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9/06/30 13:00:00瀏覽639|回應0|推薦2 | |
20190630 基隆靜坐共修部落-慧學法談 日誌 共讀範圍:《佛教的真髓》/ 第五章 教化的方法與覺悟 / 第二節 關於佛教的覺悟
我們將第二節內容分成三個子題討論:一)隨法隨信具正行(p156-p160)。二)預入聖者之流(p160-p163) 。三)阿含道果三階位說(p163-p166)。在進入第一個子提前,先推薦您延伸閱讀<教化法與覺悟之道>作複習與預習。關於「隨法隨信具正行」,共讀要點摘記如下:
一、我們由前一節得知釋尊的教化方法是應機且契理之教導、教誡,亦即依聽聞、修學者的根性而施設相契的入門法;雖進入佛道之門有異,卻有著相同的意趣-入佛知見,同證佛菩提。誠如印公在《成佛之道-三乘共法》中指出:「發出離心的,有聲聞,緣覺,菩薩;有在家的,出家的;有獨住的,人間住的;有信行人,法行人。「雖」然有這「種種」不同的根「性」,表現的風格不同,只要他真能發起出離心,就「同」樣的能「修出離行」,達到解脫生死的目的。……學佛是有不同根性,不同風格的,所以應尊重別人,更應該認識自己。」
二、關於作者云:「依據原始經典,要從凡夫至證得初果聖者須陀洹,依修學者的性格可分為由理論與信仰進入。從理論趨入者,成為『隨法行(亦稱法行人、理行人)』。從信仰契入者,稱為『隨信行(亦稱信行人)』。」
1. 何謂 隨法行? 01) 中村元,《廣說佛教與大辭典》:隨信行之對稱。法行,乃合於緣起理法之行為。隨法行即於一切法思惟觀察而隨順法行之。法行,乃合於緣起理法之行為。 02) 印公,《成佛之道》:在聲聞弟子中「隨法行」的,是利根。有重智的,一切以智為前提而進修的。智是理性的。法行人是一向慣習於理性(法)的,先要追求所以然,打破沙盆問到底。聽了師長的教導,要加上自己的觀察,推求,參證經論。有了深刻的理解 ,這才深信不疑,精進修學。這類的根機是利根,有引導人進修的能力。
2. 何謂 隨信行? 01) 中村元,《廣說佛教與大辭典》:隨法行之對稱。信行,乃信教而行。即相信他人的教導,並奉其教法而修行的人。 02) 印公,《成佛之道》:在聲聞弟子中,「隨信行」的,是鈍根;有重信的,一切以信為前提而進修的;信是情意的。隨信行是個性慣習於信順,一切隨信心而轉的。這類根性,如遇到了佛法,師長只要叫他怎麼做去就得了。他並不想追求所以然,怎麼說,就怎麼信,怎麼行。這類根性,切勿給他詳細開示,說多了不但不感需要,有的反而 糊塗起來。主要是親近善知識,依師長的教授而修學的,從修習的經驗中,漸長智慧。
3. 印公在《成佛之道》所云:這二類根性(法行人、信行人),都是信智不離的,但不免偏重。不但初學的如此,就是證了果,也還是個性不同的。學佛的要使這二者,平衡進展到融和。因為「無慧之信,增長愚癡」;「無信之慧,增長諂曲」。佛法說信智一如,雖然究竟的目標一致,但修學者的根性不同來說,下手時,信與智不免偏重,形成了佛弟子的二大類。
4. 若就人性之「知-情-意」三面向來說,除了法行人、信行人外,應當還有慈行人、悲行人才是,若將各類行人彙整在「知-情-意」架構下來看,將更加清楚-完成「人成即佛成」絕不可偏執而偏廢其一。 01) 知–理智–般若慧–法行人–般若空慧(空正見、佛智) 02) 情–情感–慈悲–慈行人、悲行人–大悲為上首、無所得為方便 03) 意–意志–信願–信行人–菩提心(與一切智智相應作意) 04) 延伸閱讀:強化初發心 http://blog.udn.com/quietdharma/111213838
5. 佛弟子今生當以成就「初果聖者(須陀洹)」為近程目標。 01) 不管您是隨法行,還是隨信行,終究是要對「佛陀的教法」有正確的了解,才能夠生起正信、正行;並於深觀正行中具足四種確實的絕對的不壞的淨信,即「四不壞淨」,亦即佛典所謂:「遠離塵垢,得法眼淨」=了知「一切集法,皆是滅法」=了知「因緣生者,因緣滅」,這些語異卻義同,皆指出初果聖者須陀洹的道智。如:雜阿含.200經=相應部35.121經=中部147經。 02) 延伸閱讀:建構阿含道藍圖(21講-20)http://blog.udn.com/quietdharma/124607757
三、關於「七佛通戒偈」的意涵
1. 何謂「七佛通戒偈」? 01) 不作一切惡,應當行諸善,自淨之己意,此為諸佛教。 (元亨寺-漢譯南傳大藏經,小部-法句經-183偈) 02) 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 (北傳漢譯-法句經-大正藏第4冊) 03) 不造一切惡,具足諸善行,淨化自心,此是諸佛的教法。 (作者水野弘元,梵語直譯)
2. 意涵為何? 01) 作者水野弘元如是釋義:「『七佛通戒偈』與『四不壞淨』相同,都是解說確立信、戒–『真實的佛法』所應有的理想態度。此中『諸惡莫作』(止惡)與『眾善奉行』(行善)是『戒』,『自淨其意』是淨信三寶的『信』。換句話說,此偈誦強調:止惡、行善的『戒』與對三寶的淨信,這些是諸佛(一切佛、過去七佛)的教法,也說明佛教的根本旨趣不外乎戒與信。因為,確立佛教的信與戒,才能成為真正的佛教徒。」 02) 其次,也許可以把「七佛通戒偈」視為入「聖者之流」的共法–增上三學,換言之,是增上三學的另一種詮釋法。此中「諸惡莫作」屬止持的「增上戒學」;「眾善奉行」屬作持的「增上心學/定學」;「自淨其意」屬心蘊的「增上慧學」。行者不忘失「七佛通戒偈」,並於日常付諸實際行動,又以不放逸故,能建立一種純正信仰的宗教生活,必能漸漸遠塵(遠離三界五欲六塵)、離垢(離斷煩惱)而成為隨法行的初果聖者。如此,才不枉費今生得遇諸佛教法的殊勝法緣。
3. 延伸閱讀: 01) 增上善學概說 (5講-1) http://blog.udn.com/quietdharma/124651026 02) 圖滇悲桑格西,<練習當個法行人> |
|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