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5/07/07 12:34:27瀏覽641|回應1|推薦0 | |
共讀章節:選讀《改宗與皈依歷程》頁61-頁67
聖嚴法師於國民政府解嚴後,1989年成立「法鼓山」, 內部界定成立法鼓山之前是屬於「前法鼓山時期」。 其從1977年遵師東初老人的遺志,接任了中華佛教文化館與農禪寺的負責人, 當時在接任負責人一職前,已在海外弘法,尤其推廣禪修已有一定的成績; 是故,接下這個職責, 除了繼承東初老人的理念倡導「人生佛教」,及佛教教育、文化與社會慈善事業外;[1] 也為了適應臺灣淨土宗盛行的風氣,將農禪寺的弘法修持型態導向禪淨雙修的道場。[2] 筆者實地觀察農禪寺所舉辦的念佛共修會, 參與的信眾們,在繞佛時的口誦佛號的節奏與腳步的起落是相互配合的。 援此,可推知農禪寺儘管是禪淨雙修的發展面向,其主要的修持特色,仍側重於禪修。 而這一特色成了影響D3分享者的改宗原因,D3覺得自己很會發脾氣, 「聽說打坐可以改變自己的脾氣,可以定下來。 就去學學看,就這樣子走進來法鼓山農禪寺。(D 甚至,由於「禪」的訴求,而形成的樸素農禪生活與簡約的環境氛圍, 亦是影響改宗的原因之一。
本文十位來自法鼓山分享者, 當中有五位分享者是在「前法鼓山時期」改宗入「農禪寺」, 他們改宗的原因: 一位是因空間氛圍;一位是親人在農禪寺出家;一位是為學打坐; 二位是因為看了聖嚴法師的著作《正信的佛教》與《學佛群疑》等書。 因此,為探究這時期的弘法理念或訴求為何? 所以,除上述二本著書外,也從其相關著作中獲得了一些端倪。
首先,得知聖嚴法師從知道佛法是用來淨化人心、淨化社會的知識與方法後, 就不斷地在各種場合中慨嘆「佛教這麼好,知道的人這麼少,誤解的人這麼多。」 他認為一般人總是把佛教世俗化、神鬼化、學術化, 因此,發願要使用現代人的語言和觀點,來介紹佛教真義, 讓人知道佛陀遊化濟世的本懷; 也為了提高佛教徒的教育水準及學術地位, 而希望自己是在理論觀念及實踐方法的疏通及指導。 是故,開始從事佛教教育事業及佛教的學術研究, 時至,1985年,假文化館址創辦中華佛教研究所後,其在臺灣的佛教事業重心, 這種理念與概嘆,確確切切影響了改宗者,譬如: D4分享者在看了聖嚴法師的著作《如何成為一個居士》後,覺得與自己的思想契合, 也「覺得找到我心中的力量了。後來,跟聖嚴師父學打坐。 去打完第一次禪七以後,我是一路哭哭哭回家。(D 「那時候還沒有法鼓山。我那時候不懂得佛法,只是覺得”佛法這麼好! 知道的人這麼少!然後,覺得誤解的人這麼多! 所以,後來將進十年,一直不停的把佛法告訴人家。(D 而且,D4在學佛過程裡,「也深感出世跟入世也是蠻有爭議性、困惑性的, 因為有時候究竟不離方便,它這個取捨之間, 我是覺得需要智慧的,也需要戒律的。(D 由此個案的分享,可初步得知道場或團體領導人的理念或觀念, 是深深影響著準皈依者的改宗與皈依歷程的。
其次,從聖嚴法師發表的〈理想的社會〉一文中得知, 其認為不該如一般淺見之士,以解脫三界,離開這個世界為學佛的目的, 而是應該在這個世界中努力的建設,佛教的教化 是要使人不但諸惡莫作,也要眾善奉行,凡有利益於大眾的皆要從善如流。 因為,有這樣的想法,所以對太虛大師「人成即佛成」的主張是相當認同, 也對印順導師《佛在人間》中的倡導感到讚嘆。 換言之,佛教是落實在人間社會,然後逐漸地提昇修證層級,最後達到成佛的果位。 其強調不能否定或忽略佛教的人間性及實用性,而大大空談菩薩與佛的境界。[6] 聖嚴法師這樣的理念與訴求,與星雲大師及證嚴法師有著相同的意趣, 言至於此,可得知後解嚴佛教團體教化轉型的一大趨勢, 即在「人間性」與「實用性」。
若問聖嚴法師如何以「前法鼓山時期」 重視戒行的提倡,禪修的教導,知解的釐清等基本態度, 及上述弘法理念與訴求構築法鼓山的信仰體系?
