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實修的人生
2019/01/16 16:57:32瀏覽887|回應0|推薦1

共讀章節:選讀《改宗與皈依歷程》頁154-頁157 

 

她在壯年時初逢病苦而深思生命存在的意義與價值,為尋找生命答案而改宗走入佛教。最初成為慈濟會員,之後教內再改宗依歸農禪寺。為什麼選擇再改宗於農禪寺?「一方面是距離近,一方面我看聖嚴師父禪修得這麼好而崇拜、嚮往啊!回想起來,那時候是把師父看作偶像吧!(T6-11-01

 

初次跟農禪寺的會遇經驗是什麼?「我的第一個直覺是農禪寺比較屬於個人內修的道場,當然外在的教化工作也有做。這些年來,我感受到佛學教育也很重要,所以我也很讚嘆師父發心蓋大學,因此我會隨喜財布施護持,深覺要安身立命只有接受佛學教育、實踐所學才是最根本的辦法。(T6-12-01」 而在最初親近道場、參與共修與佛學課程,對她起了多少的幫助?「讓我得知一個正信佛教的整體樣貌。我從學習裡了解到正確的佛法觀念,而這些佛法觀念的開解給了我很大的幫助,我只知道在這裡讓我找回我所迷失的東西,可以說佛教佛法就是讓我找回原來的清淨自性或本性。(T6-12-02

 

改宗入佛教之初期,她會選購一些佛教書籍閱讀,其自述:「我只是去讀經,目的是讓我的心可以清淨下來。(T6-08-01」而當T6看到經文講著「行菩薩道,為眾生付出」時,自己作了檢視,她說:「發現自己很渺小,覺得自己在天地宇宙之間好渺小,並且再回溯自己的過往人生是很傲慢、很自大。(T6-08-02」在閱讀的過程裡,她另外看到「回復原來的本來面目」而受啟發,於是自我調整做到一種隨緣行事的態度,她說:「在自性裡面,那個世俗的我不去執著我一定要那樣,一定要這樣,或一定要中間。我開始用比較隨順因緣的方式回應生活。(T6-08-03

 

然而,經過一段時間之後,T6發現「行菩薩道,為眾生付出」,自己在農禪寺是「沒有著力的地方」,因此就愈加投入慈濟工作而比較少到農禪寺參加禪坐及念佛共修,但是仍持續閱讀聖嚴法師的著作。

 

當她完全投入慈濟後,就參加委員授證儀式,開始與慈濟有更深入的互動。雖然T6秉持慈濟「行經」的理念:「慈濟師姐都會講上人教我們的行門,不是說你念多少佛號讀多少經。當然我知道上人是要提點我們不著這個相!(T6-20-01」但是,她在農禪寺所養成的每日定課修持還是保留著,因為「我覺得我個人需要以日課來時時砥勵自己,讓自己的心比較安住當下,更多的是我透過那個定課時間觀照自己,反省自己。(T6-20-01

 

至於,她到了慈濟後的聽聞佛法之媒介是什麼?「我們跟上人也比較沒有因緣靠近,所謂親近師父獲得開示,當然都是從大愛電視台或是上人有來台北、來慈濟園區為大家開示的時候。而師父的開示都是引用一些事相來讓我們去了解人間的真實意。而這些人間事相的實相對我幫助也很大,激勵自己在生活當中要能夠輕安自在的過著每一天,要能夠去把握每一個時刻做好自己的本分事,要照顧好自己的心。(T6-06-01

 

T6來到了慈濟全心投入參與各項活動,她體會到解門與行門確實要並行的。「我透過實踐種種利他行的過程,應證到了經典上的法句法義。就像上人有講過我們去關懷人去做什麼樣的協助,是希望能夠幫被服務的人在心靈上獲得離苦得樂。但是這個服務的我,一路走來也是會碰到瓶頸啊!所以,會覺得說不是一行門就可以的,必須是要行門解門並行的。(T6-15-01」關於「解行並重」的觀念,是從哪裡得知?過程中,如何作調整呢?她說:「從書上得來。其實,證嚴師父也常講:有修沒有行就是沒有體證,有行沒有修不會進步。如果我沒有具足正確的、更多的智慧、更多的觀照、自我覺照的話,有時候雖做了很多事卻是偏差而不自知的。我自己很想要把行門、解門兩個都融合在一起,所以在做服務的時候,會再回到經典裡頭去找答案,回到經典裡頭佛陀如何教導的,我檢視所行是不是相應了,相應了表示我所做的是對的!跟佛陀的教導是呼應的!那時候心裡會覺得好法喜,因為佛陀佛法教導我了。而我沒有做到的、沒有觀照到的,那是我要改過改進改善的了,這些不足的會讓我起了一個懺悔心,提醒自己不再犯同樣的問題、同樣的病。我是比較從這個方向過程走下去,就是再把佛陀的教導內容力行在我的生活當中,(T6-15-02

