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2/08/27 11:05:46瀏覽339|回應0|推薦1 | |
處暑後三日是農曆7月29日,民間習俗說是「鬼門關」的日子。隻身走在鄉里巷弄間,可見戶戶祭拜「好兄弟」之景,這是存活者的信仰,也是一種質樸的敬慎與悲憫心意吧。
《論語》先進篇云:「季路問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敢問死。曰:『未知生,焉知死?』」某天學生季路請教老師孔子:「怎樣侍奉鬼神呢?」老師說:「人都不能侍奉好,還談什麽侍奉鬼神呢?」學生又說:「請問死是怎麽回事呢?」師言簡意賅說:「未知生,焉知死。」死亡是什麼?一個簡單的回答「生都不瞭解,還談什麽瞭解死?」,及學生聞後未深入再探問,使得孔子的生死觀可能被誤解了吧,也成了意外的障礙:阻擋了一個民族對死亡本質或死亡文化,作更深入的辨證與探討。
然而,約二百年後的道家哲人莊子,對死亡的凝視與深思,似乎更多了一些;在《莊子》逍遙遊篇裡這樣說:「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楚之南有冥靈者,以五百歲為春……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歲為春……」他凝視在日出之後逐漸萎縮、死亡的浮游菌類,直視朝菌短促的生命,也凝視歷經八千年一次漫長生死的大樁樹,從中領悟所謂「長久」也只是另一種「短促」,或壽長者或命短者都是無常的存在著。也許,有了這般貼近生活的體道之後,才能真正的「逍遙遊」吧。
佛陀的生死觀為何呢?怹通過自身作證後,提出以「十二緣起」解構:生從何處來?死往何處去?之因果關係,更以「緣起無自性」建構:生死一如,不生不死的生命向度──究竟涅槃。對佛弟子而言,是在徹底地明白「生從何處來?死往何處去?」之際,生命就從物質世界的慾念、渴愛、貪戀、需索、耽溺之中醒覺,且自願以佛、法、僧等三寶為歸敬或依止處,因此身心有了自覺修行的開始,付諸實際行動修習戒、定、慧等三學,離斷貪、瞋、痴等三毒,滅盡各種煩惱,向著究竟涅槃前進。
事實上,我們內心早已明白,在悠悠漫漫的生命長河裡,生死、死生,無量回、無止盡,也打從心底接受「死與生,一體兩面」,只是避談「死」。或許,若不充分了解「生」,是無從徹底了解「死」;但是,也可以反過來思考生死──「未知死,焉知生」:不曾認真且深刻地凝視「死亡」、思考「死往何處去?」,能夠真正地懂得生命存活的意義與價值嗎?該以何種姿態存活?當何所為?想想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因信念被捕入獄,判其服毒死刑。當學生問他有什麼囑咐?他說:「只是我經常說的那些話,沒別的了。」問他該怎麼葬?他說:「隨你愛怎麼葬就怎麼葬。」接過了毒藥,像天神祈禱後,飲之。當學生們不由自主地哭泣,他說:「人最好是在安靜中死,你們要安靜,要勇敢。」雖不是人人可以做到蘇格拉底的淡然自若,但是,只要有心、真心、用心,難行之法卻能行吧。
總之,生命最後,終需獨行,一個人走……;死亡不是結束,而是另一種開始,重要的是為來世做準備。如何為自己作死亡準備?該怎麼走呢?要去哪裡呢?死亡過程中會經歷或發生什麼事呢?又該如何因應呢?有什麼方法可以學習?該如何安然度過死亡過程呢?這需要方法、也需要學習。不同宗教信仰,對死亡有不同的觀點以及對應方式;不論如何,這時候美善的信仰或信念是產生內在力量的重要關鍵。自己從相應的觀點與對應法門的學習中堅定信念;然後真心實願付諸實際行動,實踐後必能有所體悟與明了:生命的意義為何,生死又是怎麼回事,而這樣的真切體悟,是往生或善生的資糧──或投生善道或善趣、淨土或天堂,或者是不復受身或不受後有、究竟解脫或涅槃。
一位謙遜的自覺行者,能夠真誠懇切地回來照顧自己或守護身心,更能夠直下承擔肉身的功課,把日常生活的所有境遇轉為道用,不斷地培育止觀的心地功夫,積聚各種波羅蜜或道糧,藉以成就無上的解脫自在、寂靜涅槃道業。如何把人生各種境遇轉為道用呢?一切行依因緣果,演一期生命樂章。花開,蝶自來;花謝,養大地。也許,一期生命的意義與價值是,提起敬慎心正視「此生有盡、死之必然」,而策心奮發修習「生命覺醒」的功課;於日常自律生活中,「常行於所當行,常止於不可不止」,並在「借假修真」的自我觀照裡,體現一種不驚(無疑心)、不佈(無懼心)、不畏(無退心) 的生死美學──解脫自在、寂靜涅槃。 |
|
( 心情隨筆|心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