首先,是其先為自己定位不屬於任何宗派與學派, 就如「站在十字路口的街沿上,看風光宜人的各色街景」的態度。[7] 對此種態度的說法,即如其述: 坐禪的時候,如何處理心中不斷浮現的許多妄念? 要像一個人站在十字街口,看著車輛、行人、景物,熙來攘往, 確能保持沉默,站定腳跟,不為街上的景色所動;…… 你都一目了然,卻能不動聲色。……,
再者,針對佛教之於人間實用性的問題, 則在創立「法鼓山」時就明確提出弘法理念,即「提昇人的品質,建設人間淨土」。 其謂什麼是「人間淨土」? 也就是在日常生活中去體驗佛法, 乃至一個念頭與佛法的慈悲及智慧相應,那當下就是人間淨土了。 而且只要一個人能一念心中有慈悲與智慧,就是一念見到了人間淨土, 由此可知,此「人間淨土」的思想,也是依據「心淨國土淨」的理論而有, 即由一念到念念,由一人到人人。如此從教化每個人的念開始, 並由個體淨化人心再逐次擴大到全體而淨化社會, 所以,其所要構築的信仰體系與終極目標, 就是戮力於現在生存、生活的這個人間場域建設成為人間淨土。[10]
1989年初,聖嚴法師開始計畫在台北縣金山鄉的一片山坡地, 準備建造一個具教育、文化、修行等多功能的世界佛教園區。 以致群策群力,共同宣揚建設這個道場的理念。 是年秋天,聖嚴法師從僧俗幹部中召集八十人,組成「印度及尼泊爾朝聖團」西遊印度, 目的是為鼓勵和激發「護法會」的求法、修法、護法、弘法的心。 在這一趟印度的朝聖之旅,更促使大家達成建設「法鼓山」的共同信念。 爾後,於1991年也提出了四條法鼓山的共識: 一、法鼓山的理念,即「提昇人的品質,建設人間淨土」; 二、法鼓山的精神,即「奉獻我們自己,成就社會大眾」; 三、法鼓山的方針,即「回歸佛陀本懷,推動世界淨化」; 四、法鼓山的方法,即「提倡全面教育,落實整體關懷」。[12]
又1989年提出「心靈環保」說後,更多次在國際性重要會議中呼籲「心靈環保」, 迄今「心靈環保」更成為法鼓山事業識別系統(CIS)的規劃主軸。 因此,揭櫫法鼓山的核心主軸(MI)為心靈環保, 進而促使提倡全面教育、落實整體關懷的方法及方向更加明確; 也讓社會大眾更清楚知道法鼓山是一個推動心靈環保的團體, 而這樣的發展核心,也就成為影響分享者改宗的原因。
聖嚴法師認為法鼓山的共識「提倡全面教育,落實整體關懷」這兩句話, 表明了人心的教育,應該從人入胎就要開始接受胎教, 出生之後,則從嬰兒、童年、少年、青年等各階段的教育, 能使其彼此之間都應該銜接起來, 諸如家庭教育、學校教育、成人教育和長青教育。 而且強調能夠執行這項溝通、聯繫、協調和指導的,就是宗教教育。 是故,基於這樣的「全面教育,整體關懷」理念, 他認為一個偉大的宗教,應該具備信仰的實踐;理論的基礎;學術的研究。[15] 於是,1994年2月明確指出法鼓山未來努力從事於三大教育: 一、大學院教育, 這包括1985年創辦的中華佛學研究所; 二、大普化教育, 即是法鼓山運用傳統佛教修行活動, 如禪修、念佛、法會等,以及與現代出版與傳播媒介, 使佛法精義普化人間,提供多種生活化、實用化的管道來認識佛法; 三、大關懷教育, 即是從個人到團體的關懷、從教團到社會的關懷、從生命開始到生命終止的關懷。 此目標,是以人間化的佛法,普遍而平等的關懷社會大眾。 諸如從懷胎、出生、嬰幼兒、少年、成年、老年到臨終與死亡, 於此聖嚴法師期勉大眾:「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覓菩提,恰如尋兔角。」 提醒大眾都是來法鼓山修福修慧的,
接著,1999年8月再提出「二十一世紀的生活主張—心五四」的工作目標或行動方針, 且將此視為法鼓山邁向第二個十年的落實重點。 什麼是「心五四」? 即是將佛法的「心」法,以五個條目,各四項重點,來加以陳述。 一、「四安」:為提昇人品的主張,即安心、安身、安家、安業。 「安心」指在生活中少慾知足; 「安身」指在生活勤勞簡樸; 「安家」指在家庭中相愛相助; 「安業」指在身、口、意的清淨精進。
