觸」的媒介、分享者理性選擇的評估要項,及信仰層次的分布等。



註1:參閱傅偉勳,《從西方哲學到禪佛教》。

( 休閒生活網路生活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