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9/09/04 20:30:00瀏覽471|回應0|推薦6 | |
20190904 月光部落—異地同時靜坐共修 日誌 一、慧學分享 以虔敬心禮敬世尊及三皈依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asambuddhassa (三遍) Buddham Saranam Gacchāmi. Dhammam Saranam Gacchāmi. Sangham Saranam Gacchāmi. Dutiyampi Buddham Saranam Gacchâmi. Dutiyampi Dhammam Saranam Gacchâmi. Dutiyampi Sangham Saranam Gacchâmi. Tatiyampi Buddham Saranarn Gacchâmi. Tatiyampi Dhammam Saranam Gacchâmi. Tatiyampi Sangham Saranam Gacchâmi. Sādhu~ Sādhu~ Sādhu~
一) 《阿含要略》B〈增上善學〉「1-0-4因果應報 (八)」楊郁文老師談佛法,要點摘記:
業報觀的確立,絕不能是錯誤、模糊或似是而非的觀點。前已由《佛為首迦長者說業報差別經》詳盡地說明業報關係。接下來,將藉四部阿含的文本資料做進一步的原則性把握,而這些內容都跟正見有關;當正見世間有業有報時,我們可以了解生活-生命(生存)-生死都離不開業報的範圍,於是不僅可以從業報來理解過去和現在,也可以營造未來,這是相當有積極性的因緣果報觀。
1. 引業帶來總報(正報),滿業帶來別報(依報)。
「業」有兩種:引業和滿業。引業,就是會引來投生六道中某一道的行為,使你來世往生為人或天或三惡趣,而這個引業的趣向就是「總報」或稱作「正報」。因為會引來總報所以稱作引業,所以也稱作「總報業」,引業只有一個趣向,是決定一個身份。而整個身心主體及身心活動的處境,需要好多好多的業來充滿、充實,所以會帶來「別報」的就稱為「滿業」,也稱作「別報業」。譬如都是投生為人道,有些人貧困,有些人家財萬貫,有些人生得外貌莊嚴,有些人醜陋,有些人健康,有些不健康,諸如此類就是別報,這是滿業帶來的,雖然都是往生某一趣,可是每個有情的狀況都不一樣,具各別性的。
再者,「業」另有兩種:共業和不共業。總報(正報)乃屬不共業,譬如正報都是人趣,但每個人的引業並不一樣,只能說是同一類、或同一屬性。引業-正報-不共業是個人的事,自己可以決定自己的行為,而影響自己往生的趣向。別報(依報)是屬共業,譬如同樣出生在地球,同樣出生在北半球或南半球,同樣出生在西方或東方,同樣出生在中國或台灣,雖然受報的狀態不盡相同,但大家都是生命共同體–即共業的關係,共業是一定要大家同心協力,有共同的見解、共同的意願、共同的作法才有辦法改變。
2. 思已業,必報
思已業必報,就是作業必報。業或說「業行」,就是行為。但不是任何行為都會帶來結果,必定能帶來結果的是要「思已業」,也就是經過思考(意業)以後而做出來的反應(身業、口業),才會招來果報。十善業與十惡業都是屬於思已業,是經過思考,存心要怎麼去做後,再透過身體或嘴巴反應出來的行為,在反應的當下又會伴隨某些心行(行蘊)起連鎖反應,故有說身業三、語業四、意業三。透過身體反應出來的就是身業,也就是舉止。惡的身業,即殺、盜、淫;反之,若能不殺且能保護他人生命不受威脅、不偷盜且能布施救濟他人、不強暴且能維護他人不受強暴,那就是善的身業。透過嘴巴反應出來的就是語業,也就是言談。惡的語業,即妄語-說謊、兩舌-挑撥離間、惡口-語氣粗暴-讓人恐懼或難過、綺語-說奉承或無用的戲謔取笑話。反之,以上都沒有犯,且能朝反方向來發動語業,那就是善的語業。意業就是看內心有沒有貪、瞋、痴的狀態,如果有就是惡的意業;沒有就是善的意業。這些內隱的意念往往會透過身體和語言反應而外顯出來。
1)《增一阿含47品6經》:「夫人作善惡,行本有所因,彼彼獲其報,終不有毀敗。夫人作善惡,行本有所因,為善受善報,惡受惡果報。」
這是說人行善也罷、作惡也罷,推究其行為的根本,都有不同的因緣左右著。即善因作善行,惡因作惡行,也就是說有存心好或存歹心的差別。而這些善行或惡行,一定會各自得到相應的果報,正所謂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終不有毀敗」,絕不會有行善業受惡報,也不會有行惡業承受福報的情況;而凡「有所作業後必有其勢力」這些被稱作「業力」,這些或善或惡的業力不會憑空消失,只是先潛伏著、相續著傳到下一世去,只有受果報完了,業力才會消失。因此,唯有受報才能消業;未受報的業力,就不用妄想求佛菩薩加持或是持任何咒語把宿世的惡業力消除。妄求的信仰行為之心態,我們可以同情悲憫,但必須明白此舉若是按照業報因果-因緣果報原理來說,是不具正見正行的。