 

其實,T6就是一個懂得運用領導人的法語、法義去解決問題或挫折的人。「師父常常跟我們說:知足、感恩、包容、善解。所以,我在處理事情或是對待人事物的時候,也許有什麼不同的想法、看法,或是看到旁人遇上麻煩的事情,那時我會用一種客觀的方式去對待,去回應:哎呀!事情沒有那麼嚴重喔!都會有解決的辦法的。自己就是先轉換一個心境,可能那個事情就會圓滿了。(T6-13-04……有時,就是先忍耐!先從忍,忍耐,忍辱開始呀!師父說:要消化掉。自己漸漸地覺得忍而無忍,沒有什麼事是我必須要忍,就好像很自然的會有這樣的心情。我也常常想到佛陀是心包太虛,量周沙界。佛陀那個心量是那麼的寬廣,我的心量卻是一點點,真的會很慚愧呀!(T6-13-05……說實在的生活當中比較大的受用,是我從好多人身上看到了好多好多的優點,讓我從中學到很多很多,也真心認為每一個人都是我的善知識,不管是逆境來,順境來,都是讓我可以自我觀照更多修正更多的增上緣。(T6-13-06

 

這段皈依歷程裡,T6不忘初心,時常自我檢視內心是否安住了,她說:「我還要追尋我內心更深層的東西,那個清淨本心是不是還沒有找到呢?(T6-05-04」有時,經過自我推究也自知:「我沒有去深入經藏,沒有把經藏多一些思考、消融,所以在這個部分我要多加用功了。雖然我從事不同層面的服務付出,回過頭來會發現自己付出的過程是很快樂的,可是我還是覺得自己所需要的是在心的安住上還要更加用功。(T6-05-05……原先,我對宗教、佛教並不是有很多的了解,但隨者年歲增長越來越對佛法有渴求。我很想要多了解,我更想要找到我人生裡面,一個比較好的一個生命定位,或是說我的生命還有某些不圓滿、還沒有辦法獲得自在,我渴求自己能夠找到真正的身心安頓自在處。(T6-05-06」最後,她明確地指出找到自己人生的定位或安頓處的深層需求是什麼:

 

首先是戒律的修持,如求授菩薩戒。「受菩薩戒應該是讓我再次契入佛教整個底蘊的作法吧!可以讓我真正落實整個菩薩的生活律儀啊!佛陀教我們的不就是要行菩薩道!經由這樣的菩薩戒律,讓我知道某這個東西誘惑了我,我是不應該去接受誘惑的,我就遠離它;如果說某些事是要讓我非常用心的、非常用功的去學習、經營的話,我就應該多去接近它。所以我希望受菩薩戒,這會讓我有更多善的訊息、善的環境來督促我自己。(T6-14-01

 

其次是對傳統佛教的法說與修持儀軌的學習,是故,她內心不斷地評估著是否再次教內改宗;最後,她選擇了佛教內第三次探問與互動的行動。「我想了比較深層的需求,譬如:做一位真正的修行人所需要的正式的學佛儀軌。因為花蓮精舍是屬於一個自修的團體,出家師父們平常並沒有教我們在家弟子佛門儀軌。慈濟對外是一個慈善的團體,對內是一個修行的團體。這個修行的團體,當然是修心;只是關於更全面的佛教內涵,對我是一個很有心想要學佛的人來講,我會覺得慈濟在這方面是比較不足。因為我很渴求有戒、戒律、戒體、戒相這些的養成,這些能夠讓我成為一個真正的佛教徒。這一段時間以來,我雖然安定在慈濟這邊,但是我內心對法與律的需求,我覺得這裡還是沒有辦法滿足。我會想要有善知識、有出家師父能夠指導我成為正式的真正的學佛人及一些佛門儀軌。在慈濟這邊很多師兄師皆是從善門入,而有的人僅此為止,當然有些人會繼續在傳統佛教裡精進,跟我一樣。我個人會覺得說,就「法與律」的資糧來講,我是很欠缺的,而這些不足的,正是可以解決自己的問題,甚至心的依靠或著力點的問題,讓身心能夠安住能夠沒有困擾。(T6-17-01因此,訪談後的某年,她第三次教內改宗走入佛光山學習;最最後,更發起堅定的出離心,尋求出家行而走入第四次教內改宗,成為一位真正的實修的出家行者。

( 心情隨筆心靈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