二、「四要」:為安定人心的主張,即需要、想要、能要、該要。 是「需要」的才要; 「想要」的不重要; 「能要」、「該要」的才要,不能要、不該要的絕對不要。
三、「四它」:為解決困難的主張,即面對它、接受它、處理它、放下它。 「面對它」指正視困難的存在,不自欺欺人; 「接受它」指接受困難的事實,不怨天尤人; 「處理它」指用智慧處理事情,用慈悲對待他人; 「放下它」指盡心盡力就好,不計成敗得失。
四、「四感」:為與人相處的主張,即感恩、感謝、感化、感動。 「感恩」使我們成長的一切順逆因緣; 「感謝」給我們奉獻、服務的機會; 用佛法「感化」自己,如慚愧、懺悔、慈悲及智慧; 用行為「感動」他人。
五、「四福」:為增進福祉的主張,即知福、惜福、培福、種福。 「知福」才能知足,知足才能常樂; 「惜福」指珍惜擁有、感恩圖報; 享福非福,「培福」有福; 若從內涵而言,「三大教育」與「心五四」的實施方針, 仍是立基在「心靈環保」的主軸下展開。
最後,聖嚴法師於 法鼓山是「承先啟後的中華禪法鼓宗」。 為何於此時開立宗派呢? 乃因其發現法鼓山僧信大眾對自己的定位不清楚, 對教團的過去不瞭解,對現在的處境不明白,對未來的目標不確定, 以及近來有人指評漢傳佛教沒有修證次第及教學次第的缺失, 甚至不合印度阿含及中觀等法義。 所以,他再次強調法鼓山存在的意義與使命是「承先啟後」, 就是要運用前人的智慧而走出新路來; 但是,如果拋開佛及祖師們的智慧,全由自己開創,那便是新興宗教而非佛教了。 於是,強調自己身為臨濟與曹洞兩系法裔, 又因法鼓山建立的主體是漢傳佛教, 且個人的禪學思想與禪法,是統整了中國山林式的、韓國、日本,乃至越南的禪佛教等, 而形成法鼓山所傳的「中華禪法」。是故,此時必須樹立「中華禪法鼓宗」。 這一歷史性的立宗之舉的目的, 在於使禪佛教與義理之學互通,及使禪佛教與世界佛教會通, 未來成為世界整體佛教中的一大主流。 其實,這完全來自聖嚴法師身為領導人的不斷思考, 其想著當開創哪些新局面?如果不開創,就會落伍,落伍了,社會大眾就不理睬了。[21] 換句話說,也就影響不了更多的人走入佛教。 所以,為了承先啟後而立「中華禪法鼓宗」, 期勉弟子們讓法鼓山的禪佛教跟世界接軌,被世界的佛教接受,而成為未來的主流。
整體而言,從1989年起而至今, 法鼓山領導人聖嚴法師對「人間佛教」的再詮釋與啟發, 進而構築的信仰體系之CIS要素與彼此關係,則如下表2-3所示[22]: 綜觀上述所言,則能夠瞭解法鼓山的信仰體系架構, 是自於以「漢傳禪佛教」為體,繼而,提出以「心靈環保」為核心主軸, 開展出「實用為先」,並且落實人間化、人性化的弘法教化工作。 讓人人皆能匯歸於「心靈環保」的核心主軸中, 以實現「提昇人的品質,建設人間淨土」的總體藍圖。 [11] 護法會「是一個由居士組成的組織,它的組織有正、副理事長, 以及秘書、總務、福田、企劃、輔導、文宣、公關、活動、檔案、財務等組別, 分工負責經費的籌募活動。而籌募的方式,是採以會員制的層次組織為主。」 參閱丁敏,〈聖嚴法師佛教事業的經營型態〉,收錄於佛光山文教基金會主編, 《1995年佛學研究論文集:佛教現代化》。 [20] 印度佛教傳到漢地,就是漢傳佛教。由於漢地的本土文化是以儒家及道家為背景, 因此,佛教產生了以如來藏思想為主流的各大宗派;「禪佛教」則是帶有漢傳諸宗之長, 並且加以素樸化及生活化了的集大成者。 |
|
( 休閒生活|網路生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