2)《中阿含11經-鹽喻經 = 南傳-增支部3集101經》:「隨人所作業則受其報。如是,不行梵行,不得盡苦。若作是說:『隨人所作業則受其報。』如是,修行梵行,便得盡苦,所以者何?若使有人作不善業,必受苦果地獄之報。……」
這段文可說是上一個偈頌的重述,此處再次強調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不變定律,這正說明「因果森然」,業報因果之嚴整、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隨著不同的人「所作業」,他所作的或善或惡的業「則受其報」,意思是說凡聖都一樣,只要作了善業,結果一定會受福報;反之,作了惡業,結果也一定會受罪報。按照這個業報因果法則,可以知道「不行梵行,不得盡苦」,所以我們想要「盡苦」就一定要行清淨行–九遍淨勤支。這個「苦」是有漏帶來的苦,漏是貪‐瞋‐癡,和心有關,因此所指的應當是「心苦」。因為,解脫所滅盡的是心苦而不是身苦。身苦,是屬於生理的痛苦,只要還活著,身苦都不能避免。
3. 業報-福罪,如影隨形
1)《雜阿含.1233經》:「唯有罪福業,若人已作者,是則己之有,彼則常持去,生死未曾捨,如影之隨形。 如人少資糧,涉遠遭苦難,不修功德者,必經惡道苦。如人豐資糧,安樂以遠遊,修德淳厚者,善趣長受樂。如人遠遊行,歲久安隱歸,宗親善知識,歡樂欣集會。善修功德者,此沒生他世,彼諸親眷屬,見則心歡喜。 是故當修福,積集期永久,福德能為人,建立他世樂。 福德天所歎,等修正行故,現世人不毀,終則生天上。」
這裡提到「業」有罪業-惡業和福業-善業;凡是人有所作都離不開這兩個範疇。假設有人經過思考並且已經完成行為了,不管是惡行或善行,一定會帶來相應的罪報-惡報或福報-善報,而這一些果報都是自找的,和其他人沒有關係,因此說「是則己之有」。即使,那些還沒有形成罪報或福報的業行,它還是會以業力的形式存在著;「業力」的意思就是作業導致受報的潛在勢力。這股潛在勢力會一直跟著你,從前世到今生,從今生到來世,不會因為你身份改變而消失。除非受報後才會停止,故說「彼則常持去,生死未曾捨」,也就是「萬般帶不去,唯有業隨身」。而好的善的行為之業力,在未受報之前,仍會保留著。其實,這些都是說明:凡有所作(業行),必有所受(果報);是如影隨形、如響應聲,「因果業報」是屬於「法爾如是」。
4. 於不定業時,應用佛法來改善。
思已業必報,這是法爾如是、法性使然,不管凡夫或賢聖-佛菩薩都是如此。因此,有說「定業不可轉」,也就是不能轉變、不能改變。如是,我們歸依三寶、依法奉行有什麼作用?其實,定業不可轉,是指因與緣,也就是條件全部具足的那一剎那,一定會有果報,而這個果報不能延後、不能移轉、不能改變地點。但是,若「思已業」還在不定業的狀態,也就是因緣尚未成熟、條件尚未具足的時候,我們還是可以透過佛法的應用來使它轉變,也就是操作世俗八正道、或聖出世間八支道來使它轉變。但是,也要明白這個轉變,不是轉為不報;不報就沒有業報觀也就變成邪見了。所謂「轉業報」,只是將時間延後或是改變受報的處境,使苦報的感受減輕而已。如《中阿含11經-鹽喻經》所云。所以,轉業報,不是把業之報轉為不報,而是想辦法將大苦減為中苦,把中苦減為輕苦,把輕苦減為不苦;甚至,有智慧的受報,明白這苦的罪報一定是某個因緣導致的結果,也明白每一次次受苦果報實際上都是一次次清償,把某些惡業消除乾淨了。
二) 靜心聆聽-楊郁文老師談《阿含要略》B〈增上善學〉第22集「1-0-4因果應報(八)」
二、異地靜坐
接下來是靜坐時間,自我練習〔靜坐共修三部曲〕:遍身放鬆法、止禪、觀禪。 第一部曲:用感恩心、柔軟心遍掃全身每個部位,從頭頂開始往下至腳趾,關注每個部位並作意「感謝祢、放鬆下來」,好讓忙碌一天的身體修復。 第二部曲:練習止禪的「安般念-純粹地觀察出息入息」,好培養穩定的「覺知力」,達到一種平靜的覺知狀態。。 第三部曲:在練習安般念一段時間後,若心識還算平靜、平穩,就可切換觀察的對象(所緣境),由呼吸轉到自身的身心狀態,以實觀(如實觀察)每個當下的感受或心念僅是一種生滅活動,沒有恆常不變的,好從實相中漸漸增長「平等心」,且以著明覺心智去接受各種身心感受的來去,不管是樂受、苦受、捨受,以及內在念頭、想法之生生滅滅;修習過程的要領在於「觀察身-受,檢視心-法」。 此刻,讓我們從原點出發:收攝心意,集中精神力觀察鼻孔前的「入息與出息」;入息進來了,知道吸進來了;出息出去了,知道呼出去了……。各自用功!
三、〈寂靜之音〉回向 四、結語 獻上深深祝福── 願 您與親人家眷及所有眾生, 於生時,身無病痛,心不顛倒,一切善願得遇善緣成就。 臨終時,正念現前,心無罣礙,往生善趣,遇法緣,續修菩薩道,圓滿佛菩提。 更願 您於日常修習「淡、緩、靜、止、觀、行」的清淨功德皆成為解脫涅槃的助緣。 我們下周再見~
五、與佛共眠
|
|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